分享

你好,我姓霍!这是我的简历!快发给身边的霍家人看看!

 空中旗帜 2018-08-27

无论您在哪里,只要您姓,蓝色字“霍氏大家族” 再点击“关注”,即可加入中华霍氏家族大家庭,和世界各地宗亲交流。让我们携手同行,弘扬霍氏文化,传播霍氏正能量。

霍氏个人简历

1、个人信息

姓名:霍氏


民族:典型多民族(主要为汉族)


年龄:3000年左右


父母:百家姓


人口:100多万

2、自我介绍

霍氏族人倡导仁义爱民、尊师重孝、亲友和睦,家族文化经历住了淘沙长河的流转考验,时至今日仍木秀于中国传统文化中,霍氏祖训微言大义,一字千金,字字珠玉,更是为霍氏族人的齐家修身之良言警句,为霍氏的昌盛发达敦实了基础。

3、个人履历

霍氏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都未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一百六十位门阀,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六十位,人口约九十九万六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62%左右。


上下几千年,霍州的一切无不打上霍字的烙印,霍山(霍岳、霍泰山、霍太山、霍太)、霍王、霍叔、霍国、霍邑、霍氏、霍君、霍公故居、霍伯、霍汾、霍山王、霍山公、霍泉、霍水、霍州署、霍陶、霍瓷、霍窑、霍州、霍县、霍汾县,直至现代的霍电、霍矿、霍煤、霍中,等等,无不与霍字有缘。一个“霍”字、万中情怀,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不到霍州来,不知始祖情。霍氏人氏由其发源地山西向外迁徙的历史始于秦汉之际,他们最初向河南、河北、山东等地迁徙。


到了一千多年前的宋朝时期,就有霍氏人氏迁徙到广东、海南、江苏和福建等地。


晋太公灭霍后,晋国的政治和社会陷入混乱之中,汉献帝时,天下大乱,军阀混乱,外来入侵,世事艰难,灾祸绵绵,王朝更迭,不绝于史书的天灾人祸。据有关资料表明,霍氏人氏由其发源地向外迁移的历史,始于秦汉之际,最初向河南、河北、山东等地迁徙,到宋朝时期,便开始向广东、海南、江苏、福建等地迁移,广东佛山市石湾区澜石镇石头村,就建有明清时期霍氏祠堂,明末清初,居住广东、福建沿海一带霍氏族人,经彭湖列岛,开始向台湾迁移,形成了台湾今天的霍氏族氏。霍氏人氏向外迁徙不是孤立的,与中原的移民有着同样的社会背景,朱元璋下令山西向外移民,从明洪武三年~明永乐十年(公元1370~1416年),明王朝先后进行了八次移民。明洪武年间洪洞大槐村移民,霍氏子孙部分迁往异地他乡,也有外出居官,或甘肃或广东,逐居外地。据霍兴成撰文,明朝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临汾霍裔向下为官,让其子弟某随肃王朱瑛到甘肃、兰州练兵,官至参将或副将,其子孙散居于靖远、会宁、海源一带。


霍氏族人是在明末清初从福建迁到台湾的。

时至今日,霍氏后代播迁于全国,描迁于海外,乃至全球。霍氏的英雄人物和故事有很多,所以一提起霍氏,就不禁使人感受到一种威武雄壮的英雄气概。


历经风霜雪雨,霍家人勇往直前

人口从古时几十万

发展到如今的100万之众

可谓族人兴旺

3、个人视频


4、家族荣誉


翻开历史的长卷,我们可以看到,霍氏一族历经数千年的沧桑,依然熠熠生辉,霍氏家族名人辈出,人才济济。

霍姓历代被载人史册名人:


西汉骠骑将军、冠军侯霍去病


大司马大将军、博陆侯霍光


三国蜀汉梓潼太守霍峻


五代后梁曹州刺史霍存


后唐天平节度使霍彦威


后汉少府廷尉、邺帮亭侯霍谓


明朝礼部尚书霍韬


太仆卿霍子衡


兵部尚书、太子太保霍维华


清朝工部尚书霍达


当代全国政协副主席霍英东

......

5、个人总结

漫漫历史洪流中,霍氏先祖前辈以其过人的智慧,在中华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及绚丽多彩的文化做出了极大贡献。


作为3000年后的我们,当承前启后,继承霍氏的优良传统文化,弘扬霍氏祖训精神,团结所有霍姓宗亲,多联谊交流,为霍氏发展献策献计,培养后继人才再创霍氏辉煌。


6、备注


霍家女人都漂亮

霍家男人都义气


美哉,我大霍氏!

德馨流芳,立于八方


壮哉,我大霍氏!

枝繁叶茂,昌荣万世!


谨以此文献给勤劳善良的霍氏宗亲!

姓霍的看完一定要转哦!

让全世界人们都知道咱霍家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