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恨涉江遥,移近溪水住。”晏几道《生查子》

 李明旭 2018-08-28
长恨涉江遥,移近溪水住。”晏几道《生查子》
--------------------------------------------------------------------
​​【原文】
​长恨涉江遥,移近溪水住。
​闲荡木兰舟,误入双鸳浦。
​无端轻薄云,暗作帘纤雨。
​翠袖不胜寒,欲向荷花语。
---------------------------------
【译文】
​ 长恨离江边太远,为解此难,移到溪水边上住。闲暇时分荡兰舟,不经意间,错入双双鸳鸯浦。轻薄浮云无原由,暗织雨帘,悄悄洒下细雨珠。翠薄衣衫不胜寒,欲对花语,只因凄苦无处诉。
--------------------------------------------------------​
【赏析一】

  《生查子·长恨涉江遥》是北宋词人晏几道的作品。此词以一个看似平凡的少女荡舟遇雨、娇不胜寒的故事,喻写了一幕爱情的悲剧,同时也寄托了一个不谙世故者生活坎坷、遭遇不幸的身世感慨。

  全词意味深蕴,含蓄婉转,手法新颖,别具一格。
生查子
​【赏析二】

  开篇两句起笔不凡,想像奇特。女主人公感到离江边路太远了,遂移家近溪头,以便涉江采芙蓉,而且溪水流入江中,也将会流到所思之处吧!慰情聊胜于无,两句堪称“痴绝”之语。三、四句又起波澜,她摇荡着木兰船去采芙蓉,却不知不觉误入了双鸳浦。“木兰舟”,以香木制成的船只,泛指佳美的小船。芙蓉,即指荷花。她荡舟缘溪而去,可是却来到触动她孤独情怀之地“双鸳浦”——鸳鸯成双作对的水边。这里妙一“误”字,竟因“双鸳”这样美好的字眼引起她的不快,正所谓“伤心人别有怀抱”。

  过片二句借写泛舟时遇雨,语意双关,表达了女子被弃时复杂的感情。“无端”,有料想不到之意。那象浮云般轻薄的男子,竟然毫无理由地玩弄女子的感情,被侮辱被损害的女子却只能暗暗地忍受着无穷的痛苦。那几乎是绝望的哀伤、绵绵的遗恨,紧揪着人们的心。“云”、“雨”之喻,本指男女间的欢合,而本词中,却显得如此凄冷悲凉。这里用谴责、痛悔、爱怜几层含意,深刻地写出被弃女子的心理。末两句承“帘纤雨”,意谓她那单薄的衣裳怎抵挡寒风冷雨?只好向荷花诉说自己的幽恨。“翠袖”句,写女子“不胜”风雨之寒,既点出她的软弱无依的可悲处境,也暗示她的清操独守。然而心灵上的创伤是无法消除的,无人倾诉,只能悄悄地共荷花相语。
-------------------------------------------------------------------
​【赏析三】

  第一句,长恨涉江遥,移近溪头住:一直都觉得涉水到江边的湿地采莲太远不方便,所以想办法干脆搬到靠近溪头的村子里来住。这平白如话的起首一句内涵极为丰富,“涉江”源出自《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作者此处化用,清新脱俗,宛如天成。

  第二句,闲荡木兰舟,误入双鸳浦:一个天真烂漫的少女,闲来无事将船从小溪边划出,一边哼唱着小曲,一边看河边的树,河里的鱼;划着划着,一抬头怎么划到这里来了?两只鸳鸯鸟正栖息在河滩边的荷叶下,少女不禁停桨出神,又想起那个人、那段情来,顿觉心头一酸。

  第三句,无端轻薄云,暗作帘纤雨:划船在荷叶间穿行的少女,忽然感觉天色有变,毫无征兆地飘出一片云朵,笼罩在荷塘上空;水气氤氲中天气阴沉起来,接着便淅淅沥沥下起雨来,雨点不大却又细又密,天地之间仿佛像罩着一幅雨帘。

  第四句,翠袖不胜寒,欲向荷花语:弄舟少女显然只穿了一件绿色的薄衫,现在天气陡然一变,又纷纷扬扬下起小雨,她感觉到有点寒意了;茫然四顾无处可避,心说不如就到荷叶下面躲躲雨吧。

生查子

【赏析四】

  此词深含意蕴,含蓄委婉。上片说少女嫌涉江采荷花太远,便迁到溪头来居住。意指她情意初萌,采荷花亦是为了送给自己的心上人。情痴之举,令人钦羡。而接下来,却又起波澜。她荡着小舟去采芙蓉(芙蓉乃荷花别称),却不知不觉误入双鸳浦,显然,这个“双鸳浦”或许并非实有其地,而是喻指情人在此双宿双飞。暗示少女曾经和男子的风情之地。“误入”一词用得极妙,少女因用情受伤所以有意要回避这地方的,可不知为何却又把船划到这里来了?过片第三句,无端轻薄云,暗作帘纤雨。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云雨”一词,表现男女之间的交媾,读者尽可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少女所爱的人似是一个情场浪子,那个轻薄的家伙勾引少女,他只贪恋美色而求一晌云雨之欢,然后转身离去,依然浪迹天涯;现在一腔柔情蜜意的少女仍然思念着他,可是那片轻薄的云层究竟飘到哪里去了呢?想到这里不禁心寒。这种凄冷悲凉包含了谴责、痛悔、爱怜几层含意,深刻地写出被弃女子的心理感受。于是就有第四句:翠袖不胜寒,欲向荷花语。想像被骤雨淋湿衣裳的女孩子,在亭亭如盖的荷叶下耸动瘦削的肩膀,暗自啜泣,诉说自己的一腔幽恨。读者一定也会感觉心酸,不禁要为少女的命运而担忧。

  “翠袖”句本杜甫《佳人》诗:“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杜诗写一位绝代佳人幽居深谷,与草木相依,而轻薄的夫婿另有新欢,将她遗弃,而佳人贞洁自持,甘于清贫生活。本词写少女不胜风雨之寒,既点出她软弱无依的处境,也暗示她深情不移、清操独守,更加凸显出少女的清纯可爱,楚楚动人。然而,心灵的创伤是无法消除的,满腹幽怨无人倾诉,只能悄悄地地与荷花相语,此与首句“涉江”遥相呼应,有回环往复之妙。

​【赏析五】
​本词初读,看似讲述一个少女荡舟遇雨,娇不胜寒的故事,可细细赏读,就会发现实际上是喻写了一幕爱情悲剧,通过简单的情景描写,塑造了一个清纯可爱、率性天真的少女形象,她情窦初开,不谙世故,天真浪漫,遭遇坎坷和不幸的身世,不免让人同情和感叹。
  从这个角度来看,晏几道的这首生查子,堪称宋词中小令的经典之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