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依据《中国水资源现状评价和供需发展趋势分析》显示,中国是一个干旱严重缺水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只有2300m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中国水资源分布很不平衡,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国36.5%,其水资源占全国的81%;其以北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国的63.5%,其水资源仅占全国的19%;我国目前有16个省(区、市)人均水资源低于严重缺水线。酒店运行每天消耗大量水资源,如何应对未来酒店市场竞争,满足节能环保可持续性发展要求已是我们酒店人迫在眉睫的研讨问题之一,而中水回收利用技术是酒店开源节流、再生利用的重要措施,是节省成本的最有效途径。 一:概述 酒店“中水回用”主要指生活废水、泳池废水、洗衣房废水、设备废水、冷却塔废水、冷凝水、室外雨水,甚至污水等经一定工艺处理后,回用于对水质要求不高的园林绿化,车辆冲洗,建筑内部冲厕,景观用水及设备冷却水等方面的节能措施。 二:酒店用水及排水量计算 通常一家酒店生活水荷载计算有用水和排水组成,一般酒店给水基本为市政提供的优质水源,为了便于说明酒店各区域用水情况,举例以浙江省绍兴市迪荡新城环球酒店项目进行说明,该工程建筑面积17.3万㎡,由两栋42层的宾馆塔楼、商务塔楼及5层辅助配套用房共同组成,项目主要区域用水计算见下表所示(浙江工业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2008年10月提供):
1. 用水量 最高日生活用水量:1563.3 m³/d,最大时生活用水量:165.9m³/h。 最高日冷却补水量:148.8 m³/d,最大时冷却补水量:18.6m³/h。 2. 排水量: 最高日生活污水排水量按生活用水量的85%计算,绿化、地面冲洗不计入小时流量。最高日生活污水排水量:1328.8m³/d,最大时生活污水排水量:141 m³/h。 3. 雨水量 公式: 雨水量计算公式:Q=Ψ·qF (q=1.67i) 室外道路重现期:P=2年; 室外雨水管道设计降雨历时:t=15min 室外综合径流系数Ψ=0.65 雨水量:307L/s。 从上面表格中我们发现酒店生活水排放量占到给水量的85%,扣除项目污水、泔水等处理成本较高的水源外,可以回收的中水和雨水空间数量很大;如果将酒店生活废水和雨水进行收集处理,使其符合一定的水质标准,然后回用于对水质要求不高、需求量又很大的车库冲洗、道路绿化、冷却塔补水、消防用水等,这样既可以节省大量的洁净水,缓解了城市用水的供需矛盾,又可以减少排污,实现污水资源化,在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方面都具有现实和长远意义。可见对酒店来说,这种水源是一笔宝贵财富。 三:可行性分析 1. 政策支持 2000 年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城市供水节水与水污染防治工作》提出:大力提倡城市污水回用等非传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并纳入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绿色饭店》GB/t21084-2007评定细节中明确罗列“有中水系统和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给与评审加分,由此可见,酒店中水回用不仅响应国家号召,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也为酒店自身发展应对市场竞争打下良好的基础。 LEED《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对酒店项目冷却塔采用节水技术,采用雨水回收灌溉系统和采用可再生能源等均有明确加分说明。 2. 技术可行 我国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已成为社会发展全民努力推动的共识,工业和民用水质处理技术有较大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建筑排放的废水、污水已有早期的沉淀混凝过滤处理,升级为活性炭吸附到用膜技术处理等形式,水质处理的要求已经达到国家《生活杂用水质标准》,因应市场的巨大需求,全国各地水质处理设备公司数不胜数。 正是基于如此,目前国内外越来越多的酒店项目开始运用雨水/中水回用技术,这些成熟的案例经验已成为行业实践的典范,不仅如此,雨水回收和中水回收也在城市大型建筑、生活社区和城市建设推广。 3. 经济可行 中水利用在酒店节能实施规划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并且具有非常可观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1)提供新水源:中水利用在对酒店环境和个人健康无影响的情况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较经济的新水源,减少了酒店能源费用支出。 (2)中水回用在提供新水源的同时可以减少污水排放数量,减少控制水体污染引起的治理费用,基本满足绿色饭店和环境保护的条例要求。 (3)随着水质处理技术的进步和成熟,水质处理设备占用空间可以通过地下室活景观地下的利用解决,整体投资费用回报已从早期的15~12年向10~8年下降。 四:酒店中水回收工艺说明 酒店中水就是对项目雨水、生活废水等先通过水管道进行收集、储存,而后通过专用设备进行收集、截污、储存、过滤、渗透、提升等工艺,达到回用的目;每个工作阶段如下:
1. 雨水回收流程: 雨水的处理设备包括有筛网槽以及两个沉淀槽。沉淀槽下方则设有清洗排泥管,用来方便槽底淤泥的清洗排除,维持沉淀槽的循环使用。 2. 污水处理流程 污水处理出水执行 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如下: 3. 中水回用流程 中水经处理后,水质能达到《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中水处理工艺流程如下:
4. 污水处理工艺比较
五:中水回用技术较适用的酒店特点 因应酒店项目项目所处的城市、地域、气候及市政供/排水等情况不同,以及中水回用系统的建设需要较大初始投资用于水源储存和工艺处理,并非每一家酒店都适用该措施,那么中水回用是采用雨水回用,废水+雨水回用,或废水+污水+雨水回用模式应依据酒店项目实际条件进行研讨,是否建议采纳中水回用的项目特点如下:
六:中水回用案例说明 1. 伦敦世纪圆顶建筑项目:英国2000年在伦敦修建了世纪圆顶示范工程采用的是雨水收集利用系统,该工程建筑面积8万多m2,设计者将从圆顶盖上经过24个专门设置的汇水斗收集雨水在芦苇床中进行处理,处理过程包括两个芦苇床(每个的表面积为250m2)和一个塘(其容积为300m3),该建筑物内每天回收500立方米水用以冲洗该建筑物内的厕所,其中100立方米为从屋顶收集的雨水。将雨水利用与生态有机地结合起来。 2. 北京金融街丽思卡尔顿酒店项目:是较早采用中水回用技术的酒店项目,客房洗浴水不排进下水道,而是通过专用管道进行收集,经过工艺处理后用来冲厕所等设计,该处理系统日处理能力为220吨,处理利用率在95%以上,每年可以节约用水6万吨;整个系统在噪声控制、臭味处理方面都采用了大量新技术,比如采用世界领先的东丽平板式MBR膜技术,其水质大大高于现行国家回用标准。 结束语 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竞争日益激烈,如何引导和满足社会不同层级的消费需要始终是酒店业思索的话题,节能降耗必然是提升市场竞争的有力措施;雨水/中水回用不仅给酒店带来经济效益,符合当今社会对能源循环在利用的环保要求,践行我国绿色饭店及客人良好感受的社会责任担当,也将成为企业未来靓点宣传的主要素材。 对于适用新建酒店或改建酒店,我们建议采用雨水/中水回用设计。 |
|
来自: benteng1177 > 《节能减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