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泰国的一部由真人真事改编的短片。听到短片中妈妈的那一声“我们来试试”,真的非常感动。这让我想起很多家长总是说自己的孩子在家不按时完成作业,天天批评都没有改正。可是有谁是能够坐下来认真听听孩子的声音,并帮助他克服困难,而不是只在一旁说说罢了。家长身体力行的影响力,远胜过一万句“你要……” 小女孩的梦想从豆芽菜开始了,妈妈买了培养土、大豆种子,种到了篮子中。几天过去了,豆子是发芽了,但在阳光的直射下,都打蔫了,第一次以失败告终。 这时候妈妈温柔而坚定的目光看着女孩,并说“没事儿,我们再试一次”。妈妈找来了关于豆芽培养的书,提到豆芽菜必须在阴凉的环境中生长,经过再次努力,这次还是失败了,再去看书上提及早晚需按时浇水。虽然妈妈在女孩四年级的时候不得不辍学了,也几乎不太会读或者写,但是妈妈很擅长解决问题。下雨天,妈妈内心虽然失落,但给女儿看上去确实自信乐观的,看着雨水突然有了灵感,从外边找来了多个饮料瓶,扎上眼,绑在木棍上,成了最好的喷淋设备。 当女儿问妈妈是否会有效果时,妈妈说的“我们可以试试”就像神奇的肥料一样管用。滋养着女孩好奇的根基,让她的知识之树无限茂盛生长。 一个三分钟的视频短片教给我们太多的成长故事,妈妈在两次失败后,仍然自信乐观的态度,正是教给女孩非常好的情商课,面对困难和失败找办法解决问题,同时是一堂生动的逆商课。妈妈每次的那句“再试一次”不断的影响着女孩,妈妈在乐观中总能找到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正是告诉孩子“方法总比问题多”的人生哲理。 家庭教育是激发潜能的源泉 看完这个视频,我的感想还是颇多的。我想起了和孩子一起练琴的时候,孩子有时候遇到困难,弹上十次八次也会出错,可我却总是很焦急的催促她,批评她,我为什么没有乐观积极的和孩子说:“让我们再试一次!”为什么孩子会跟我说:“妈妈,我弹琴的时候,你不要总是那么严肃,也要像平时一样给我温柔和爱。” 当孩子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们总是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他们习惯性地向大人询问,他们不厌其烦地想去尝试,就像视频里的小女孩,想要尝试种出豆芽一样。 而此时,大人的做法有两种,多数人会被孩子搞的心烦,然后劝导孩子放弃,久而久之孩子再也不会被这个世界激起兴趣。 还有一种大人,就像视频里的泰国妈妈一样,给孩子鼓励,告诉她“你可以试一试”,每一次的失败,妈妈依然乐观的鼓励孩子去继续尝试,不断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和创造力,孩子的人生才会如此不同。 家庭教育是激发潜能的源泉,家庭才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而从这里学习的理念,技能,生存方式,思维方法等,足以影响孩子的一生。 在短片的最后,女儿回忆说,“妈妈说的‘我们来试试’就像神奇的肥料,养育着我的好奇心,让我的‘知识之树’枝繁叶茂。”家长身体力行的影响力,远胜过一万句“你要坚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