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8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简报第15期

 zhangsagacity 2018-08-29

精神文明建设

第15期

中央文明办 2018年6月29日

 

  〔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移风易俗工作的调研报告

  天津市文明办

  内容提要:报告首先从引导在先转观念、重在建设打基础、党员干部作表率、自我管理广覆盖、以奖代罚促提升等五方面总结了推动农村移风易俗工作的主要做法,其次梳理了祭祀陋习依然存在、骨灰装棺再葬还未禁绝、大操大办现象偶有发生、购房已成婚嫁最高支出、文明素养还存在短板等五方面问题,之后提出了注重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生活上下功夫、注重在统筹协调形成合力上下功夫、注重在树立文明观念转变生活方式上下功夫、注重在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上下功夫、注重在强化法治约束从严执法上下功夫等五方面对策建议。

  天津市文明办成立专题调研组,分赴全市10个涉农区开展走访,通过现场座谈会、入户交流、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掌握第一手资料,对农村移风易俗进行深入调研思考。其中,发放调查问卷2200份,收回有效问卷2000份。

  一、主要做法

  1.引导在先转观念。利用杨柳青年画、泥人张、剪纸等传统文化资源,拿出专门经费设计贴近农民生活的弃陋习扬新风公益广告,覆盖街巷、村民广场、村民活动室等。修订《天津市民文明公约》《天津市民行为守则》,推动各村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有的村规定红白事置办酒席一律在本村进行,有的村规定礼金不超200元,还有的区在婚姻登记现场进行文明教育。开展“最美乡村人”“新农村新乡贤”评选活动,持续宣传农民身边典型,让农民学有榜样。

  2.重在建设打基础。制定《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实施意见》《天津市全域创建文明城市三年行动计划》,出台《天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决定》《天津市志愿服务条例》等地方性法规,设立4000084890殡仪服务热线电话,推广“一个电话3000元办丧事”模式。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提升工程,开展“让门前净起来,让村道净起来”清整行动,集中清理集贸市场、固定摊点“脏乱差”现象,97.6%的村民对环境综合整治效果非常满意。加大乡镇综合文化站、文体中心、村文化室、农家书屋等建设,全市村镇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达到87%,定期开展文化惠民季活动,为农民群众定制文化惠民卡,“送文化”“种文化”结合,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3.党员干部作表率。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开展青年干部培养计划,把农村党支部打造成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以清正党风带民风。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规定所有党员领导干部婚丧事宜需上报,严禁大操大办;带头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头宣传婚丧简办、爱护环境等,以正确导向和行为示范引领广大群众弘扬新风正气。

  4.自我管理广覆盖。各村普遍建立红白理事会,制定红白事规模、标准、程序,推动节俭办婚丧,变八碟八碗为吃饱吃好,白事花费万元以下。普遍开展村民互助自治,组织协管督导队,参与治安巡逻、捡脏护绿、矛盾调解等工作,劝导不文明行为,监督破除陋习。驻村帮扶工作组将移风易俗列入帮扶计划,引导村民鞭挞陋习、践行文明。

  5.以奖代罚促提升。将移风易俗纳入绩效考核,按照下考一级原则,督促各区把移风易俗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加强日常管理推动。纳入文明创建先进典型评选标准,制定《关于奖励全国和天津市文明城区等先进典型的办法》,对文明创建先进典型予以通报表扬和一次性奖补。各涉农区根据实际情况,对移风易俗先进典型奖励1000至6000元。

  二、存在问题

  1.祭祀陋习依然存在。一些农民陈旧思想观念根深蒂固,在治丧和追悼中,宁肯受罚、放弃补贴也不改陈规。如,子女身着孝袍当街焚烧祭祀品、燃放鞭炮;临近清明、中元、寒衣节在路边烧纸钱;防火期在野外烧纸祭祀等。有村民表示,送路、烧纸祭祀是老祖宗传下的规矩,丢了就是不孝。

  2.骨灰装棺再葬还未禁绝。经过多年殡葬改革,农村火化已经比较普遍,但是火化后再次装棺土葬现象仍然存在,坟头占用耕地,规模逐渐增大。有村民表示,祖上几代人都葬在一起,如果没有坟,上哪里祭祖。

  3.大操大办现象偶有发生。大部分农村婚丧嫁娶标准规模与当地经济水平相匹配,一般家庭不会因办红白事致贫。但是一些经济条件好、好热闹讲排场的农民,不顾村规民约限制,坚持大肆操办,提高酒宴标准,提供高档烟酒。

  4.购房已成婚嫁最高支出。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女青年大多不愿在农村生活,谈婚论嫁时不满足于在老家有婚房,而是要求男方在城区准备楼房,出现了不买楼不结婚现象。

  5.文明素养还存在短板。在村改居过程中,一些村民虽然搬进了楼房,但生活习惯没有改变,有人把小区绿地改成小菜园、楼道里放鸡笼;有人乱堆乱放、开窗抛物;有人把公共垃圾桶拿回自家院子,甚至还有人沉迷赌博、因赌致贫。

  三、对策建议

  1.注重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生活上下功夫。广泛选树宣传农民身边的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最美人物,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利用乡镇和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大喇叭”、文化墙、村民学校、道德讲堂、公益广告等载体,抓住重大节庆纪念日等时机,开展群众性文艺巡演,组织宣讲团与农民面对面交流,着力将文明理念融入日常。

  2.注重在统筹协调形成合力上下功夫。市、区党委和政府强化责任担当,把推动移风易俗工作抓紧抓实。组织部门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宣传部门组织媒体正面宣传和反面曝光相结合,加大宣传力度。文明办把移风易俗纳入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农委推动环境卫生治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财政部门统筹财政资金,加大对移风易俗工作的支持力度。民政部门加强殡葬管理,推进节地生态安葬。

  3.注重在树立文明观念转变生活方式上下功夫。从娃娃抓起,培养未成年人文明理念,借助“小手拉大手”,促进家庭文明建设。从培育文明健康生活习惯抓起,持续开展“千村美院”活动,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和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从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抓起,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支持农民合唱团、民间乐团、广场舞队等,持续开展百场公共文化志愿服务基层行、送戏进农家等活动。

  4.注重在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上下功夫。发挥农村“两委”和红白理事会作用,组织镇村两级文明督导队,建强农村志愿服务队,推行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倡树文明新风。

  5.注重在强化法治约束从严执法上下功夫。推动移风易俗要将硬性制度与柔性引导相结合,相关执法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确保各项工作依法依规有序推进,真正实现以法治促德治,有效破除陈规陋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