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九龙静黙吐水始如初, 如诗如赋珍珠细流出…… (散文)

 秋池07fcnv3ogf 2018-08-28
九龙静黙吐水始如初, 如诗如赋珍珠细流出…… (散文草稿)李运祥(彝)我一一拾级一下一上便平行至九龙池边,只见那潭清水依旧,树荫罩了半边,一阵清风伴着凉泉慢慢入肤入骨,鱼群多了……透过绿荫浓浓的绿色外衣,回廊低徊,微风若扇,清洗扑面入心而来……九龙池畔,一袭剪影氤氲在早晨如霞的烟雾中。初识九龙池,已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今天又一次来,也记不清是第几次了,但这次登台入池与上次间隔,也快十年了。査资料得知,九龙池,也称龙池,原名奇黎溪,因奇黎山麓而得其名。‘’西山之麓,奇山窿然杰起,复嵌然下垂如云头曲复,……其下清泉穿壁涌出,如列星联珠,络绎不绝。自东而北七十余步又得泉焉,凡七穴皆滃然仰出。……前人既负土累石塞其隘为一池,故分言这则有九,合言之则同出一溪。此九龙池所由名也。‘’(据九龙池桥头碑记)九龙池位于山水清幽、景色秀丽的玉溪坝子西北郊,公元1706年屡经重修,‘’以旧寺卑陋,为之广;立台榭,间以楼阁,苍苔藤峡中凿径通幽,委曲玲珑。‘’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又‘’新作石桥,长虹卧波,几于腾空直上,继修大寺(士)阁。‘’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建文星阁于‘’翠微之巅‘’……九龙池泉位较高,出水量较大,历灌‘’四十二‘’屯数万亩良田……身着绿色锦缎旗袍般的她,静立在飞井海西北湖畔,轻绿落肩,翠色浓浓。看那水中倒影,树树新吐的绿色,俏立枝头。依山而立的她,清澈的眉目间,是绿色的顾盼,清风袭袭。故九龙池远离尘嚣、简朴至极自然无造,以清、幽、雅、致而吸引八方来客,四时络绎不绝。 据史料记载,为此,引来四方百姓前来参拜,带着祈福与安心的意味,求福问禧保健康得平安,诸多仁人,贤达显贵,文人骚客凭栏,题诗吟词。在九龙池自然元素中注入了许多文化元素。正所谓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比如明代诗人雷跃龙(玉溪人氏,曾任礼部尙书),就有《九龙池倚树问溪》七律诗留芳在此:试问溪流几变迁,溪流曾否是桑田?浮云何事常舒卷,皓月奚为也缺圆?载酒可能方赤壁,题诗若个是青莲。相逢今古人多少,那客于君有宿缘?而与这种景致相契合的,在我看来,除了水和人,还有那些掩映在亭、台、楼、阁间,腰肢舒缓绽开的各种撑天古树,有松,有柏,有青香树……侧襟曲婉上行,顺着彩金古铜色镶边的楼台与石道,拾级而上,古风琴瑟,树影婆娑,郁郁葱葱,四季常青。熏染出一片古香古色的曼妙,别有洞天,一揽远近纷呈的美妙。爱上一道风景,有时候不需要任何理由,没有前因,无关风月,只为真心……有种美,叫静黙如初……在红尘里呆得太久了,我得紧紧抓住这所剩无几的时光,彻底修补一下这已用旧的身体和那些年久失修生锈的零部件……我身心太脏了,今天特意来九龙池洗洗,好让我在庸常的生活里摆正自己,在心里,用文字种种瓜,种种豆。让每个平淡的日子里没有风生水起,有滋有味足矣……离开九龙池,我深深地吸了口气,可我却没hoId住自己,我放了个屁,瞬间饿成了道闪电……这回怕干净了,连污浊之气都没了,这下真的轻松多了,现在我才灰头土脸的知道,原来气也是生命的泡泡,死只是生命的结果,活着才最重要,活的过程才最重要……此时,九龙池文星阁的钟声传了过来,那钟声连绵不断,回荡在九龙池上空,正所谓晨钟暮鼓,静守流年,仿佛是从遥远的时空飘过来,余音袅袅……听着悠扬的钟声,似乎正在修复世界的丧钟,修复死亡,修复被毁坏的一切。此时,我似乎也变成了悬挂在天地间,在人世间,被自己也被别人,用锤敲来打去的一口钟,是痛令我清醒。只在乎安身立命,只在乎山水的自然洁净。然后:饮山泉,识百草……让万物成为自己,自己成为万物。在自己辽阔的疆域上,还站着,朝思暮想的知己和心仪的那个人……回到家中,我又用我的文字放了这些屁,但我保证,我写的全是发自肺腑彻头彻尾源于内心的,你读到此,请你别笑,我怕你笑,会如我那样hoId不住自己,也把屁拋……如果你笑,笑就笑吧,放就放吧,吐顾纳新,真实就好……人生路上最重要的是要有真爱,爱与被爱,对得起别人,对得起爱你的人,对得起自己,好好活着……健康最重要,身心都好最美妙,宁静尚好,宁了,静了,就会如九龙池之水,固守一方,流于自然,清澈澄明,源远流长,静也乐乐,动也涛涛:九龙静黙吐水始如初, 如诗如赋珍珠细流出…… 正如唐代诗人刘禹锡在《陋室铭》中所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在我看来,那个仙,那个龙,其实就是你自己。斯,仙是己,龙亦是己。陋室如此,人又何偿不是呢?其实我多少次来九龙池,并没见到九龙,一龙都不龙,但却又觉得龙无处不在。如此这般想着,我反到觉出,龙在吐水,水又包着龙……足见水之博大,吸纳一切无所不容,水还合和顺从,润物无声,却内涵高深又谦信从不炫耀,牢骚颇少,万物离不开水,水却从不居功高傲,水,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一切都是因为它柔美、滋润,总是低着头往低处静静地流……人生水阔辽远,说好的执手相约,走着走着散了;说好的爱到地久天长,爱着爱着淡了,心上如血的泪滴在水上,九龙池旁,一个人也清清爽爽。“与人安一世,与事安一心”,人这一生,要喝多少水,流恋多少风景,终归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水深水才能没淹灭自己。”不知流动的暖,定格在流年泛黄的生活里,偶尔重游,逝水东流,人逐流水,纵然也能渡自己罢了。‘’……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诗经.国风.邶风.击鼓》)这样的诗,这样的故事,早在两千七百五十三年前,就把一个小军官在战败后的处境及思虑,用这样充满诗性的语言记载并告诉我们后人,小人物喜、怒、哀、乐,还有信与爱,试想一想,在那样一个战乱多灾多难的古代,尚且那么理性,又那么充满激情,有那么高的思考和追寻,总能抓住人之为人的灵魂,人之为人的根本,不会丢失,更不会失去了才知其贵而追悔莫及后悔不已。难能可贵……反观我们,还有什么诗呢?心性都被钱弄乱了,碰到点事就扛不住了,总会怪东怪西,把责任推给别人,不问问自己,极端者就要跳楼,就要死要活,更可怕的是五大郎吃瓜,人人却都来当武松,令人扼腕叹息………………“万物得其本者生”,回归本心,不忘初心,在宁静中追问本心,在宁静坚守初心,就能在宁静中创造自己美好的未来……(2016/08/28日草记)
祥……(诗)(今日游九龙池有感)李运祥(彝)一袭轻思九龙长,烟云绕指绣罗裳。古木风摇韵味上,漱玉喷珠九龙张。九龙池谛金钟响,入庙先闻玉炉香。寒风袭面心忧伤,历历往事堪凄凉。梦中红楼终是梦,花颜未凋已凄凉。大浪淘沙江湖老,老夫聊发少年狂。当年娇人天涯路,今朝岁月萧萧寒。一生幽梦谁与共,九龙池里寻新欢。与鱼游,同龙玩,祥,祥,祥!(2016/08/27日游玉溪九龙池随感草记)
卜算子·游九龙池李运祥(彝) 水映九龙跳,清幽鱼欢闹。一缕相思比水淼,玉珠琼浆冒。水润洇生绡,玉溪描云表。一袭绿风九龙好,天下谁争俏?(2016/08/28日游玉溪九龙池后抒情记)
长相思·人间美景九龙来李运祥(彝) 你花开,我花开。邀得绿风凭意裁。何人踏韵来?情难猜,梦难猜,谁共九龙照镜台。胭脂著两腮。(2016/08/28日抒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