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烟台市规划局回复交通规划热点问题:“两轴三射”快速网络呼之欲出

 昵称824559 2018-08-27

  “烟台是带状城市,能否规划东西向快速路网”“建议从烟台大学东门至养马岛建设两条健身幸福路”“福山区和开发区相接处能否建设高架桥,方便两区市民出行”……我市启动城建工作“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活动以来,广大市民积极建言献策,期待港城更美好。昨日,市规划局针对市民关注的交通规划热点问题进行了回复。

  构建“两轴三射”

  快速路网

  问题一:烟台市是比较典型的长条城市,目前东西向主干路几乎所有路口均设有红绿灯,能否规划快速路网,建设东西向的快速路。

  市规划局:由于自然条件限制,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我市逐步形成了东西狭长的带状城市空间结构,这种独特的带状组团结构在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建设、组织上存在诸多的限制。如何实现东西向交通的快速通达,一直是我局规划管理工作中的重点。

  2015年,我局组织开展了新一轮《烟台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2015-2030)》编制工作,规划在总体规划确定的“两轴四联”快速路网基础上,综合用地、重大交通基础设施调整等因素,对路网方案进一步优化调整,构建了“两轴三射”快速路网。“两轴”作为中心城区的横向快速客运通道,中心轴为沈海高速-红旗路-山海路(至外环高速);沿山轴为西港区疏港东路-绕城快速路。“三射”为化工路连接线、西港区及芝罘港的疏港高速连接线。

  为深化研究成果,我局组织开展了红旗路快速化改造规划研究、成龙线改造规划设计、山海路快速化改造规划研究、荣乌高速市区段快速化改造规划研究、蓬莱国际机场与市区快速交通衔接等规划研究工作。

  今年,我局启动了《烟台市道路系统专项规划》编制工作,规划将进一步系统梳理我市城市道路网,优化道路等级结构,完善道路交通组织。目前,正在开展《烟台市道路系统专项规划》宣传和公众意见征集工作,请积极关注参与。

  至2030年规划

  4条BRT线路

  问题二:最近两年烟台进入了高速发展期,东西跨向越来越大,能否考虑建设“烟台1小时交通圈”,如建立东西快速通道,或者设立东西公交专用线路,以方便市民出行。

  市规划局:在上一版《烟台市综合交通规划》中,就提出构建“快捷、高效、安全、绿色”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以城际轨道交通、市域高速公路、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干道为依托构建市域90分钟,主城区60分钟,核心区30分钟以内通达的综合交通体系,简称“90—60—30”交通系统。在此基础上,2016年,我局组织启动了新一轮的《烟台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修编,规划中提出以高速铁路建设、普速铁路扩能、综合客运枢纽升级和临近城市线路建设推进为重点,市域层面“四客四普八线”形成“四横两纵”约825千米的铁路网布局,实现21座客运站至市域内城市1小时、与周边主要城市2小时可达的目标;在市区道路交通方面,规划构建“两轴三射”的快速路网和九条交通性主干道来实现组团间交通的快速通达。

  为了实现区间快速便捷的交通联系,在《烟台国际蓬莱机场与市区快速交通衔接规划研究》中,通过交通性干道提速改造、引入BRT系统、优化机场巴士运输服务等措施,实现市内各区1小时内服务优先、1小时外时间优先到达机场,使最远端的牟平去机场一个半小时内到达。

  我局组织编制的新一轮《烟台市常规公交线网规划》,规划建立以东西向为主的BRT快速公交和常规公交线网相结合的公交系统。至2030年,规划4条BRT线路,覆盖主要客流走廊;规划3条常规公交快线,承担长距离跨组团快速出行,联系组团客流吸引点和主要枢纽;依托城区主干路设置31条常规公交干线,覆盖中心城区主干路90%以上,主要承担相邻组团中等距离便捷出行。规划布局“十横十一纵”总长约284公里的公交专用道网络;组织编制完成了《烟台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构建了“放射 L形”线网结构,市发改部门也正在积极开展立项报批等相关工作。

  规划4条

  健康步道示范线

  问题二:从烟台大学东门开始,沿海边一直到养马岛,并绕岛一周建设两条健身幸福路,以此提高烟台旅游度假的内涵,让这座城市更美丽、更文明、更亲民。

  市规划局:近年来,我局围绕海岸带、养马岛等重点区域,以打造具有烟台地域特色的城市景观风貌为目标,先后组织了《烟台市海岸带保护规划》、《烟台市海岸带控制性详细规划》、《烟台市中心城区健康步道规划》、《养马岛旅游度假区概念规划》等一系列规划研究工作,对滨海区域各种可能形式进行了系统研究,涵盖了慢行系统、现代体育营地等内容。

  其中,为加强对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规划建设,我局于2014年组织编制了《烟台市中心城区健康步道规划》。规划了滨海线、夹河线、芝罘城区线、牟平沁水河线4条健康步道示范线。目前,我局正在开展滨海路第一海水浴场到逛荡河段道路两侧慢行系统的方案进行设计。

  在养马岛旅游度假区概念规划中,对于养马岛后海景观打造和旅游策划有重点的研究,提出限制车行、打造“慢行后海”、“休闲健身绿道”,规划将后海岸线改为非机动车慢行绿道。规划注入体育元素,建设健康养生岛,水上运动大本营,对前海岸区注入水上运动元素,再利用废弃建筑,开展多样的户外运动及水上运动,建立现代化的体育运动营地。

  福山区开发区规划

  新增多条连接通道

  问题四: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福山区是相邻的两个区,由一条福海路连接,建议在两区之间建设高架桥,打破肠梗阻,减少拥堵,提高通行效率,方便上班市民。

  市规划局:为加快城区一体化发展,促进组团间交通微循环,近年来,我局组织编制完成了《烟台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烟台市城市道路网局部调整规划》、《烟台市城市中心区部分道路及交叉口改善规划》、《烟台市丁字路、断头路道路理顺规划》、《关于改善烟台市城区交通问题的部分道路和设施规划方案》等,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共同解决市区交通问题,为市民打造便捷、通畅的出行环境。

  在相关的规划中,福山区与开发区间除现有永福园路、福海路和奇泉路连通外,未来将新增多条交通连接通道,分别为:聚福路北延与天山路相接、凤台山路向南衔接西山路、黄山路向南衔接太华路、泰山路向南衔接电信路、庐山路向南衔接松霞路、福新路向北衔接昆仑山路、河滨路北延等交通通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