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hink】 “讲课目标” 培训讲师的身价,一般按天计算,1000元/天的有之,如汤三藏老师去年担任企业内训师时就是这个价,3万元/天也大有人在,汤三藏老师成为防人因失误安全系列课职业讲师后身价渐涨至此,当然,一山还有一山高,10-50万元/天的也不乏其人。 差价这么大,原因是什么呢?你可能以为是名气,但名气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主要的差别在于对讲课目标的理解不同。 若想走进身价提升之旅,就从本文开始吧。 我的主业是做安全,所以本文的对象是安全培训老师。本文将提到的学员均为成年人,所有分析都是基于成年人的特点进行的。文章内容对其他行业讲师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安全培训的目标是什么?许多老师的想法可能是: 1)把知识与理念传递给学员 2)让学员掌握课堂上讲解的知识点 为了实现这两个目标,老师们会很努力地准备讲课材料,尽可能面面俱到地把内容都搬上PPT,比如这样的: 这是典型的技巧不够、字数来凑。一页不够,那就连着数页ppt都这样: 满屏文字的PPT,如果能改善,还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毕竟,满屏文字,有人觉得恶心,有人想骂娘。 为了完成知识的传递,有的老师会选择照本宣科满堂灌。然后,就会有学员开始玩手机、上洗手间,有的甚至一去不复返。 作为老师,你可能会一厢情愿地认为主要问题是学员素质太低。 事实上,主要原因并不在这里。 真实原因更可能是学员不喜欢上这种课——这是一个可以由学员单方面得出的感受。 为什么不想上呢?因为你没有帮他们建立这个需求。 安全培训作为刚需,是制度规定的刚需。老师不能单纯地认为学员会因此而认真听课。现实状态更可能是,在不太严格的管理下,在培训签到表上签字才是他们真正的需求——够应付检查就行了。 那么,怎么帮助学员建立起认真上课学习安全知识的需求呢? 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先知道:学员的需求到底是什么? 看上面这张图,如果学员能心甘情愿认真投入来上你的课,是哪些需求被你满足了呢? 显然,你很难通过给学员讲课来满足他们的生理需要,反而是他们在培训签到表上签了字,就不会被扣工资、奖金,生理需要的满足就不会被你的课程抑制。 除此之外,更高层级的四个需求都有可能通过讲课被满足到,而不是签到。 第一就是安全需求,这几乎是一定能满足的,因为安全培训课至少包含着传递安全知识的目标。 其次就是社会需要。良好的课堂互动环节可以帮助学员与学员之间、学员与老师之间建立友谊、团队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第三是能够让学员体会到被尊重,这就需要做充分的准备,呈现超预期的课堂体验,让学员体会到老师的辛勤付出与专业水准。老师的付出,是对学员的尊重。 最后是自我实现需要。课堂上可以设置一些让学员发挥才智、获得成就、实现个人价值的互动环节。 我们来梳理一下,为了帮助学员建立起认真上课学知识的需求,老师需要建立如下的几个目标: 1)引发学员学习安全知识的兴趣 2)帮助学员之间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 3)给学员超预期的课程体验 4)留出舞台给学员发挥 那么具体如何操作呢? 安全知识学习给许多人的感觉是一件枯燥的差事。 请注意,这是一个矛盾的说法。许多人认为这是“差事”,即被迫要求完成的。但又被冠以“学习”这么一个主动词。 所以,将被动的“差事”变成主动的“学习”,这是安全培训老师的基本功要求。 怎么实现呢? 答案是兴趣。 老师需要在课程设置和表达形式上引发学员的兴趣。 安全培训课上,学员通常对什么较容易提起兴趣? 1)新事物 2)故事 3)机会 1)新事物 让人眼前一亮的新事物有很多,比如新颖的形式、独特的脑洞大开的理论。因此,当好老师也是需要创新的。 举个例子,汤三藏老师的防人因失误安全系列课程,给学员们的一种冲击,就是大量可以支撑主逻辑的短视频。比如,讲到人因失误的概念,汤三藏老师会通过视频来组织行为实验。这种形式既新颖又有挑战性,最后还会出现剧情反转,在课堂上就能产生震撼心灵的效果。 独特的脑洞大开的理论并不是很容易产生,不过,如果你恰好有,那就可以激发兴趣,但注意不要太烧脑,学员们绕晕了就没法继续听课了。举个例子,用思维维度安全理论(见《重新定义安全》)讲风险管理,就能让学员的脑洞开得够大。 2)故事 因为故事的线性发展逻辑符合人脑的思维习惯,能制造图景、激发想象、产生代入感,所以,通过讲故事来讲课,能激发学员的兴趣。 给人印象深刻的故事通常具备三个特点:简单、意外、具体(见《黄执中:你如何听懂我说的话?[罗辑思维]No180》)。 比如《高绩效教练》一书篇首就介绍了一个关于网球教练的故事。惠特曼博士开的体育俱乐部网球学员过多,于是请滑雪教练来教网球。滑雪教练不懂网球,但教出来的学员水平却更高!原因是更有责任心。 这个故事用于讲解安全责任心的问题,就很有效。道理是类似的。 3)机会 俗话说: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反过来说,如果学员没准备好,你打算不给机会了吗? NO! 你要创造机会让学员可以零基础跟进你的课程。 正确的操作方法是,课程一开始就要抓住学员的注意力,让大家都能参与进来。要让学员感觉到:这次课可能会有点意思,最好不要错过这个学习的机会。具体的落地形式可以是用大家都能低成本参与的方式完成一个有意思的破冰行动,比如一个由学员自行制定课堂规则的活动,一个行为实验,一个情节反转的故事,一个新颖的小游戏…… 也就是说,课程刚开始就要给学员建立高期望值。 那么接下来就要维持这个期望值不掉下去——这相当困难。 因此,精心的课程设计就很有必要:丰富精彩的短视频与图片、各种形式的小组练习、小组PK、答辩、全员参与的游戏、测试、各组相互点评、案例分享、故事穿插、设置悬念并前后呼应……这些环节应该是一个接一个,不要试图偷懒。 这些环节的设计,还要同时兼顾以下三个目标: - 帮助学员之间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 - 给学员超预期的课程体验 - 留出舞台给学员发挥 有人问:那还有时间讲解知识点吗? 答案:行动才是最有力的语言。最好的知识点讲解方式不是用老师的嘴巴讲出来,而是通过各种活动让学员自己领悟到、自己讲出来。因此,每一个精彩的设计,都是为了知识传递的真实发生(用老师的嘴巴说出来未必能实现知识的传递)。 当然,除了通过新事物、故事、机会之外,还有不少元素也可以吸引学员的注意力,比如高颜值,就可以轻而易举让课堂爆满。但这一类元素超出了课程设计的范畴,恕我无能为力。 为什么不是所有的老师都这么设计自己的课程呢? 因为老师们陷入了三个陷阱: 1)自我视角陷阱 2)以为技能不足 3)以为足够勤奋 1)自我视角陷阱 人们遇到问题时,第一反应总是关心自己,表达自身的感受,而不是站在别人的视角,这是人的本能。比如,孩子饿了会说:“妈妈,我饿了!”而不是说:“妈妈,你孩子饿了!” 这是“自我视角”,是以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但它是导致课程失败的第一个陷阱。 在课堂上,老师理所应当地成为所有学员目光的聚集点,这更加容易强化自我视角思维方式。网络上流行“敲黑板”、“划重点”这样的词语,正说明在老师群体里普遍存在自我视角陷阱问题。 我们在前文分析了学员的四个需求: - 引发学员学习安全知识的兴趣 - 帮助学员之间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 - 给学员超预期的课程体验 - 留出舞台给学员发挥 这四个需求没有一条是站在老师的需求角度进行考虑的,都站在了学员的需求角度,从这四个需求出发进行课程设计,叫做“用户视角”。 对比: 请关注汤三藏公众号,获取全套PPT模板。【这是自我视角】 想获取全套PPT模板,请关注汤三藏公众号。【这是用户视角】 老师只有站在用户视角,才有可能设计出让学员觉得精彩的课程,这是因为学员都站在自我视角。 2)以为技能不足 让学员觉得精彩的课程,是由这些元素构成的:丰富精彩的短视频与图片、各种形式的小组练习、小组PK、答辩、全员参与的游戏、测试、各组相互点评、案例分享、故事穿插、设置悬念并前后呼应…… 课程的每一个环节可以采用其中一种或多种元素,用幽默诙谐或富有哲理的话语衔接在一起,服务于课程的主逻辑框架。 这看起来难度不小。没错! 以汤三藏个人经验,一门8学时的课程,一到三个月的准备尚且不能设计到完善。因此,不要认为自己的技能不足以设计让学员觉得精彩的课程,是你的设计课程的目标还没有放到“让学员觉得精彩”上面来。 在上面那么多元素中,有没有发现“PPT设计”居然没有被提到? 这可能会令主要依靠PPT来讲课的老师感到沮丧不堪。PPT并不是不重要,相反,PPT非常重要,但它要足够漂亮,要符合学员的审美——这几乎是老师们普遍无法自己做到的。 为了帮助老师们制作出精美的PPT,建议关注本公众号,免费获取数GB的全套精美PPT模板。 3)以为足够勤奋 许多老师在课程准备上花了很多时间、精力和心思,以为自己足够勤奋了。但并不够。 前面提到,一门8学时的课程,准备一到三个月是至少的。为什么需要花这么多时间?有这些工作要做: 1)你需要设计整个课程的主逻辑,这是你的思想,是骨架,也是最宝贵的东西 2)将课程主逻辑呈现在PPT中,要分清楚主次,把握重点 3)搜集或自己制作支撑观点或知识点的短视频和图片,视频和图片内容是血肉,要恰到好处,目前只能日积月累来实现,平时要留意 4)搜集或编写支撑观点或知识点的精彩故事,故事内容也是血肉,要恰到好处,可能需要读大量的文章,或者听大量的书 5)设计好课堂上所有的小组练习场景、小组PK场景、答辩场景、游戏场景等 6)设计好随堂测试的题目,自己先检验两遍 7)在整个课程的脉络里设置悬念与前后呼应的环节 8)调整PPT,服务于所有的设计 9)调试课程设计,试讲三到七遍 如果算上教学准备,还有少量工作,包括学员分组、桌签、投影、数据线、转换器、电脑、激光翻页笔、音响、笔、白纸、游戏材料、闹钟、WiFi、PC端微信、其他各种教学道具,甚至,更加高端的课程还会采用软件配合教学,则需要开发相应的软件。 汤三藏以前在核电站工作时,被安排为电厂管理层讲一堂2小时的电厂系统课。当时光到现场拍摄系统和设备的实物照片,以及修剪这些照片,就花了一整天时间。 完成这些工作的同时,你还需要提高演说口才、讲故事能力,以及临场应变的能力、幽默的技巧,而这些都是平时所见所闻所思的经历决定的。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以为自己足够勤奋,可能实际并不够。 现在你理解了,为了获得学员的关注,不但要目标准确,还要足够勤奋。 那么我们讲安全课的目标到底是什么呢? 我们前面提到课程设计的目标是“让学员觉得精彩”,那么讲课的目标是不是也一样呢? 显然,如果只达成让学员觉得精彩的目标,根本用不着讲课,安排大家看一场精彩的节目或者电影可能更加精彩。 文章开篇提到,许多老师的想法可能是:1)把知识与理念传递给学员;2)让学员掌握课堂上讲解的知识点。 所以,最终还得让学员掌握这些知识。 但是,学员不可能在课堂上消化、吸收这么多知识,因此讲课的目标是为了“帮助学员建立掌握相关知识的需要”。 基于这个目标而实施的教学方法,让学员的需求得到满足,并且激发了进一步的需求,自然被学员们广为夸赞,助其声名鹊起。名气逐渐大起来,业务更加忙起来,身价自然高起来! 为了帮助大家更有方向、更有质量地提升,本文推出如下四大彩蛋! 【彩蛋一】 获取海量PPT模板的方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