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维修专业者,每天和你分享不一样的飞机新鲜事! 1958年的今天, 诞生于南昌的初教6第一次飞上了蓝天, 开启了它六十年的服役生涯。 它或许不是人类航空史上最美的杰作, 但它一定是这些杰作中最个性的那一款。 初教六的最大海外客户是美国 除却“七十二天打造出的中国神机”和“初教6与雅克-18傻傻分不清楚”这种航空圈朋友们耳熟能详的老梗之外,初教6还有许多故事值得我们讲述,今天大喵带来的,是它“征服美利坚”的那段传奇…… 众所周知,初教6被形象地比喻为中国空军飞行员的“初恋”,这是因为我国几乎所有的飞行员都是驾驶着它完成了“人生第一飞”,它为我国迄今万余名飞行员开启了飞行生涯。可是谁又能知道,就是这样一款新中国成立初期自主研制的教练机,在服役共和国空军之余,还大量用于出口,获得了海外客户的一致好评。甚至难以想象,初教6的最大海外客户群体,竟然是大洋彼岸的美国! 当“暴力美学”遇上航空制造 一般在我们看来,诞生于冷战时期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军工产品总体呈现出的一种风格是“傻大黑粗、能用就行”,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的军工产品则更多展现出一种“精致美观、严丝合缝”的质感,这一点我们从著名的美国电影《钢铁侠》里历代钢铁战衣的对比中或许能得到一些更直观的感受。 我们可以这样认为,那段时期的欧美国家得益于二战期间积累的雄厚工业资本,所以在保证军工产品性能的基础上,还有足够余力对产品的外观加以优化,使之更加符合他们对自身“工业强国”的定位;中苏则不然,刚结束不久的二战已经让两个国家的工业体系承受了巨大损伤,所以“能用”和“安全”就成为了我们对自己产品唯二的要求,毕竟在那样的条件下,任何多余的、令人愉悦的美学设计都会无形中增加制造难度、延长制造时间…… 初教6无疑是验证上述说法的最佳选择。全机采用了全铝构造和应力蒙皮,主起落架采用半摇臂式气动避震,并带有轮舱和舱盖,这种机身结构在不牺牲飞机性能的前提下能使得飞机具有更强的适应性,能够适应简易跑道和初学者的粗暴驾驶,在飞行时更安全可靠。 当时西方设计师对这款飞机的评价放到现在来说无非三个字,那就是初教6真的“很自我”;“它由一堆奇怪且不成比例的形状的零件所组成,整个机身像是坐在长长的鹳状腿上,这种设计很任性……” 美国T-34 如果把初教6与和它同级别美国T-34“导师”初级教练机放在一块做对比,不论从外观还是发动机类型来看,我们都很难在这二者间找到任何相似之处,但是当两款飞机做同一种飞行动作时,我们会发现它们呈现出的数据却是惊人地相似——初教6用它简洁而又坚固的结构成功弥补了外观上的不足。 初教6凭本事征服了美利坚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初教6就开始作为民用通航机型通过各种渠道进入美国市场,美国的民间通航产业极其发达,而初教6作为一款操作门槛低、安全性高的飞机,自然对应了美国广大通航爱好者群体的需求。 初教6原本是作为军机供部队训练使用的, 没有获得中国民航飞行适航证 和美国FAA的飞行适航证, 因此不能在美国市场销售和运营, 可架不住初教6就是那么招人喜欢, 美国人只好将初教6与雅克-18 鱼目混珠才得以让其进入美国, 美国那些打着“雅克”旗号的飞行俱乐部里 几乎全都是清一色的初教6。 而初教6在成功进入美国市场后 没有辜负广大飞友们的“良苦用心”, 凭借自身良好的操作性和出色的安全性以及 低廉的日常维护费用在美国通航界 赢得了一致好评! 初教6打动了美国人, 美国人甚至为了它欺骗美空管部门, 航空圈有句玩笑话: “初教6凭本事征服了美利坚” 可以说是很写实了。 六十年前,它创造传奇,六十年后,它荣光依旧!直到今天,不论是作为“飞行员的摇篮”还是作为“通航爱好者的宝贝”,初教6都依然翱翔在国内外上空中,活跃在人们的视线中,继续书写着属于它自己的传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