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城”用了600多年的名字,为何更名“首尔”?真相很尴尬

 秦岭之尖 2018-08-28

首尔”这个名字的由来竟然还有这样曲折的经过!感觉“汉城”可怜了。

文化一向是一个国家的名片,一个国家传统的文化更是一个国家最大的资本。但是随着国家之间合作的密切增加,文化和感情一样不可能是独立的存在于世界上的,随着我们眼界的开阔,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有了自己喜欢的国家和留学的经验,就连跨国婚姻都开始变多了,这是一个好的现象,文化也一样,以上这些关系的增加都使得文化方面的融合越来越多。所以各个国家对自己文化的自信是很重要的。

韩剧迷可能会注意过,韩国以前的首都是叫汉城,但是突然有一天看到的韩剧都是首尔是首都了,也只能一带而过,归纳为自己对他们不了解吧。

汉城的英文名字音译过来后是首尔,这让很多人都分不清楚,这两个名字用越来越乱,在一年多的征集意见之后就改了名字。


其实这之间还有一个故事。汉城这个名字沿用了六百多年的时间,那么为什么突然间就换了呢?原因说起来有些可笑:避免汉化。他们觉得韩国的汉化程度比较重要,为了避免与中国的文化有较大的关系,为了让自己的文化看起来更加的独一无二,他们在调查了民众的想法之后,决定把名字给改了。


在之前将首都的名字定为汉城,是因为当时的朝鲜国王很喜欢中国的文化,这也能看出当时的国家风气的开放。

其实我们应该有这样的自信,对自己的文化,对自己从小到大的所信仰的真理都应该是存在自信的,我们看到的,听到的,都是几千年积累的结果,只是我们每日身处其中不自知而已。文化不能一直独立地存在着,它需要和更多的跟丰富的同类相融合,相互渗透,才能创造出更加值得传世,值得人们学习和铭记的东西。


在世界上有很多优秀的民族,他们对文化的态度也是谦虚谨慎:留下好的,将坏的摒弃。

想起之前看过的一个事件,一个日本网友在某个平台上发了一句日语,里面的四个“日”字都是不同的读音,不同的意思,然后很多日本的网友就开始以这个为优势抨击中国的文化。


看过之后真的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笑的事件,文化本来就是一个融合体,没有人敢说自己国家的文化全部都是本土文化。这本来就是一个合作的过程,而往往让很多人钻了这样的空子去打压那些文化更加深厚的人,这也只能让人家笑话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