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提琴之神海菲兹演奏迷人小曲《小星星》

 yfdchyx 2018-08-28



有无数事实证明和海菲茨这样一位追求尽善尽美的至尊合作的种种困难。鲁宾斯坦就公开大骂一度与之合作过的海菲茨,说他极难相处(这还是客气的措词)。普里姆罗斯也指出过这方面的问题,虽然说得比较符合绅士气派。皮亚蒂戈尔斯基显然想出一套对付海菲茨这个怪人的办法:在两人合作最为成功的作品,如科达伊的小提琴与大提琴二重奏(Op7)、马丁努的小提琴与大提琴二重奏(及其狂烈的回旋曲末乐章)中,皮西蒂戈尔斯基坚持表现了自己的沉重厚实的个性,然而小心翼翼地避免两种乐器的正面冲撞。他的态度亲切、温和而容忍,像对待一个受器重的早熟而任性的兄弟那样。

费尔曼和海菲茨合作时则是寸步不让,虽然在1939年录制的布拉姆斯小提琴与大提琴协奏曲(奥曼蒂指挥费城乐队)唱片中,海菲茨的霸道和干劲,使小提琴处处突出在前,特别是小提琴开始的G弦主题中。这张唱片不论从哪一方面来说都是十分出色的。然而,1960年和皮亚蒂戈尔斯基合作的那张更要略胜一筹,因为海菲茨更加成熟了,也更用心谛听对方,因此配合更觉默契、浑然一体,录制工艺也更为先进。再说,皮亚蒂戈尔斯基的基本音色同海菲茨的音色较为接近。

普里姆罗斯和海菲茨的合作最令人叹服,两人的重奏唱片中,乐器平衡恰到好处。在阿瑟·本杰明为小提琴、中提琴与乐队写的浪漫幻想曲(1956,所罗门指挥RCA交响乐团)中,他的音色显得格外华丽。这是一部迷人的现代作品,有光芒四射的乐器交织和丰满的织体,切合其标题。乐队同独奏乐器的平衡有时不够理想,不过海菲茨和普里姆罗斯两人的合作美满,声音艳丽之至。

另一张精彩的唱片是莫扎特的《交响协奏曲》,1956年与所罗门指挥的RCA交响乐团合作。处理机灵活泼,演奏光洁如丝绸,唯一的缺点是偶尔向高潮音冲刺过猛。Adagio轻盈透亮,而没有乐曲中原来的悲喜甘苦。但尽管如此,仍不失为生气勃勃的表演。

1941年,在同赫苏斯·马利亚·山罗玛和。'音乐艺术'四重奏团一起录制的肖松为小提琴、钢琴与四重奏写的D调协奏曲(Op21)中,海菲茨的演奏美轮美奂。他的风格及其永远动人的细腻的层次变化,仿佛是专为这首乐曲而天造地设的。可惜,乐器平衡似嫌不足,山罗玛虽然是一位敏感、严肃的艺术家,一对一地应付海菲茨显得气魄不够,常常和四重奏一起沦为背景。

有四张最佳室内乐唱片录于1941年,三张和鲁宾斯坦合作,一张和费尔曼合作。贝多芬的降B调三重奏(Op97,《大公》)的处理如此松弛,在他十分少见;布拉姆斯的B调三重奏(Op8)的处理豪放,舒伯特的降B凋三重奏(Op99)D898的处理晶莹、明媚、恬适,海菲茨的表现手法在三首中都不甚得体。钢琴和大提琴同小提琴的比例恰当,不论是演奏还是录音技巧。第四张唱片是多赫南伊的C调小夜曲(Op10),与普里姆罗斯,费尔曼合作,演奏清晰果断;普里姆罗斯的音色热情、洪亮,这张唱片再一次证明他不愧为中提琴的一代宗师。


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小提琴课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