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8.8,这种片我从没安利过

 弥渡07kuyl23rl 2018-08-28

可能是国庆档最好的电影,《芳华》,说没了就没了。

相信很多人的心情,就像刘峰(黄轩 饰)回到文工团的那一幕——

眼前分明是动人的歌舞,可走进一看,空空如也。

电影中,文工团的一群舞蹈演员,被时代巨浪打翻,她们的青春、集体、理想,全都分崩离析。

原著作者严歌苓,12岁进入文工团,25岁离开。

待了13年,跳了8年的舞。

仔细看海报上的字体,有个翩翩起舞的少女。

再仔细看——她脚踩芭蕾舞鞋,梳着麻花辫,头戴一顶军帽。

一段舞蹈,会被烙上时代印记,也会跳出舞者的人生轨迹。

Sir曾刊登过的,@赛人老师的影评就指出,《芳华》的群舞,是冯小刚第一次向我们展现他卓越的场面调度能力。

身体所特有的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就在那经过改良的民歌声中不断地上升、下沉。你的眼睛看不过来,你的心却一直跳个不停。

好的舞蹈,绝不仅仅是舞蹈,它跳的,其实是“主人公与世界秩序的对撞,对生命本真最直接的吟咏”。

Sir好像从没安利过舞蹈片。

这就来一部——

《跳出我天地

Billy Elliot

它讲的是,一个小男孩,如何用跳舞突破命运的封锁。

豆瓣评分8.8

史蒂芬·戴德利还获得第73届奥斯卡最佳导演提名。

对导演不熟?

那眼熟她们不?

凯特·温斯莱特,2009年因《朗读者》斩获多个最佳女主角奖,荣获奥斯卡影后。

妮可·基德曼,第一个小金人(影后)的《时时刻刻》,同样出自他手。

史蒂芬是“影后制造师”,更是人文精神厚重的大家。

他最大的特点,就是对时代有着异常敏感的触觉。

第一部作品《跳出我天地》,他就将舞蹈与历史事件勾连,在理想的轻盈和现实的沉重之间,形成奇妙的张力。

1984年,英国煤矿大罢工。

主人公小比利的父亲和哥哥,都是镇上的矿工,在街头参与示威。家里只有他,和患有老年痴呆、不太知道发生了什么的奶奶。

煤矿是支柱产业,镇上的人都喜欢儿子,生儿子,意味着生了个铁饭碗。

所以,父亲坚持送比利去学拳击,他觉得,这,才“像男人”。

偏偏,小比利阴差阳错喜欢上隔壁教的芭蕾舞。

老师发现他天赋过人,单独抽出时间调教他。

可惜比利出生在一个落后地区的穷困家庭。

我们常说,寒门难出贵子,这话的潜台词是,环境是有惯性的,当在一个环境中,所有人都那样,你慢慢也就同化成那样。

梦想,谁没有。

哥哥有摇滚梦。奶奶总在说,年轻时有机会成为职业舞者。即使今天粗暴、没文化的父亲,难道他人生目标就是当一个矿工?

连比利也接受不了跳芭蕾的自己,从来只见到姑娘学芭蕾,没见过男舞者。

父亲怒骂老师的那句话——“你要把他养成娘娘腔吗?”,他也无数次问自己。

不难看出,时代于此片,并不是一个仅供观赏的景致,它的粗粝实实在在影响每个人的习性与三观,尤其当生活捉襟见肘,谁还舍得为“无用”的梦想埋单。

但,也只有真正的困境,才能逼出人物内心的“真”。

当一个个体战胜别人的偏见,战胜自己的软弱,费尽艰辛地突破一层,也就找到一部分自己。

在Sir看来,比利的觉醒,分为两次。

一次是他被舞蹈本能吸引。

在他跳舞的时候,他的脑子一片空白,什么都不想,只感觉整个世界都消失了,而他自己就像一只小鸟,身上有电流通过,他在飞翔。

但更重要的关卡,是比利被老师点拨后,踏着自由的舞步,他才第一次意识到——

哦,原来舞蹈、艺术、美……也可以属于男人。

最后,当功成名就的比利在舞台上出演《天鹅湖》,他纵身一跃,肢体划出完美的线条,他才真正跳出他的天地。

《天鹅湖》作为芭蕾经典舞剧,一向是细致柔美居多,但在亚当的表演下,“娘娘腔”的比利每一寸肌肉,都仿佛古希腊雕塑一般,充满阳刚之美,展现出不一样深沉的力量

你很难不为他的蜕变鼓掌、欢呼。

好的故事不是架空生活的意淫,它总能找到现实的来路。

银幕的比利,就让Sir想起一个真实存在的人——黄豆豆

他被誉为“中国跳舞跳得最男人的舞者”。

年少成名,18岁时就登上春晚舞台,二十岁之前,几乎拿遍所有舞蹈大奖。

金星曾开玩笑,“姐姐我大半辈子都没拿到这个,你这年纪轻轻的”。

听上去好风光。

事实是,如今的这片天地,也是他在一浪浪考验中突围而出的。

和比利一样,黄豆豆出生在偏僻的十八线小县城,同样小时候便离家求学。

甚至更艰难。

片中的比利,天才角色,他天生就能感受不一样的律动。

黄豆豆呢?

他这么形容自己:九十九分汗水加一分天赋。

这不是在抖段子。

因为他曾一度在硬件就被判死刑。

黄豆豆个子不高,要做舞蹈演员先天条件就不够格。

跳舞的人特别强调形体的比例,下肢一定要比上身要长,舞蹈的造型和线条出来才漂亮。所以我那个时候,因为腿特别短,小时候,应该说之前两次考专业的学校基本上一排队就被老师请出去了,对我父母说这孩子不是跳舞的料。

后来父亲想了个法子,他打了两个铜环,让儿子把腿放在里面,每天倒吊。

三四个月后,黄豆豆的腿还真长了三公分,就是这三公分,刚好达到招生标准。

他得以进入舞蹈学校。

在学校,黄豆豆各方面不拔尖。

学校排那种方块大舞蹈时,黄豆豆总是被老师安在最后一排。

他就使劲跳,特别投入。

导演一看,哎呦,这孩子不容易,让他站第三排吧。

又使劲跳,特别投入。

于是舞台合成之前,导演发话,孩子站第二排来。

最后演出时,黄豆豆站到了第一排。

不过,此时的黄豆豆,也只是个“出色的舞者”。

真正让黄豆豆进化的,是当他看偶像米卡亚·巴里奇尼科夫的幻灭。

当年,经济并不宽裕的他为了看巴里奇尼科夫的演出,用三天的饭钱买了一张票。

他以朝圣心态进场,但看到一半,他走出来了。

完全不是我记忆中的那个跳舞的精灵在跳舞……人家都说,黄豆豆是我们中国的巴里奇尼科夫,那如果我这个中国的巴里奇尼科夫到了四五十岁的话,我是不是也要在台上这样去跳舞。

他决定当一个舞蹈艺术家,而不只是一个舞者。

这不仅仅是业务能力上高出一段,更需要开阔的格局。

他的法门是在舞蹈中融入中国风。

提起中国风,我们首先想到诗词歌赋,想到书法、国画、瓷器……

舞蹈,要怎样展现中国风?

黄豆豆将这解释为艺术上的“通感”——

找到全世界的观众都能认同的一种肢体语言,把中国舞蹈中“唐诗宋词”的意境表现出来。

他有意增加舞蹈的技术性,比如在鼓上起舞,在桌子上翻腾等。

他在雅典奥运会上表演《中国功夫》,在美国大都会歌剧院表演《秦始皇》,和日本著名舞台导演合作了舞剧《木兰》。

尤其是被誉为“中国古典舞里程碑”的《秦俑魂》。

相信对舞蹈认知再少的小白,也能清晰地在他节奏、线条、姿势的组合中看出两个字——气势。

甚至,不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外国人,也会被黄豆豆打动。

这是舞蹈魔力,也是黄豆豆所说的,通感。

说白了,高级的动作(舞蹈),无需言语,本身就是美妙的戏剧。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想看的,BT天堂有下载

编辑助理:想找个人养的柳飘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