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代战神霍去病,为什么司马迁对他的评价不高?原来我们都忽略了这一点!

 潇潇雨ekg9m5f4 2018-08-28

《史记》是二十四史中文学性最强的一部,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而做为《史记》的作者,司马迁的史学素养也是被历史所承认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是对他公正的评价。

相对于李将军一家,卫青与霍去病与司马迁大概没有太多交集,司马迁是汉武帝“倡尤蓄之”的史臣,而卫霍是为国家建功立业的贵戚,身分的差别大概是情感阻隔的原因。司马迁受宫刑之后,对汉武帝身边的贵戚大概都有种“敬鬼神而远之”的情感。

以司马迁对李家的好感,李敢死于霍去病之手,司马迁心中无偏见,是不可能的。关于司马迁对卫,霍集团的态度,个人在问答中《卫青和霍去病为什么出现在里》一文,已经分析过了。总之,司马迁不待见卫,霍,主要的根源是司马迁对汉武帝的不满,再加上李广,李敢之死,李陵失去归国的机会,都和卫,霍集团有一定关系。

霍去病所处的时代不同于李广。首先汉武帝开始决心对匈奴用兵,投入了更大的人力物力来进行战争;其次卫青数次出塞作战,已经为后来军事行动的成功,打下了比较好的经验、后勤与情报基础。李广世代的作战往往是被动防御,而霍去病参与的都是大集团军的主动出击,虽然不好说难易程度不同,但至少战术层面的主动权开始转移。

从这一角度来看,霍去病固然不愧为名将,但他其实也只是武帝个人宏大计划的执行者而已。再加上不恤士卒,仅仅二十多岁就病死了,相比李广,战绩固然领先,但又有缺少足够考验之嫌。更重要的是,霍去病大红大紫的时候,司马迁已经是中年人了,霍去病的形象在司马迁那里自然不可能像李广那么传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