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祝大彤师太极武学思想概述

 天地虚怀xia 2018-08-28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祝大彤师太极武学思想概述


第五篇 其大无外 其小无内---太微拳学理念

   大而无外,极也;小而无内,微也,此语见陈鑫喻太极拳理“放之则弥六合,卷之而退藏于密。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中和之气,随意所之。意之所向,全神贯注。变化犹龙,人莫能测。运用在心,此是真诀”(见《陈式太极拳图说》)。
   太极拳学究至深处,则以小见大,所谓“窥一斑而见全豹”。其大无外的意思,乃言有真正道理充塞天地宇宙间,再不会有另一“正道”;其小无内的意思,与佛祖“纳须弥山于芥子”的意思相同,即正道法理在极细微处仍然存在!祝师师古法道,由师传太极点、面之诀要而进一步提出太微拳学理念,发前贤之未明,启后人之智慧,可谓功巨而伟。
   怎样练习太极要求的点、面,至进一步深究至太微拳学呢?祝师在授课教学中常要求我们在行功走架中要“走点”,即以运行八方线的轻扶法、而真扶一点运行。点在身外,意在虚无!则肢体内外无处不和无处不顺。师每言:能走点,始为练拳(真正在练太极拳而非太极操的意思)因为“太极功夫都在拳里” (杨禹廷语)能走点,而至确实感到点在身上,是一个从认识到体悟的过程。太极拳练习中运行的弧线有两端点“一端为起始点,一端为终止点,第二动的起始点为第一动的终止点”从起始至终止点循环往返,要以实手食指轻扶圆弧线、运走八方,如此盘架行功、手一动则随此点到彼点,确如祝师所说即刻会觉“浑身舒展轻松。不僵不滞,(久之)周身大小关节松弛、完整、协调,(可使)上下相随、呼吸畅顺---(见《太极内功解秘十三篇〉)

太极拳练至技击实用,问题就出现了:太极拳是用意不用力,敌巨力侵来,若不与彼接触,也还好说,若被人先期已擒抓,用力则不及敌力大、无法挣脱,用意则已失先机,敌势不可挡,所谓刚极柔难化。这时该怎麽办呢?有太极大师这样表演:一人或两人上前擒拧大师双臂,并反向转动,大师扭动腰胯,全身发力后将擒抓者或前或后或左或右甩出后跌到,这是“用意不用力”的太极功法吗?当然不是,只能算是变相的少林功夫!我们亦曾亲身体验祝师是如何解脱的:我们反擒祝师手臂后,祝师则一任我们拿死拧牢后还问一声:好了没有?我们觉得确实拿死了,就应了一声,然而应声未落,只觉脚下一空,已蹦跳跌出,锁拿祝师的手也不只何时已开,而祝师面带微笑,似乎并无其事。祝师在我们请求下详解了这个道理:双手拿人不算腕掌,就有十个接触力点,松空自身使不接其中的九个接触点(若是更多接触点都不接、只剩一个)剩下一个点时,意念绕之对方身后,此时,双方形式已变化,被拿者已化解了九处(或更多)来力,而拿者尚未觉察,被拿者即以一臂之力击打所余一点,势成以小破大,以弱胜强(其实双方本质已发生变化,弱已变强,小而转大)。
    回想当时感觉,好像是手中似有电击之感,来不及思想,已腾空而出。这即是祝师太微拳学理念的体认:以小见大(同其小无内),也是在“四梢空接手”、接手不接力”的基础上,进而臻于此境,所谓:接点不接面,打点不打面,亦即此理!
   以小见大,从小处、细微处着手,是祝师太微拳学研究理念的主导。祝师说:人体中细胞,起着内部运化阴阳等栋梁支柱作用,不明此,即无法理解真正的太极拳道!往昔先贤如杨澄甫、吴鉴泉、王茂斋、陈发科等,化人、发人皆臻于无形无象的境地,正是掌握了点面规律,避实击虚所以能发人于无形!王茂斋先师看见石匠凿磨盘,悟出太极原理,杨澄甫先师释此意说:要千锤万锤的敲,一点一点的推。体悟太微拳学太微点应用,必须在循规蹈矩的拳法修练中,寻找太极拳的阴阳相济。祝师告诫:身上求得松空后,太微点始现于身上!施于技击时,彼大我小,彼小我大,彼来我隐,彼走我显。在“因敌变化示神奇”中、可达“人不知我我独知人“之境,所谓“英雄所向无敌,盖由此而及也“!(语出王宗岳《太极拳论》)。
    祝师曾在书中详细叙述了这一点:
    我们已经知道和认识太极拳是阴阳动态运行艺术。一套拳从起势到收势有其固有的套路路线,循环往返在松、柔、圆、缓、匀的状态之中轻慢的运行着。运行突然受到阻力或有外力进行干扰,使正常的运行受到不正常的破坏(较技、技击)。运行中的受阻肢体结构迅速“卷之退藏于密”,也就是受外力挤压的局部迅速密集在一个小小的密集点中,瞬间膨胀突然爆发,将对方发打出去。这个力量是十足的锥尖力,这种力与本力,以及什麽劲是没有关系的,是在无形无象的静态中肢体内部结构经迅速密集而爆发出来的。这种爆发力是强大的、难以阻挡的。
                           ---见祝师所著《太极解密十三篇〉第一百三十三面

   (树人按:“接点不接面,打点不大面”之语最早受教于同邑王太安先生。彼幼年从一异人习内家功夫,惜未成。曾述异人之功:以一掌抵巨杨柳干(身)上,无形发力,只见树叶缤纷坠地,拾而观之,叶筋皆断而叶不散!异人因故他去,行前曾嘱其日后欲学功夫,必访一太极高人。王先生多次说起:此人如此功夫尚称赞太极神妙而己不及也)60年代王太安先生至焦作工作,幸而与陈式十八世宗师陈照丕之外孙冉光耀同事一处,随同就学于照丕公门下,后照丕公仙逝,又问艺于陈照奎宗师,直至81年照奎公亦辞世。王太安先生深得两位宗师陈氏太极体用真传,其拳架开而不阔,行功细腻,劲意轻柔,气势平和,发劲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尤对推手技击极有心得.....惜不知养生之道,观其功力沉雄捷猛即可知也。余慕其术,一度请教不允,15年后因知双方长辈互为相知,始授其术。余和王师谊在师友之间(论情为友,论艺为师),余尊道而敬其为师,彼重情而命子女称余为叔。王师于去岁仙逝,余当时曾对众人叹曰:王师一去,南阳不复有太极理法矣!)              
   祝师又曾传授我们、他在汪永泉先师处所学的技击诀语:接手四梢空(后祝师改进为“四梢空接手),一接点中求。
   又指示了汪永泉所授人身五点:咽喉下为顶点,心口处为灵活点,两点之间为上死点。两胯之间为下垂点,灵活点与下垂点之间为下死点。根据五点的位置,不难看出,这五点之说实为行功中告诫式的要求:顶点不能上顶,因为上面即为咽喉,顶则气冲咽喉致气息不调,后果可知。心口处为人身要害之一,所以要灵活者是不能让外力侵及入内。灵活之意当为随时可变动。若是顶点上顶,灵活至不灵活。则这两点之间的胸部,到处都会是招致失败的死点(因其居上体,故名上死点。)下垂点可指为丹田气海处,已可指为会阴处。下垂者有气沉丹田、及接手空引下降以化解之意,若不能引气下降则其间(腹)必成下死点。按死点的意思、在于此间不能有点的存在及走动,仍然是胸腹空虚的要求,祝师常说:肩以下胯以上要空虚如灯笼!
    老子在《道德经〉第五十二章中指出:见小曰明,守柔曰强。其意是说当心神识见、能及于微小处时,智慧自然增长;心神感觉处于柔和状态时,身体自然强壮。祝师太微拳学理论正是基于老子之教、阐幽发微而得出的真知灼见!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祝大彤师太极武学思想概述

 

 第六篇  正道玄机---太极阴阳纲要

  天地日月人身者皆为阴阳之体。在天地如阴阳消长、有明暗昼夜之分;在日月具消息盈虚、存圆缺变化之象;在人体则别虚实轻重,得引进落空之能。是故先贤言:天地一大太极,人身一小太极,然太极者:何也?
  王宗岳之《太极拳论》开明宗义昭示了太极之本质原义: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几、阴阳之母也。无极者一物未有也。太初以上,浑浑穆穆、混混沌沌,所谓大浑沌者,即此时也。
   太极者:仍是阴阳未分、而生机已兆如天地未生时,分之机虽动而清气尚未上升,浊气亦未下降。又如受孕鸡卵与未受孕鸡蛋,形体上人莫能辨之, 受孕者即为太极,未受孕者即为浑沌无极。我人“上场后,手足虽未运动,而端然恭正之中,其阴阳开合之机,消息盈虚之数,已俱寓于心腹之内……名之曰太极 (见陈鑫《陈氏太极拳图说》动则势成阴阳,静则阴阳成势。此所以名太极为阴阳之母、动静之机之理。太极拳行功走架绵绵不断的特性,原本阴阳互抱太极图之阴 尽生阳,阳尽生阴,阴不离于阳,阳不离于阴,阴阳相济而生生不已循环始终的哲学义理。
    祝大彤老师从杨禹廷先师学练的吴氏太极拳,本着动分阴阳的原则,将全套83式分为163阳动势子、163阴动势子,这在当今派别林立的 太极拳界可为独此一家!凡阳动势子,均依合、实有、动、发放、舒展等阳之特性行功,凡阴动势子均依开、虚无、静、松、柔软等阴之特性行功。祝师总结出神意 的阴阳之分名之为“阳动手随视线去,阴动视线逐手回”。手上:去时松肩垂肘,回来坠肘松肩。正面遇敌时:若彼双手进攻急,切记制造半边虚。溜臀之阴阳之分 在于:去时阳溜、回来阴溜臀等等.
    可以说离开了阴阳,何来太极之理法?祝师秉承杨禹廷宗师阴阳行功法理,进而统归于阴阳顶阴阳松之学说。祝师行功凡阴动式子则“百会”部 位发热,而阳动式子则囟门部位发热。祝师指出:修炼太极拳的虚领顶劲,应有两个顶,即阴与阳。而且其他部位亦存阴阳之别。可以说这个理论学说的成立,给后 世练拳而不知阴阳,或知阴阳而无法做到阴阳相济者指出一条光明坦途。祝师还详尽论述顶劲功夫之要:太极拳脚为根,腰为司令,而顶则是太上皇。周身上下协调 统一,顶即是总调度,顶滞周身僵。正如拳经中所说“身形腰顶岂可无,缺一何必费功夫!腰顶穷研生不已,身行顺我自伸舒,舍此真理终何极?十年数载亦糊 涂。”(见《对待用功法》)
   知道了阴阳顶,阴阳松呢?顾名思义:即是松功中有阴阳之分。祝师详细说道:阴是隐,是虚是空,是静,是柔软,是虚灵,是舍己从人。对方攻来,我空接,通过松脚收敛入骨,拿起对方或消化彼力都是阴松之效果。阳松呢?阳是显,是实,是有,是合,是动,是坚刚,是发放。

祝师曾演示拳经中所说“筋骨腰松,皮毛要攻,节节贯穿,虚灵其中”的“皮毛要攻 ”之功夫、用来解释阴阳动之别。大热天祝师臂上汗毛皆沾伏于皮肤之上,而 祝师动分阴阳后,汗毛根根直竖触之有挡手刺肤之感,令人叹为观之---此为余等亲见。         “手上松空转,脚下阴阳变”是祝师太极武学的核心 理论思想。通过脚下阴阳虚实的变转,形成形于手指的运动,所以手上是毫不挂力(松)毫无意识(空)。这是祝师“太极手”“太极脚”(太极入门之必备功夫) 理念功法的实相境地!也是在太极拳体用练习中通往:无为而无不为(无手、空手、通身皆手)大道的唯一坦途!              
   在太极拳中,阴阳无时无刻无处不在。所以祝师说:练拳不动则已,一动必分阴阳!
  《太极拳论》中“虚领顶劲,气沉丹田“的要求在练习太极拳时非常重要,历代名家均十分讲究。
   关于顶,许禹生(健侯弟子)说“顶者头顶,亦曰囟门。小儿出生时骨软未合,常随呼吸颤动,道家称为上丹田泥丸宫,盖为藏神之府---太极拳 者:向主身心合一、内外兼修---故行功时必须运智于脑、贯神于顶。务使顶上圆光虚灵不昧---头为全身纲领,刚举则目张;头顶悬则骨骼正直筋肉顺遂,动 则全身一致,左右前后无挚肘之虞矣”。
   杨澄甫说“顶劲非用力上顶,要空虚,要头容正直,精神上提。不可气贯于顶。练久眼目光明,无有头痛之病”。
  《易经》中也有“(神意)行其庭(头顶囟门亦称天庭如相面人语:天庭饱满)不见其人(形虚故不见)”之说;《黄庭经》载“子欲不死修昆仑--(昆仑高山喻头顶)都是指示修养的要决。
   而陈家沟陈氏十六世陈鑫就头顶部位稍有异议。他说“顶精何在?在百会穴,其意些须领住--领是领起全体精神,令其不偏不倚亦不可太过,过则 上 下悬,立不稳当”祝师师法先贤、在虚领顶劲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虚灵神顶”的新学说,即将精神放在顶上“轻松虚灵”,避免了虚领时易犯的过与不及的 毛病。同时又揭示了内修的一大秘密:阴阳顶!百会为阳顶,囟门为阴顶。祝师在几十年的深研苦修中体悟到:练太极拳“动分阴阳”指的是周身所有部位,自然也 包括头顶;又进一步说明“凡阳动势子行功,对应的顶为囟门;阴动势子行功,对应的顶为百会”。
   二零零四年冬师在山东梁山拍摄教学资料时,曾举一例说明阴阳顶的存在及其功用的不同:向前疾走或奔跑,如意想百会则觉似有牵制而奔走不便,如意在囟门则觉轻灵快捷。后退也是这样:想百会则轻,想囟门则滞。这其实也是阴阳相济的一种体验。
   笔者在日常行功中原也很少想到这个问题,虚领顶劲也罢,虚灵神顶也好,做法也就是随意向上一想、虚虚的照住一块;这个动作低头下个抬头而 已,也不觉有什麽异样。二零零五年春夏间在湘西与师弟探究师传法理时,就揽雀尾右掌打挤后,下一动右掌如何舒展、脚下方向如何右转成右抱七星时的协调身 心,反复演练究异,且不断调整方位角度以促进身手协调运转,总觉有不甚明了处。一天忽然忆起师说过顶分阴阳的话,于是在打挤时[阳动]把虚灵神顶的意思放 在囟门,顿觉身心清爽--其实也就是做动作不要失去虚灵神顶。下一动右手舒展,身手右转,神意转在百会,其时不仅觉得五指神意自然松舒至极远处,而且弛 颈、圆背、松肩、展胸、收胸窝、空手等所有练习太极拳对周身各部位的要求都在那一瞬间自然的在身上感受到了。真正体会到因为“顶头悬”而带来的“满身轻 利”,至此也初步领会了祝师“顶是周身上下协调统一的总调度长总协调员”的实际含义。
   按师说“阳动手追视线去,阴动视线逐手回”的阴阳转换常理,抱七星为阴动势子,意在阳顶[百会]则上下一条线有阴阳相济;打挤为阴动势 子,意在阴顶[囟门]仍然是阴阳相济的做法。肢体动作应是随顶上阴阳转换而转换的,也就是说只需转换顶上阴阳,肢体动作自然到位!正因为这样,祝师一再告 诫:顶滞周身僵! 所以要求学者“绝不能忽视顶的修练!顶上有神、虚虚灵灵,阴顶阳顶、变转自如。(才可能)有望达到功成”

在教学中,祝师常以“炼拳要走得开”来说明动分阴阳的道理。什麽是走的开呢?在行功中依据被动减法原则、在减力退力的过程中,神意舒展离开身体、循八方弧 线运行;体用中与对方肢体被动接触后,用太极拳思想“心脑不接”对方来力,神意舒展在不丢不顶中 避开对方力点,遥接轻扶对方肢体。神意至对方身后后,身 手即可随神意向任何方向去--此即为走得开!
   祝师这样示范:双足平行,正身直立,一臂平举于身前,命笔者在他手臂外侧向内按推。祝师手臂是要向外走的,正与笔者按推方向相顶撞。以当 时情景,除非祝师力量极大,否则任他怎样用力也难以抵抗笔者劲力,而祝师的目的是要体现、太极拳是如何在不顶不丢中将向外走不开(常人思想)的手臂走开 的。 后来的事实是:当笔者开始用力推按时,脚下忽然失去平衡,双手还没有感受到祝师手臂有外展力量时,身体便因祝师手臂的自然舒展被逐出一旁。
   祝师说:遇到阻拦或与对方力量顶上了,属无阴阳,自然走不开。先放松身体,手指神意向外无形而有意舒展,接触点自然会放松、因为已经形成了阴阳---彼阴我阳或我阴彼阳。“松净了,自然在对方身上”-----
   可这样说吧:在正确的行功法理指导下,你的身手想到哪里去,不管对手愿意不愿意、让不让去,只要你符合阴阳存在与变转之理,都能过去!形体虽然是舍己从人随曲就伸,但意志决不可以别人的为转移!这也是道家性命双修功法理义之信念“我命在我不在天”的体现。
   当然真能走得开,决不是仅想走得开就能走得开的。但在行功中一举一动都要以“走得开”来检验:有力即走不开,不循八方线走不开,有意走不 开,无意更走不开(犯了动意之病);主动了走不开,妄动更不行;顶接了走不开,丢扁了走不开;一定要在阴中找阳、在阳中寻阴,能如拳经中“阴中有阳、阳中 有阴”---总要“在不顶不丢中讨消息”,求得“阴阳互济”,自然周身一家,脚手相随,极松极静、于极柔软中寓极坚刚---日久自可得玄妙于质朴之中!

祝师相关语录:
   动分阴阳
   手不要走,意思走,一想就得。
   手不能走,走也走不开。能走开是力大欺力小---
   要走脚,从脚跟向前舒展。
   身体保持中正,不要猫腰,有腰就走不开。
   走弧线,找舒服,舒服了自然走得开。
  走得开可说是祝师所传太极拳自然法理最具代表性的理念,以笔者浅识:真到了走得开的地步,那是阴阳已相济于自然,周身浑圆于无间,真正意义上的身居太极境界!架
   阴阳学说乃我中华民族文化文明之精粹,至今仍在天文地理医学哲学等方面广泛深度的应用。学者能明此理,自可正心神,返视听,虚怀以容物,静心以除垢静滤以遗欲而之于定性造真复返无形无象之先天自然胜境。
   按人身阴阳“本自具足,何假外求”?行功走架无非证明阴阳之自在吾身,要在如何显现而已。是故大道皆在勤修以证悟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