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透析学习本质

 heitudi 2018-08-29

当下,许多学生缺乏学习动机,甚至出现厌学现象,反映出学校教育没有成功地将书本知识与真实世界衔接起来,也提醒我们要提高对学习本质、学习怎样发生、如何更好地促进学习这3个问题的认识,从而引发教育方式和行动方式的转变。

学习的本质是什么?

丹麦学者克努兹·伊列雷斯认为,完整的学习过程包含内容、动机与互动三个维度。传统学习强化学习者的功能性,重视知识、理解和技能,即内容维度。动机维度是学习者建立自身与环境的敏感度、保持心智与身体平衡、调和学习过程的重要情感基础;互动维度强调学习的社会性属性,发生在具体的社会情感的境脉之中。而这两部分也是传统学习中学生缺乏的。

学习是如何发生的?

学习过程的内容、动机和互动的三个维度可以用目标、内容、任务、情境和评价等5个要素及其相互作用具体化:

“目标”回答的是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问题。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教师应依据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发展水平、学科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学业质量要求,结合已有经验对学段、模块或主题、单元和学习目标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

“内容”回答的是学什么的问题。教师一要研读学业质量标准,明确教学内容在各学段的不同水平要求,整体规划不同学段学科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二要合理组织学科教学内容,促进学生从学科知识向学科核心素养转化。

“任务”回答的是怎么学的问题。学习任务是连接核心知识与具体知识点的纽带,有意义的任务将会引起兴趣、诱导深度学习,所以教师要思考两点:一是“任务”是否能激起学生的兴趣,从而促进意义建构。二是任务的难易程度是否合适,从而促进成果的产生。

“情境”回答的是在什么氛围中学的问题。真实、具体的问题情境是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平台,为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提供了真实的表现机会。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创设真实且富有价值的问题情境,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评价”回答的是学得怎么样的问题。学习评价应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要求,创设真实而有效的问题情境,采用主体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方式,客观全面地了解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状况,找出存在的问题,明确发展的方向,及时有效地反馈评价结果,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如何促进更好的学习发生?

搭建“脚手架”。学习行为涉及两个过程:从头脑中引出知识的过程和从外界吸收知识的过程。完成这一过程,需要教师在学生已有知识与新建构的学习任务之间搭起“脚手架”,帮助学生将“真实问题”转化为“学科问题”,将“学科问题”解决思路上升到“真实问题”解决的一般思路。所以,教师需要研究学生的知识储备、思维水平、探究方式等,以便更好地构建适当、循序的线索和提示等。

关注外化和表达。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认为,所有知识都始于可视化的社会交互,然后慢慢被学习者内化并形成想法。也就是说,学习者之间的协作和对话很关键,它使学习者从清晰表达中获益,这就需要教师的教学设计关注并鼓励学生用开放的方式发表自己的见解。

善于反思。学习科学已经反复证明反思在深层理解学习中的重要性,例如,在单元学习过程中要不断追问“我知道为何要学这一单元吗”“我需要怎样学习”“我需要学会什么”“我可以获得哪些资源”“我真的学会了吗”和“我需要如何管理自己的学习”。

从具体知识到抽象知识的建构。结构化是实现知识向素养转化的有效途径,结构化水平决定了素养发展水平。内容的结构化需要关注基于知识关联的结构化、基于认识思路的结构化和基于核心观念的结构化等方面,教师在组织教学内容时应高度重视学科知识的结构化设计,尤其是“认识思路”和“核心观念”的结构化设计。

透析学习本质,关注学习过程的内容、动机和互动三个维度,利用目标、内容、任务、情境和评价等5个要素的相互作用,促进学生在解决情境问题中体会和感悟学科的思想和方法,培育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从而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作者系正高级教师、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主任、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与教材中心主任)

《中国教师报》2018年08月29日第7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