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赚钱速度吓死你 丽珠医药半年赚了5.65吨百元大钞

 liuenk5gb 2018-08-29

随着7月的一声蝉鸣,各大上市公司又开始进入紧张而刺激的“中报会考”期。紧张的是,忙活了6个月的成果能否给股东们一个交代;刺激的是,任何的业绩预告都能彻底影响股价走势。

也正因上述复杂的情绪,上市公司们在业绩期往往谨慎至极,甚至害怕业绩过差,不乏申请推后发布的。不过,虽然紧张而刺激,但截至7月12日,智通财经发现,港股医药板块已有部分药企率先发布了2017年中期业绩预告,如丽珠医药(01513)、泰凌医药(01011)、前海健康(00911)、新锐医药(06108)。

原料业务令丽珠医药爆发

智通财经获悉,股价陷入“断头”困境的丽珠医药,在7月11日晚间发布2017年半年报盈喜。称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该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4.91亿元人民币–5.32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同期增长约20%-30% 。

公告显示,该公司2017年半年度业绩与上年同期相比同向上升,主要原因是原料药业务板块盈利能力持续改善并保持快速增长。处方药领域业务销售保持稳定增长;资金及资产管理进一步优化,财务费用及资产减值损失减少,促使公司2017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及营业利润持续稳定增长。

关于丽珠医药中期业绩,智通财经在6月3日便预测过其会因原料药的“大合同”收益:当时该公司发布公告称,于2017年5月31日,该公司控股子公司丽珠集团新北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与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签订了总价共计人民币4.806亿元人民币的阿卡波糖原料药采购合同。

智通财经查到数据显示,2015年,新北江制药和中美华东购销金额税价约8770 万元人民币;2016年,其销金额税价约1.84亿元人民币(其中阿卡波糖1.57亿元人民币),2017年1-5月采购金额价税合计为9700万元人民币。而从历史合作数据估计,此次的4.8 亿元人民币的大单将直接为丽珠医药贡献将近8500万元人民币的净利润。

此外,除阿卡波糖原料药外,智通财经在丽珠医药2017年一季度报中发现,期内,该公司原料药收增长接近20%。其中,霉酚酸、万古霉素,他汀类等整体毛利率较高且增长较快,预计全年利润增速将在30%左右。

除原料药业务外,丽珠医药的拳头产品参芪扶正的增长也比较平稳。虽然该产品在部分地区从2016年三季度开始明显降价,但从2017年一季度来看,增长了4%,预计中期维持在这个增长点,全年的销量有望保持5%-10%的增速。其余的促性腺激素、鼠神经生长因子、艾普拉唑等依据一季度增速水平,预期未来艾普拉唑针剂、口服的收入规模有望达到10亿元人民币。

在盈喜的中报刺激下,截至7月12日收盘,该股上涨4.44%,报45.85港元,成交量29.11万股,成交额1311.84万港元。市盈率维持在28倍左右。

喜滴克成泰凌医药盈喜关键

配售未满额的“悲剧”,并未影响泰凌医药的中期成绩单。据泰凌医药发布的正面盈利预告,估计2017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50%。

增长50%意味这什么?要知道,2016年中期,该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5006.8万元人民币。简单理解,在这一基础上,今年将增加至少约2503万元人民币,至约7509万元人民币。

而增长原因,泰凌医药也在公告中表示,“是由于创新药喜滴克及品牌药密盖息为集团带来盈利贡献。”

智通财经分析发现,泰凌医药原本的代理抗癌产品里葆多虽然在2015年成功中标成为浙江省大病医保产品中唯一的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让该产品销量的增加增速翻了好几番,但因为招标期限只有2年,换句话说,今年2月份已经到期,预计对该产品销量有一定冲击,影响中期业绩。

而密盖息是2016年年底引进来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Paget氏骨病及高钙血症的产品,代价是资1.45亿美元。如此大的代价真能让泰凌医药大赚一笔吗?数据显示,2015国内重点城市样本医院鲑降钙素的销售额为1.03亿元人民币。而作为鲑鱼降钙素的“密盖息”虽然在国内重点城市样本医院占据65.87%的市场份额,但面临较强的市场竞争,如河北联合制药、北京银谷、上海第一生化、北京双鹭、桂林南药、青岛国大等。要想通过6个月的运营,就想大赚一笔,的确存在难度。

唯一的业绩亮点或更多的是来自新品——“喜滴克”。该产品主要用于治疗乳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于2017年4月上市,并新增了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可能演变为白血病)适应症。连白血病这种大病都能抑制,“喜滴克”就账面而言确实是个重磅大家伙。

从销量上预测,“喜滴克”作为一类抗癌新药,相比Pemetrexed (培美曲塞,Alimta,EliLilly),Erlotinib (厄洛替尼)和Bevacizumab (贝伐单抗)三大品牌,其在价格、质量、稳定性上或存在较大的优势。从4月上市数据以及生产产能预计,该产品或将在2017年能带来1亿元人民币的销售额,毛利率80%以上,净利率有望达到20%。而中期则会因原先销量为0,没有参考数据,从而大幅增长。

受业绩盈喜,截止7月12日收盘,泰凌医药收盘价与上一个交易日持同,报1.81港元,成交量214.65万股,涉及金额387.27万港元。

存货减少致前海健康扭亏为盈

仙股代表前海健康也发布了盈喜。预期截至2017年6月30日止6个月业绩,较2016年同期净亏损扭亏为盈。

不过,智通财经发现,前海健康此次净利能扭亏为盈,并非是自己保健品(西洋参)业务实现较好放量,而是因为期内并无上年同期确认存货撇减及净汇兑亏损分别约5660万港元及3820万港元,以及优化资源分配达致更高成本效益。

2016年业绩显示,期内,该公司的存货约为1.66亿港元(扣除存货撇减拨备)(2015年:6.57亿港元)。种植西洋参售价下跌,重估存货可变现净值后,截至2016年12月31日止年度确认存货拨备约9700万港元(二零一五年:1.32亿港元)。而2016年中期的存货拨备约5660万港元。

外汇方面,2016财年因为该公司主要以加元采购种植参,而采购野山参则主要以美元进行。因此,该公司自营运中产生了交易及汇兑外币收益或亏损。期内,产生汇兑亏损约6000万港元(2015年:汇兑亏损约6700万港元)。2016年中期,人民币贬值导致外汇亏损约3820万港元。

仙股的盈喜也是盈喜。于是,在增持、业绩的利好下,前海健康股价出现上涨,截止7月12日收盘,该股涨2.35%,报0.087港元,成交量较上一个交易减少8125.5万股,至8474.5万股,成交额748.71万港元。

新锐医药因投资导致亏损

当然,有喜就有忧。新锐医药的中报预告就显示自己亏损大幅度增加。

智通财经了解到,新锐医药预期截至2017年上半年的亏损,较2016年同期亏损约42万港元大幅增加。此乃主要由于可供出售投资的减值亏损由44万港元增至约6540万港元。

虽然是因投资造成的亏损,但该公司董事会强调,2017年减值亏损属非现金性质,并无影响公司2017年上半年的营运资金充足性。而2017年减值亏损主要与康健国际医疗(03886)的投资减值亏损有关。

2017年6月30日,集团持有1.2亿股康健股份作为可供出售投资,2017年上半年,集团就其于康健股份的投资产生减值亏损约6280万港元。

事实上,在2016年中期,该公司也是亏损的。期内,营收约为1.04亿港元,较上年同期减少约20.3%净利润亏损约为42万港元。只不过,2016年中期的亏损并不是投资所导致的,而是因为浙江省若干市级政府自2015年第三季度出台的公立医院药物採购清单内药品价格降价后,公司停止销售毛利率相对较低的产品。

亏损之下,又因属于“康健系仙股”,股价自然好不到哪里去。截止12日收盘,该股跌近2个点,成交量836.16万股,成交额543.37万港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