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近视的特效穴,灸上臂消泺穴旁的发凝处,治散光则取风池穴” | 手足发冷、遗尿、脚气、眼部疾病

 霏嫣@ 2018-08-29

“今日立秋”


上髎之灸 


上文曾提及上髎和小肠俞,都是治偻麻质斯(痛风)、神经痛、关节炎的名穴,此穴的应用很广,可以说是不可少的经穴。一切下腹部的疾病,均在此处显现。兹将先生所说记在下面:“上髎绷紧,手足发冷不适时,灸此处后,手足自会温暖,小便也会爽利。遗尿的小儿灸此穴后可以溺得稀些,摄护腺炎等用上髎颇易收效。产妇灸上髎、肾俞,可使生产顺利。(参阅第31图)



小野寺直助博士的压诊法:上髎和小肠俞为女子的妊娠月经点,男子的摄护腺点。先生并未读过小野寺氏的研究,而是由实际治病中体会出的。


小野寺博士谓:此一点(摄护腺点、妊娠月经点)如有压痛在女子为子宫头部疾患(子宫口糜烂、子宫头部癌)、附属器疾患(卵巢及喇叭管炎症、脓肿等)、月经、妊娠等的表示;在男子则表示为摄护腺炎,并谓受侵的一侧为阳性。小野寺氏的经验谓子宫体病例,如内膜炎、子宫肌肿(即子宫肌瘤)的压痛是阴性;无妇科病的妇人,此压痛点如为阳性,则系月经期,月经前二三日则为弱阳性;月经开始时为显著的阳性,月经终止后二、三日为弱阳性;妊娠初期(第一月或第二月)多为阳性,以后则变为强阳性。上述小野氏的学说与泽田先生颇为一致,故纪其大要。

 

命门之灸 


泽田先生所取的命门和一般的命门取法不同。一般的命门当然属于督脉,在第十四椎下,但先生则取十四椎棘状突起的两侧五分处为命门,此是肾俞第一行的穴。先生谈到命门时说:“命门是生命的门户,重要的处所。副肾古名小肠,为主精液之处,此处如有疾患,或为卵巢囊肿,或为子宫肌瘤时,一定显现于命门处。灸治即愈。因为阴则显现于阳,故如无绷紧状态,则施灸无效。古人定此穴为妇人的禁穴,其他的人都可施灸,且为小儿遗尿之名穴,但命门如无变动时灸亦无效。”此时有许多小儿到先生处来求治,多取身柱一穴,行普通疗法,也有并灸命门的,其中多数灸右面或左面一穴,很少两穴同灸的。

 

脚气 


脚气患者相当多,一般多用太极疗法,局部灸治不常用,有时也偶然用阴陵泉或三阴交或绝骨。先生在治疗时说:“脚气只是肾脏病的一种表现,肾脏治好,脚气就会好。很容易治,只要灸三里和太溪就行了。此种疗法和局部疗法不同,因为太溪是肾脏的原穴,三里是胃经汇合处,所以有效。治愈肾脏和脾脏,而后脚气才能治愈的。”

 

近视和散光  


当时近视或散光的病人相当多,眼病以取肝俞为原则,但近视是视力减退,即视力薄弱,起源于肾脏的故障,所以肾俞是不可少的穴。近视的特效穴,为灸上臂后外侧消泺穴旁的发凝处,治散光则取督脉、风府两旁一寸处之风池穴。

 

先生所取之风池穴与经穴学的大不相同,前述在风府的两旁(即《针灸治疗基础学》中的上天柱)。先生曾仔细研究十四经络,《内经》谓眼属肝,所以眼病不能不取肝经或肝所属的胆经来医治。诊治散光患者时,如此处发生绷紧,灸后即可痊愈,所以先生断定此点一定属于肝经,故称之为风池。风池的意思是风气聚集之处,因为受了风邪时,此点的反应最强,故名为风池。此穴为治散光的要穴,此外,治疗近视或散光必须取用曲池和泽田派的合谷穴(在一般阳溪略下方陷中,动脉之上,参阅第32图)。

 

散光的治例 


一患者二、三年前戴老花镜可以看见,后来渐渐地连远处也不能看见了,试戴近视眼镜也看不见,看近处的东西时不能不取下眼镜。先生触诊时说:“不是近视眼,像你的年纪,应戴老花眼镜,这恐怕是视力减退。”


指压后头部的风池(泽田派的风池)时,又说:“你的左侧是散光。”患者说:“是的,左面常常看不清。”


灸穴是:身柱、风池(上天柱)、天髎、肝俞、筋缩、脾俞、肾俞、次髎、中脘、左阳池、曲池、合谷、足三里、太溪


取合谷穴时,先生说:“古代经络书里,有合谷之脉的记载,即是此处。”并命我试按。又说:“白内障等,此合谷穴的脉会高的。”先生所取的合谷,如上文所述,在阳溪下动脉之上。


 

眼与诸脉 


先生诊视眼病患者时说:“眼病不是单纯的眼部疾患,正如书上所说,诸脉均会集于眼,所以治眼要调和全身,全身如能调和,则没有治不好的眼病。眼病的上火,取秩边和三阴交即可治愈。治疗眼充血,曲池很能奏效。


来源《针灸真髓》(江苏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