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俘虏之王,二战中鲜为人知的朝鲜裔德军士兵

 桑田化海 2018-08-28

朝鲜在亚洲版图一直是在几大国的夹缝中生存的。清王朝势力的衰退后就逐渐被新近崛起的日本所代替。到了二战,朝鲜已经完全沦为日本的殖民地国家,成为日本进军中国的桥头堡。

任何压迫中都会产生反抗,每个民族都有他们的英雄,但随着历史的进程,人们对英雄的认知也不再是舍身取义式的标准。能在残酷的世界尊严地活着回来,才是生命真正的意义。

根据美国历史学家斯蒂芬·安布罗斯的著作《D日》描述:“最先在诺曼底登陆中被盟军俘虏的是2名朝鲜籍德军士兵。不久在诺曼底战场上被俘的朝鲜籍士兵达到了 20多人。”

原来,这些朝鲜人最先被日军招募,在1939年爆发的日苏诺门罕战役中又被苏军俘虏。当年日苏双方停火后,大多数的日本战俘都被遣返,但苏军扣留了朝鲜人,因为苏军认为他们并不属于“战俘”。

同时期的苏联坦克,已经初具现代化规模,不是日本的铁皮疙瘩所能比拟。苏联强大的空军以及地面机械化部队,光凭武士道精神是无法战胜钢身铁骨的。正是这一战,导致日本战略方向产生分歧,开始了南下政策。

1941年苏联卫国战争爆发后,他们从集中营释放,加入苏联红军,随大部队开赴前线。

但随着苏军在战争初期的溃败,他们又和其他众多的苏联红军官兵一道被德军俘虏。

这些战争场面是否似曾相识,对的在《兵临城下》里,也是镰刀锤子飘扬的红旗,架在冲锋战士身后的重机枪督战队。

1943年作为“东方营”的士兵被派往诺曼底驻防。作为杂牌军的“东方营”在登陆盟军的海陆空立体打击下迅速败退下来。第709岸防师的战报显示,仅在最初的10天内,该师伤亡就已达到了4000人,“东方营”残部不得不向瑟堡撤退。

6月26日,施利本中将率领包括“东方营”残部在内的800人向美国第9步兵师投降。下辖“东方营”部队的第243岸防师情况同样不妙,6月底在诺曼底地区的科朗坦半岛作战时大部被歼。

这就是《登陆之日》电影的基本历史背景,这些淹没在历史长河中的人物,已经无人知晓他们的姓名,但他们已经成为实实在在的历史的一部分。

电影集合了《兵临城下》《拯救大兵瑞恩》宏大的场面,但是更像是这些电影截取部分战争场面的拼凑。成了一幕幕熟悉的场景,尽管导演姜帝圭是拍战争片的高手,也不免成了煽情的流水帐,导致整体评价没能高过他的前作《太极旗飘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