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前,“数字福建”推出,深刻影响了福建发展,成为“数字中国”建设的探索源头和实践起点。 从“数字福建”到“数字中国”,18年来我国信息化发展迅猛,数字经济、数字建设加快推进,急需进一步加强数字中国建设顶层设计,打造一个国家级的信息化发展平台,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应运而生。 数字中国的背景 一是“互联网+”行动计划提出三年以来,以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一代数字技术与交通、金融、零售、制造等传统产业纵向深度融合,裂变出共享经济、数字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在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由“高速度”向“高质量”转变过程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是数字技术正在从经济领域逐步扩散进入政府管理、社会民生、艺术文化、生态建设、军事科技等其他领域,横向广度拓展。创新涌现、成果丰硕,对增进民生福祉、加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产生积极影响。 三是创新成为中国经济发展重要动力。目前中国的科技企业在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与世界先进水平几乎同步,在移动支付等领域发展水平全球领先,乘车码、小程序、共享单车等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产品层出不穷,中国在全球网络空间的声量越来越大,表现越来越自信。 △ 建设什么样的国-数字中国 数字中国涵盖的范围更广,但之所以叫“数字中国”,是因为数字真的与中国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联系,VR、支付、出行、外卖、美食等已经覆盖了生活的吃穿住行! 期待的黑科技生活 现阶段,数字技术的覆盖,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安全、舒适、便捷。除了扫码乘公交、刷脸、电子支付这些日常黑科技,还有哪些我们拭目以待的黑科技呢? 智能试衣镜 不得不说这绝对是女人的一项福利,智能试衣镜不用穿脱衣服即可试衣,只需站在智能试衣镜前,点一点就能看出试穿的效果。 全息影院 不用眼镜也能看3D电影,通过全息投影技术打造就可以看到屏幕上呈现的是一个立体的画面,仿佛是一个真人站在面前,可以实现多地远程直播和双向沟通,带给消费者逼真的视觉体验。 AR赏美景 VR、AR等技术也广泛被应用,旅游景区也推出了AR地图导航,游客能顺利到达目标景区,并且部分景区还配有语音导游。 数字中国不可回避的挑战 挑战一:政府监管体制亟需跟进 现有政府监管体系构建于各行业主管部门的分类设置,面对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发展以及数字经济新兴业态在本行业的衍生发展和快速生长,往往反应速度慢,容易错失发展机遇。 会议上,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表示,中国需要“数字经济化”,电子商务只是数字经济的序幕,进入IOT时代,数据爆炸将给全球带来新挑战,中国当前需要一部数字经济法,这部数字经济法不仅是一部监管法,更应该是一部发展法,这种制度上的创新才是中国对世界真正的贡献,并建议将电子商务法升级为数字经济法。 挑战二:数字化转型分化程度明显 不同行业领域融合创新能力和水平参差不齐,对数字化转型的需求各异,融合创新路径需要结合产业进行针对性的研究。 挑战三:智慧社会发展面临平台孤立风险 我国城市管理服务工作重复建设、分散建设问题突出,缺乏统一大平台予以支撑。全国各地教育、医疗、社保、出行、文化、政务等线上服务平台建设较为分散,不但为市民带来“极易混淆”的困扰,更为政府带来“平台孤岛”的问题。 挑战四:数据安全和数据权问题凸显 数字中国深入发展,带来了多领域、多环节、多主体、多层次数据的广泛收集、海量集中,为个人隐私保护和国家主权维护带来新挑战。 相信未来,以5G、IoT、云计算、AI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创新,将给所有产业带来进一步的繁荣,能够同时驱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进一步增长。 ![]() ![]() ![]() ![]() “数字中国”是指什么,在解释这个概念之前,让我们先温习一下,在1998年,美国副总理戈尔在加利福尼亚科学中心提出“数字地球”的概念,他认为“数字地球”是一种能嵌入海量地理数据、多分辨率和三维的地球描述方式。但是,只是科学概念或者说是幻想或是预言而已。“数字地球”概念的提出旨在以遥感卫星图像为主要技术分析手段,在可持续发展、农业、资源、环境、全球变化、生态系统、水土循环系统等方面控制全球。“数字地球”的核心内容是获取数字地图,即高分辨率的卫星影像资料,已达到掌握整个地球的分布、动向、意向等第一手资料,已达到控制地球,控制人类的目的。真是雄心勃勃的举世之作,但想实现这样的宏伟大业又何等的这么简单容易,他需要全球的数据资源给他共享或分享。所以想实现“数字地球”比登天还难,但这种设想是超级伟大的,这种提法也是超高智慧的结晶。为此,全世界各国也都引起高度的重视和关注。“数字中国”国家大数据战略也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孕育而生。 |
|
来自: cws的图书馆 > 《金融 数字货币 区块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