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认为给学生的选择权无比重要,他们可以不被高昂的学费所困,当它们拿到学位的那一刻,他们不欠任何人。 他们从学校走出,无所畏惧,他们展望未来,拥抱理想。 那就是让人们过上更有价值的人生。” 小编的朋友圈被一条感慨刷了屏:别人家的学校。 情绪引爆点在昨天。 纽约大学(NYU)医学院院长Bob Grossman和校董主席怀着激动的心情,一起宣布了一件造福医学生的大事:
(图片来源:NYU) 消息一出,立刻轰动纽约大学,许多学生懊恼:早知有这项福利,当初不改专业,就读医学院好了! 美国大学学费有多高昂众所周知,不要说是医学、工程这些花销大的专业,就连一些普通专业的花销,也令许多中产家庭望而却步。 相对于私立大学,美国公立大学学费能便宜不少,但一年的花费也要在$20,000 - $40,000之间;而私立大学平均一年则要在$40,000 - $60,000左右。 很多美国家庭觉得“高等教育就像是购买一件奢侈品”,基本上会选择贷款读书。 (图片来源:NYU Local) 但即便有学生贷款,很多学生也不会选择医学专业。最重要的就是花销问题,哈佛大学医学院的学费在52100美元左右,耶鲁大学医学院学费则在51480美元上下。 而在寸土寸金的纽约读医学,学费加上生活费更是6万美元起跳。 除了学费,美国大学生在入读医学院之前,要完成2~3年的预科课程,学习有关化学、生物、有机化学等相关知识,为读本科做准备。 (图片来源:flickr) 学完相关课程之后,还要进行医学院入学考试(MCAT),MCAT分数还要至少30分以上。通过入学资格考试后,还要通过学校组织的面试,来显示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责任感。 学习周期越长,花费就越高,想要从事临床的医学生基本上都读到博士学位,长达近十年的学习,对哪个家庭来说都是不小的负担。 纽约大学医学院这次决定免除学费,也更是为了让更多有志于从事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的学生不至埋没才华和天赋。 (图片来源:Lonely Planet) 有网友感慨: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我国大学的学费真是良心了。
确实,小编接触的美国学生,多是几十年积累才能供孩子读大学的家庭,所以,大家要么在贷款的路上,要么在还贷的路上。 其实,早在2012年6月,美国雅虎首页就推出一篇《学生贷款毁掉我的人生雅虎新闻读者讲述他们的故事》的文章。 当时就有千万人背负沉重的学生贷款债务,总计1万亿美元。 而出身哥大的知名文化评论人李·西格尔,自称出身下层中产阶级家庭,而他毕业时就面临偿还贷款的重担。 贷款让他拿到了一个本科学位和两个硕士学位,而多年来他却拒绝偿还学生贷款。 理由是——相比较找一份不想干的工作,浪费自己的生命与价值挣钱来偿还巨额学生贷款,自己宁愿这么干,而是坦然接受道德和法律上的斥责。
荒谬的是,这种荒谬一直在继续。 美国学费近年来涨得厉害,早就有美国学生住车还贷;有人找“Sugar Daddy”给自己报销学费的做法。 美国学生住汽车还清贷款 外媒报道过这样一个故事:来自美国纽约的毕业生肯,带着英语和历史的双学位毕业,却被25份带薪实习单位拒绝。 为减少助学贷款金额,躲在杜克大学停车场的货车上,忍受恶劣天气、老鼠昆虫、洗漱不便,生活了两年。 这期间,他还清了3.2万美元的助学贷款,还获得杜克大学的硕士学位。 后来,美国一位24岁的汽车工程师也住在厢车的睡袋里,洗澡、健身、一日三餐在公司里解决,5个月终于还清了9万刀助学贷款。 美国大学生求“Sugar Daddy”包养报销学费 这两位是自力更生缴纳助学贷款,也有学生“另辟蹊径”。 “seeking arrangement”网站的首页上写着:
Sugar Daddies和Suger Baby是美国早有的畸型现象,而2014年年底,CNN的纪录片《糖爹和糖妞》,展示了双方的“关系”,其中也有性关系。 由于美国大学学费暴涨、学贷负担沉重,越来越多的大学女生求助“糖爹”包养,每月赚几千刀零花钱,有些甚至来自剑桥、哥大等顶尖学府。 (故事来自《青年参考》)米丽萨是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学生。像美国很多中产家庭的孩子一样,她认为上一所好大学非常必要。 然而,大学还没读完,她已背上8万多美元的学生贷款。她的朋友大学毕业时欠了10万刀外债,每月赚的钱还不够还银行。 于是,米丽萨决定走不同寻常的“还贷之路”:通过seeking arrangement,她找了一位富有成熟的“糖爹”。 “我一年从他那拿到3.8万刀,还清学生贷款后还有不少盈余。”她说,“能过上奢侈的生活。”
而这一网站的创始人称,“我解决的是政府无力解决的问题”——很多国家通过减免贷款、促进就业,改善大学生的财务状况。 从用户提交的数据看,他们的“约会所得”,36%用来交学费,23%付房租,这两项占了大头。 学费仍旧是“糖宝”们的最大花销。 而对留学生来说,对被高额学费碾压的痛苦只怕体会更深刻。
永远看不懂学费单,更不明白强制的意义
你看得懂自己的学费单吗? 看不懂。 (图片来自被采访者杏仁) 小编的朋友,杏仁在纽约州S大学读传媒。这是个活泼美丽,模样很像高中生,用“卧日”怒喷不平事的姑娘。 去年,上学期她差不多交了三万刀(学费+住宿+饭),下个学期又是30682刀——暂时没有明显涨幅,但据说之后会涨。 身处全校最贵的学院,她一直不解的是:学校为什么收这么多学费? 对明细,她吐槽:“列的跟真的似的。每次交学费都给你看,然并卵,你不知activity fee、Co-curricular fee、course fee分别是什么”。 她觉得这些贵得没道理:“你也不知为什么住三个月破房子,在村里还要5130刀,吃个饭要5055刀,而且强制两年——强制的意义在哪里?” 而之前,加拿大UBC学费增长,临时校长说主要为了提升教研团队与提升学生质量。 对这种说法,杏仁觉得扯淡:“我的脑回路想不清楚,涨学费是为了吸引更多中高产阶层的宝宝吗?”
妈妈跟亲戚说:“孩子读完书,我就要破产了” 曾有同学,家里卖了一套房子送他出国;十年后归国,他发现:当年卖掉的房子早已超过千万;而他再也没能力买回来。 而wu ,也是从北京城走到美国的孩子,他与表弟在中部一所高校读书,学费都涨了。 不同的是,表弟有绿卡;类似的是,他们的父母都在抵押、变卖房产。 有的家庭读不起就不让孩子读私立学校。 可痴迷于教育的部分华人,更愿意倾家荡产砸锅卖铁,力不能及也供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求个“鲤鱼跃龙门”,突破阶级,好似风险最小的投资和赌博。 wu的阿姨定居美国多年,刚步入中产,如今将辛苦挣来的物业抵押贷款做学费,又跌回中低收入层级。 而wu原先在北京有套三环边上的房子,地段好住得舒心。可为了给他筹学费,这套家人住了近二十年的房子被卖掉,搬进小公寓继续三世同堂。 生活上的不便先不提,卖房时,妈妈盼着孩子学成归来,往后买更大更好的房子,可北京房子一天一个价, wu距离回报全家还遥遥无期。 背负整个家庭的希望,他与表弟压力非常大。 在图书馆,听见美国当地学生讨论怎么省钱,比如一天吃饭只能吃多少钱,怎么打工攒学费、申请financial aid等,他们如坐针毡。 每次听妈妈说:“孩子读完书,我就破产了”,他觉得自己就像偷走自家房子的小贼。 不论是徜徉在还贷的长河中无法抽身,还是在父母变卖家业期盼孩子学有所成的目光中焦灼不安。 不论是躲在车里艰难还贷,还是有Sugar Daddies大力支援。 在高额学费的重压之下,NYU今儿对医学生学费减免这一举措,真真儿是美国高校中的一股清流:学生的课务已经够累了,而免除学费可以让他们一心做该做的事。 反观我们,大家为户口、资格、孩子、教育、房子等等而浪费了太多本应该专注的事情,这或许才是真正的浪费资源。 “你可以无所畏惧,拥抱理想,那就是让更多人过上有价值的人生” ——同样的祝愿送给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