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飞跃泰晤士(山大王的博客)

 昵称48062132 2018-08-29
<19世纪时的伦敦桥>
哈瓦苏湖城(Lake Havasu City),是美国亚利桑那州莫哈维县下属的一座城市。常驻人口只有区区5万,很多人甚至一生之中都不曾听说过这个地方。二战时,这里曾是一个空军基地,战后大片土地被废弃,成为荒漠一片。然而今天,这里每年却吸引上百万世界各地的游客慕名而来。因为在哈瓦苏湖中间一个半岛上,飞跨着一座奇迹——伦敦桥(London Bridge)。而这座拥有千年历史的古董大桥,在上世纪60年代之前,还置身在伦敦泰晤士河之上。之所以称之为奇迹,不仅因为这个工程把整座伦敦桥逐一拆卸成石块和零部件运到美国,再重新组装成型。它更复苏了当地的经济,将一个战后荒芜的军事基地,变身为风景秀茂的亚利桑那州第二大旅游圣地。
飞跃泰晤士(上)

这座“文物”级的大桥怎么会从千里之外的英国来到美国西部的小城呢?在说完这个传奇故事之前,我们或许应该从一首童谣和一则误解开始谈起: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 falling down, falling down. 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 my fair lady…这首关于伦敦最脍炙人口的童谣使很多人拥有了对伦敦桥最初的印象,然而误会也随之产生。为什么伦敦桥会垮塌?这里说的伦敦桥是不是著名的那座有双塔的大桥呢?还有这里说的fair lady美丽的姑娘又是谁呢?

伦敦桥的垮塌?
这里所描写的伦敦桥其实并非伦敦识别度最高的双塔结构伦敦塔桥(Tower Bridge)。而前者的历史也要比后者悠久得多。最初的伦敦桥始建于公元43年,时值罗马人统治英国时期。当时罗马人以工程技术闻名天下,这座木结构桥第一次连贯了泰晤士河的两岸。在接下来的几百年里,事实上伦敦桥多次垮塌过,有被大水冲垮的,也有因北欧海盗入侵在烧杀抢掠中被毁的,还有英格兰国王埃塞尔雷德二世(Ethelred II)为了抵抗入侵的丹麦军队亲自下令烧毁的。这多舛的命运于是便催生了那首童谣。千百年来,伦敦桥是这个城市的象征,也是守卫伦敦的圣地。有一种奇怪的习俗,据说只要把人埋在桥的地基里,这桥就不会倒,尤其是用贞洁的少女作为祭品。那么歌谣中所指的美丽姑娘自然并非空穴来风了。虽然这一说法一度流行,但是至今考古证据显示伦敦桥的桥基里并没有人类躯体。

1176年,国王亨利二世(Henry II)一生的朋友和对手坎特伯雷大主教托马斯∙贝克特(Thomas Becket)遇害之后,国王下令重建伦敦桥,将其从木结构桥改建成大型石拱桥,并在其中心设有一座圣托马斯教堂,纪念殉道者贝克特大主教。这便是与现代伦敦桥比较相似的雏形了。这座大规模的石桥最终耗时33年建成,宽约8米,长约270米,由19个不规则间隔的拱门支撑。石桥还设有一个可开启的吊桥,供高大的船只通过。渐渐地,石桥上的附加建筑越来越多。到都铎时代,桥上已经足足挤下了大约200座建筑。有的甚至高达七层,有的悬吊在河面之上,有的悬在桥面的马路上,形成一条黑暗的隧道,所有的车马人流要过桥必须通过这条隧道。
飞跃泰晤士(上)

飞跃泰晤士(上)
<17世纪时的伦敦桥>

位于大桥南部的警卫室是全伦敦出名的景点,通常因为叛国罪被斩首的罪犯,首级会穿在长矛上悬挂于此。苏格兰独立运动的领导者威廉∙华莱士( William Wallace )就是开启这个先河的第一人。他的首级于1305年第一次出现在大门口,随后的355年里,这个残忍的传统都得以保留,至少有30个人以这种方式斩首示众。

到18世纪后期,桥上的拥堵已经到了无法缓解的地步。议会下令将所有的房屋和商店都进行拆除,并且决定在大桥向西30米处修建崭新的伦敦桥。1799年进行了一场设计竞标,最终约翰∙雷尼(John Rennie)的五拱结构设计获选。工程最终于1824年才开工,新桥建造的同时,旁边的旧桥还在继续使用,一直持续到1831年新桥开通后拆除。兰尼设计的新桥长283米,宽15米,由花岗岩建造。尽管桥面再次加宽,但是这座桥在建成后的若干年之内,再次被公认为伦敦最热闹也最拥挤的地点之一。每小时桥上的流量达到8000名行人和900辆车。日益密集的车流人行,越来越使大桥不堪重负。在1902年再次进行了大修和拓宽之后,大桥仍然以每8年2.5厘米的速度下沉,终有一日将有塌崩隐患。 

飞跃泰晤士(上)
<19世纪时的伦敦桥>

1968年,伦敦市政府终于决定重建伦敦桥,而经过讨论之后,政府决定将具有千年历史的旧伦敦桥作为古董投放到市场上拍卖。这个大胆的举动当时似乎并没有引起英国国内的响应,距离拍卖结束前1个多月连一个出价申请都没有收到。然而,一侧伦敦桥拍卖的广告却引起了一位名叫罗伯特∙麦卡洛克(Robert McCulloch)的美国房地产开发商的注意。他是战后第一批被亚利桑那州政府吸引来当地投资的实业家,在1963年,麦卡洛克花巨资购买了当地1.6万英亩的土地开发权,修路造房,可是购买者却寥寥无几。1968年,在得知伦敦桥拍卖的消息后,麦卡洛克欣喜若狂,在几乎没有竞争者的情况下以246万美元的价格赢得伦敦桥,后又以高达700万美元的拆装运输费将大桥安置到了哈瓦苏湖城。伦敦桥外层都是由石块组成。为了使大桥原拆原装,完全保持古老的风貌,桥上所有的的构件被逐一编号拆卸吊装到巨轮上。由巨轮开往加利福尼亚长滩,再用火车、汽车运往哈瓦苏湖城。整整花了一年的时间,才将拆下的全部材料运到。最后再按照兰尼的设计原图在哈瓦苏湖上重建起来。小镇因此获得了繁荣,而麦卡洛克本人也名利双收。不过也有负面消息称麦卡洛克其实错把伦敦桥当成了伦敦塔桥,他本人发现这个误会之后只能将错就错,并且拒绝当地媒体的采访谈论此事。时隔多年,真相无从了解,可能源于一种诙谐的英式幽默吧。
飞跃泰晤士(上)

飞跃泰晤士(上)

如今在伦敦桥的原址上飞跃过泰晤士河的,是1972年完工的崭新混凝土结构石桥,由建筑师霍尔福特(Lord Holford)设计,总长与之前相同都是283米。值得一提的是,当1967新桥建造时,它在原有的伦敦桥未拆除并在使用的情况下,同时在老桥桥面上下搭建了两根主梁,并把车流引导到其上。等将老伦敦桥拆除后,才在中央架上了最后两根主梁。这座大桥重建的5000万英镑费用完全由慈善机构承担。

双塔下的风景
1973年,伊丽莎白二世女王为伦敦桥的落成开幕剪彩。跨过新的千年,这座大桥的历史已经将近2000年之久,可谓泰晤士河上风雨的见证者。而与之相邻的伦敦塔桥,虽然年轻得多,却是泰晤士河上无可睥睨的标志性风光。它的魅力不只在于留存完整的维多利亚时代庄重优雅的设计装饰,更在桥面一动一静张合之间,所体现出源自工业蓬勃时代所存留下来的智慧与感动。
飞跃泰晤士(上)

时值今日,流经伦敦市区的泰晤士河段交通繁忙,从泰晤士河口算起总共有15座桥之多。而早在19世纪时却寥寥无几。当时,随着伦敦商业的发展,南北两岸往来日渐频繁。一座拥挤的伦敦桥再也无法满足需求。19世纪下半叶,情况日趋紧迫。虽然1870年泰晤士河下开通了一条人行地道,但它依然无法取代一座新桥的需要。1882年8月期间进行的一个耗时两日的全民普查表明,伦敦桥24小时内平均通过的流量为2万2千部车辆和11万名行人。数年间,民众通过各公共机构请愿约三十次督促当局务必扩宽伦敦桥或新建一座大桥。

早在1877年,由阿尔伯特∙约瑟夫∙奥尔特曼爵士(Sir Albert Joseph Altman)主持成立的一个特殊桥梁或地铁委员会(Special Bridge or Subway Committee),就致力于解决过江问题。特别委员会对社会公开招标,收到50多幅设计图,其中一幅来自土木工程师约瑟夫∙巴扎盖特爵士(Joseph Bazalgette)的方案脱颖而出,但后来因为缺乏足够的顶部空间(headroom)而被搁浅。此后围绕设计的评估争议不断:传统的与路面齐平的固定式桥梁并不合适建造,因为这样会截断体积较大的船只进入上游伦敦池(London Pool)的路线。因为自罗马帝国统治时期开始,千百年来伦敦池都是英国重要的贸易中心。

一直到1884年,争议终于有所结果。当局决定建造一座开合式的吊桥。 城市建筑师霍瑞思·琼斯(Horace Jones)爵士,他当时也是招标的评委之一,他与约翰·巴里(John Wolfe Barry)爵士一同合作的设计方案获委员会最后批准决定采用。整个施工从1886年开工,除了两位建筑师之外,项目有5个主要的负责人分别是:来自基金会的负责人约翰∙杰克逊爵士(Sir John Jackson) ,水力专家阿姆斯特朗男爵(Baron Armstrong),威廉∙韦伯斯特爵士(William Webster),巴特利特爵士(Sir H.H. Bartlett)和威廉∙阿罗尔爵士(Sir William Arrol)。整个工程聘用了432名建筑工人,因为他们将建造的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悬吊式塔桥。
飞跃泰晤士(上)

飞跃泰晤士(上)

霍瑞思·琼斯爵士在大桥开工后的那一年就不幸去世了,建筑师乔治·史蒂文生(George D. Stevenson)接管了这个项目,与约翰·巴里爵士一同合作继续工程。史蒂文生用更华丽的维多利亚式新哥特式风格取代了琼斯原有的砖外墙装饰,这使得大桥成为一个独特的地标,并且意在调和这座桥与附近的伦敦塔之间的搭配。建筑总成本为118万英镑,相当于如今的1.22亿英镑。 

历时8年后伦敦塔桥终于建成通车。1894年6月30日,大桥由当时的威尔士亲王(Prince of Wales),也就是后来的爱德华七世(King Edward VII)国王和他的妻子威尔士王妃丹麦亚历山德拉(Princess of Wales - Alexandra of Denmark)正式揭幕。
飞跃泰晤士(上)

伦敦的双臂
这座桥是一个毋庸置疑的地标,但20世纪初的专业评论家却对它的美学结构褒贬不一。 “它代表了一种庸俗和自命不凡,还故意掩盖真实结构,弄虚作假。”19世纪英国建筑师亨利·希思科特·斯坦森(Henry Heathcote Statham)这样坦诚地批评大桥的设计。艺术家弗兰克·布朗温(Frank Brangwyn)更是开诚布公,“如此重要的一条河流上从未出现过比塔桥更荒谬的结构”……不过大部分民众和游客对塔桥依然持赞扬态度,认为它是维多利亚时代留下的杰作,并且亲切地赋予了它“伦敦的双臂”这样的美誉。
飞跃泰晤士(上)

飞跃泰晤士(上)

飞跃泰晤士(上)

飞跃泰晤士(上)

伦敦塔桥的设计在世界桥梁建筑业中有一定地位。建成时,塔桥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复杂的桥梁结构。大桥的特别之处在于两座既坚固耐用又奢华巍峨的四方形高塔。这两座高塔建在两个巨型的混凝土桥墩之上。光是这两座桥墩就重大约7万吨,分别沉入泰晤士河两侧河床用以支撑桥体结构。桥的塔楼和人行道由钢结构组成,重量也超过1万1千吨。从外表来看,塔桥是维多利亚时代富有特色的砖石塔,但实际上塔身的结构主要是钢铁的。塔楼的外侧由康沃尔花岗岩(Cornish granite) 和波特兰石(Portland stone)包裹装饰,既能保护内部钢结构,又美观。两塔之间的中央跨度分为上下两层。下层的桥面被分成两个相同的悬吊桥板,通过提升来控制河流上的交通。而当下层桥面板打开时,行人仍然可以从上层的双通道行走,不妨碍过桥。这座桥长240米,两座桥塔高65米。在桥面打开后,中央空间可以呈现有61米的净宽和41米的净高,拉起后桥板与水面最高可形成86度,足以保证泰晤士河上交通顺畅。每片可开合的桥板,重量达1千吨以上,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所需的拉力,可以在1分钟内升起。两座桥塔的外侧是悬索桥,每个悬索桥长82米。靠近泰晤士河的南北两岸处还有两个拱门设计的小桥墩。悬索的一段固定在小桥墩上,另一端则固定在塔桥高层的人行道上。

飞跃泰晤士(上)

飞跃泰晤士(上)

飞跃泰晤士(上)

“桥板(Bascule)”来自法国单词“跷跷板”。 驱动桥面开合的转动枢轴和操作器都安装在每个塔楼的底部。大桥最初的驱动装置由多个液压蓄能器提供动力。该系统由工程师汉密尔顿·兰德尔(Hamilton Owen Rendel)设计和安装。这套装置在每平方英寸750磅(5.2兆帕)的水压下,水流通过装有迈耶膨胀滑阀的两台360马力,约合265千瓦双串联卧式复合静止蒸汽发动机泵入蓄能器。每个发动机都由活塞尾杆驱动。每个蓄能器都包括一个51厘米长的滑枕,以其重量保持所需的压力。1974年,科姆维尔(BHA Cromwell House)公司设计的新型电液驱动系统取代了原有的操作机制。原始系统中唯一仍在使用的部件是最终端的小齿轮,它们与安装在桥面板上的机架啮合。目前,这些机械都已经替换成现代液压马达和传动装置驱动(Hydraulic system),使用油而不是水作为液压材料。一些当年的机械部件被保留在塔桥南端旧机房的博物馆内展出,包括蒸汽机,两个蓄能器和一个移动天平的液压引擎等。2000年时,这里安装了一个计算机系统来远程控制桥面开合闩锁的升降。但事实证明计算机并不可靠,导致桥梁在2005年期间多次被卡在开启或关闭位置,导致不得不更换其传感器。
飞跃泰晤士(上)

飞跃泰晤士(上)

飞跃泰晤士(上)

信号和控制
塔桥仍然是泰晤士河的一个繁忙交叉口:每天有超过4万人穿过这里。 这座桥位于伦敦交通拥堵区的东部边界。桥上限速32公里每小时,限重18吨,并安装有摄像头和传感器监控过往车辆速度和重量。塔桥桥板每年大约要开合1千次。河流交通现在已经大大减少,但仍然优先于道路交通。 今天,若申请开桥需要提前24小时,大桥的开合时间在官方网站上预先公布。桥面开合的角度也很有讲究,它只会开放到允许申请船只的宽度通过即止。除非有皇室成员在船上,桥面才会完全打开。打开桥面需要五名工作人员,控制室里有一名,另外四名需要在外面监控路面情况。

为了指挥塔桥的合开,控制河上交通,需要采用许多不同的规则和信号。白天控制由红旗信号标提供,安装在小型控制箱上。晚上会使用彩色灯光:两盏红灯表示该桥已关闭,两盏绿灯表示已打开。如果有雾的话,则会采用声音信号。穿过大桥的船只也必须显示信号:白天船只需要悬挂一个直径至少0.6米的黑球;晚间则要在同一位置亮起两盏红灯。
飞跃泰晤士(上)

飞跃泰晤士(上)

飞跃泰晤士(上)

飞跃泰晤士(上)

飞跃泰晤士(上)

塔桥展览
过去,塔楼之间的高层露天走道上有很多性工作者和扒手经常出没。这个高层走道最初只能通过楼梯进入,因此普通步行过桥者宁可等候桥面关闭也不太愿意爬上60米高的楼梯从这里过河。1910年开始,高层人行道被正式关闭。1982年,这里进行了富有创意的规划和改造,变身成为伦敦塔桥展览一部分。展览的入口是北面桥塔的西侧,从那里游客坐电梯到达4层,然后通过高层走道到达南塔。 在塔楼和人行道上展示了这座桥的历史。从空中走道还可以饱览城市,伦敦塔和伦敦池的美景。到达南塔后参观者可以参观原始的维多利亚风格引擎室(Victorian engine rooms),这里仍然保留着一批原来的蒸汽机和液压机械,让游客探索过去不为人知的桥板启动原理。
飞跃泰晤士(上)

飞跃泰晤士(上)

飞跃泰晤士(上)

飞跃泰晤士(上)

从桥上或河畔,还可以望见停在不远处的“贝尔法斯特”(Belfast)号巡洋舰,这是二战以来英国保留下来最完整的军舰。1963年该舰退役后,从1971年的特拉法尔加海战纪念日开始在塔桥上游长期供游人参观。

伦敦塔桥作为伦敦市区内泰晤士河下游通往上游的第一座大桥,素来有伦敦大门的称号。它的设计也的确很符合大门的形象。因为它空中挑高60多米的独特造型和开合的功能,在通车的100多年里,发生过几次有惊无险的故事。比如1912年,在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9年后,飞行员弗兰克·麦克林(Frank McClean)为了避免事故发生,冒险在塔桥的桥板和高层人行道中间驾驶飞机穿过。此外,1952年,一辆伦敦78路公交车因为一个错误的桥板升降操作从开始升起的桥面上隔空飞驰而过,索性当时没有人员严重受伤。

飞跃泰晤士(上)

斑斓飞虹
伦敦塔桥在它建成时被漆成蓝绿色,在后来的100多年里被先后重新油漆过14次。1977年塔桥被漆成红白蓝三色,以庆祝女王的银禧。在此之前,它被涂成巧克力棕色。而现在它又恢复到最经典的蓝白双色。若我们溯流而上,沿着泰晤士河去看看其他各具特色的桥梁,会发现它们将泰晤士河装点成为一道斑斓的风景。
飞跃泰晤士(下)


南华克桥(Southwark Bridge):塔桥上游的第一座桥就是伦敦桥,我们在文章的一开头已经介绍过。 再往后便是南华克桥,这座大桥的桥身为黄绿色,始建于1814到1819年,由19世纪时设计伦敦桥的同一位建筑师约翰·雷尼设计,最初被称为皇后街大桥。该址上1912到1921年又重建了一座新桥,由欧内斯特乔治(Ernest George)和巴赛尔莫特(Basil Mott)设计。1921年6月6日大桥通车后沿用至今。这座桥由三个长椭圆柱状花岗岩桥墩沉入河底,支撑大型铸铁桥面组成。这座桥以每个桥墩支撑的73米大跨距而闻名。
飞跃泰晤士(下)

千禧桥(Millennium Bridge):是泰晤士河上最年轻现代的大桥。为了迎接千禧年的到来,英国相关部门于1996年开始收集一座新桥的设计稿,最终收到约150份设计稿,并由当地的居民投票选出最终方案“光之剑”(Blade of light)。该方案出自知名的现代建筑师:诺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千禧桥选址的南端靠近环球剧院和泰特现代美术馆,北端紧邻圣保罗大教堂和伦敦金融城学校。从南向北望去,圣保罗大教堂的圆顶正好映衬在大桥的轴线上,形成一道标志性的景观。伦敦千禧桥是一座钢制悬索桥,在设计之初就是一座只允许行人通过的步行桥。大桥于1999年落成,第二年的6月正式开放。总结构长度为325米,两个Y字形的桥墩像三叉戟一般插入河面,桥面被分为三段。左右两旁各有4条悬索拉紧桥面,以2千吨的力量拉向两岸,以支撑桥上一次性承载5千人的负荷。大桥南面的引桥部分也被设计为Y型双通道入口,颇具创意。

但是可能由于设计过于纤薄精巧,其桥面难以负载过多的人潮造成一种重力共振,导致桥面剧烈晃动,千禧桥只开放了三天当局便暂停使用。经过工程师的广泛分析,通过改装37个流体粘性阻尼器来控制水平运动和52个调谐质量阻尼器来控制垂直运动,从而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些改装总共花费了5百万英镑。在关闭了近两年,千禧桥于2002年2月21日重新开通。
飞跃泰晤士(下)

飞跃泰晤士(下)

飞跃泰晤士(下)

黑衣修士桥(Blackfriars Bridge):建于1769年,是泰晤士河上建成的第三座桥梁,其中最古老的是伦敦桥,排名第二的是位于国会大厦边上的威斯敏斯特桥。它最初被命名为“威廉皮特桥”,为纪念英国前首相老威廉皮特做出的奉献。后来,它的名字渐渐被称为黑衣修士桥,因为在这里附近过去有一座多明我教会的修道院,就叫黑衣修士修道院。虽然当时第一座黑衣修士桥为坚固的波特兰石打造,但是低劣的建造工艺使大桥才使用了60多年就不得不大面积修缮。1869年新桥在维多利亚女王的揭幕下通车,全新的五拱设计由建筑师约瑟夫库比特(Joseph Cubitt)操刀,红白双色的搭配延续至今。至今,大桥上留有许多年代久远的雕塑作品。比如在桥墩两侧有雕刻家约翰·比尔尼·菲利普(John Birnie Philip) 创作的水鸟作品集。靠近下游的一侧是形态逼真的海鸟,上游一侧则是淡水鸟。这个设计的意图是为了体现黑衣修士桥附近水域作为潮汐转折点的作用。大桥的北面还有维多利亚女王的雕像, 由阿尔弗雷德·希尔德·哈斯莱姆(Alfred Seale Haslam)爵士捐助制作。
飞跃泰晤士(下)

1982年时,桥上发生了一件骇人听闻的杀人案,当时意大利最大私人银行前董事长罗伯托卡尔维(Roberto Calvi)的尸体被发现悬挂在其中一座拱门上,口袋里塞了五块砖头和大约合计1万4千美元的现金。卡尔维的死亡最初被视为自杀,他当时在意大利被指控贪污。但是2002年法医专家得出结论,指出他其实是因为负债而被黑手党暗杀。 2005年,五名黑手党嫌疑犯在罗马法庭受审,但因为卡尔维已被谋杀多年,最终由于缺乏证据,2007年6月所有人都被判无罪。

滑铁卢大桥(Waterloo Bridge):这座桥的命名顾名思义是为了纪念1815年英国取得胜利的滑铁卢战役。滑铁卢桥1810年由伦敦桥的同一位建筑师约翰·雷尼设计,并于1817年作为收费桥梁开放。当时它是一座花岗岩桥梁,有9个拱门,每个拱门跨度36米,由双立方体石柱隔开,长748米。在开幕之前,它被称为斯特兰大桥。但当其建成通车时,正值英国的威灵顿公爵在滑铁卢战役中大胜拿破仑两周年,该桥便由该名为滑铁卢并沿用至今。

由于伦敦桥拆除破坏了河基,河流流量增加而造成对其他桥梁的冲力增加。1884年,滑铁卢大桥的桥墩的问题便开始显露,到20世纪20年代更是造成了第5个桥墩的沉降从而迫使整座桥梁关闭。20世纪30年代,当局决定启用吉尔斯·吉尔伯特·斯科特爵士(Sir Giles Gilbert Scott)设计一座新桥,这位斯考特爵士出自建筑世家,他的祖父就是曾经改造过西敏寺的建筑翘楚乔治·吉尔伯特·斯科特爵士(Sir George Gilbert Scott),他的父亲和几位兄弟也都是建筑师。然而大桥因为二战的原因一直延后到40年代才开始重建。由于当时二战战事正酣,男丁稀缺,粗重的建筑工作因此不得不交给英国妇女去完成,所以它被戏称为“女士桥”。在德国法西斯的狂轰滥炸中,新桥终于在1942年建成,不过正式通车一直拖到了1945年。原桥上的花岗岩石头被送到了各个英联邦国家,视为一种团结的象征。其中有的石头被送到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用在英联邦大道桥上;有的被用在新西兰惠灵顿建造一座纪念碑;还有的被运到惠灵顿船港公园的日晷下,目的都是为了纪念当地一些重要的历史转折时刻。
飞跃泰晤士(下)

由于这座大桥位于泰晤士河的弯曲之处,可以将威斯敏斯特、泰晤士河南岸、伦敦眼和金丝雀码头等尽收眼底,所以普遍认为从这座桥上看到的伦敦风景比泰晤士河上的任何一座大桥都好。有相当长一段时间,许多人会选择在滑铁卢大桥上自杀或进行暗杀活动。比如保加利亚反对派政客格奥尔基·马尔科夫(Georgi Markov)于1978年9月7日就在保加利亚秘密警察、国家安全委员会干员和苏联安全机构克格勃的合作下在滑铁卢大桥被暗杀。此外大桥还成为艺术创作的灵感源泉,印象派大师莫奈(Monet),英国风景画大师约翰·康斯特布尔(John Constable),野兽派先驱安德烈·德朗(Andre Derain)都曾为它创作过画作。好莱坞电影《魂断蓝桥》也是以这座大桥为背景而创作拍摄的。

亨格福德桥和金禧桥(Hungerford Bridge and Golden Jubilee Bridges):这是一座钢桁铁路桥,有时也被人称为查令十字桥。桥的北端是查林十字车站,许多发车的火车都从桥上穿过。在铁路桥的两旁有两座倚靠得非常近的人行斜拉桥,它们共用铁路桥的基础桥墩,被称为金禧桥。亨格福德桥最早建于1845年,当时是悬挂式人行天桥。1859年,大桥被一家铁路公司收购。铁路公司对大桥进行了改造,1864年,约翰·霍克肖(John Hawkshaw)爵士的设计取代了原先的吊桥,由开凿的铸铁格架梁组成9个拱门,原先旧桥的拱壁则依旧保留使用。当时就在铁路两旁加装了人行道,后来因为铁路加宽等原因,人行道进行了好几次拆除和重建。目前使用的人行道部分是2002年才添加的,为了纪念女王陛下执政50年。这是伦敦仅有的三座行人和铁路结合使用的桥梁之一,其他两座是富勒姆铁路大桥(Fulham Railway Bridge)和巴尼斯铁路大桥(Barnes Railway Bridge)。新的人行道由里弗索兹·达威森·桑迪兰斯(Lifschutz Davidson Sandilands)建筑事务所设计,它的设计复杂,需要在人行通道顺畅的情况下中间的铁路运营不受任何影响。
飞跃泰晤士(下)

威斯敏斯特大桥(Westminster Bridge):毗邻国会所在的威斯敏斯特宫,是泰晤士河上最早建成的几座大桥之一。地理位置上它连接西岸的威斯敏斯特区和东岸的兰贝斯(Lambeth)区。很有意思的是威斯敏斯特大桥与它东面临近的兰贝斯桥(Lambeth Bridge)被漆成了一绿一红两种颜色,这代表了国会下议院和上议院的两种主题色。

早在1664年,就曾有人提出要在威斯敏斯特区造一座桥,但一直遭到各种不同意见的抗衡。一直到1736年,造桥计划才获得议会批准,建造资金通过私人资本、彩票和赠款资助。从1739年开工之后,工程一直延续到1750年才竣工开通。大桥使用到19世纪中叶以后,塌陷严重,维修费用昂贵。于是决定在原址上建造一座新桥。目前所见的桥梁是由托马斯·佩奇(Thomas Page)设计,为铸铁结构。大桥最终于1862年5月24日开放,总长度250米,宽度为26米,设有7个桥拱。值得一提的是大桥上那些精致的哥特式细节设计都是由查尔斯·巴里爵士,也就是威斯敏斯特宫的建筑师亲自操刀的。因为所处地理位置重要,它经常成为艺术作品中所描绘的对象,比如19世纪英国风景画大拿威廉·透纳(J.M.W Turner)的作品里,还有英王乔治三世非常钟爱的18世界意大利威尼斯画派大师卡纳莱托(Canaletto)的作品里。
飞跃泰晤士(下)

飞跃泰晤士(下)
<透纳的作品>
飞跃泰晤士(下)
<卡纳莱托的作品>

兰贝斯桥(Lambeth Bridge):早期是一座收费悬索桥,1862年开通,由建筑师彼得·巴娄(Peter W. Barlow)设计,全长252米。建桥的初衷是为了马匹的渡河问题,但建成后不久就发现大桥存在安全隐患,于是没多久它就成了普通的人行桥。1879年,伦敦大都会工程委员会承担了其维修保养的责任,但即使修复后它依然腐蚀严重。1924年,伦敦市政府对该区域进行了一次重新的规划,计划在兰贝斯区新建公路桥。但工程还没实施,1928年,泰晤士河发生了一次大洪水,将河道破坏,使得原本的计划无法继续实施。重新设计施工后的这一地区在大桥北面增加了维多利亚塔花园。英王乔治五世亲自出席了1932年崭新的兰贝斯桥落成典礼,该桥由乔治·汉弗雷(Sir George Humphreys),雷吉纳德·布隆菲尔德(Sir Reginald Blomfield)和汤普汉·福莱斯特(G. Topham Forrest)三人联合设计。新桥是一座钢铁结构五跨拱桥,桥面可以承载足够的机动车重量,在桥两头各有一对方尖碑的设计,碑顶上有石雕松果的图形,也有一些说法称那是菠萝,据说这样的设计是为了纪念兰贝斯地区一位名叫约翰·特雷德桑特(John Tradescant)的居民,是他在英国种植了第一枚菠萝。
飞跃泰晤士(下)

沃克斯霍尔桥(Vauxhall Bridge):19世纪初,作为开发泰晤士河南岸计划的一部分,这个地方计划新建一座大桥,由私营性质的沃克斯霍尔桥梁公司投资建造。约翰·雷尼被委托设计和建造新桥,很快他的七拱石桥方案被批准。可是刚开工不久公司就遇上了财务困难,于是不得不通过一项新法案建造更便宜的铁桥。 雷尼提交了一个十一拱铁桥设计,花费远低于原本的石材设计。然而雷尼的设计遭到否决,经过一番审核比较,最终采用了詹姆斯·沃克(James Walker)的五拱铸铁结构石墩桥。1816年建成后的大桥最初被命名为摄政桥(Regent Bridge),后来更名为沃克斯豪尔桥。它当时是泰晤士河上的第一座铁桥。在18世纪后期,过桥费的收入十分可观,峰值时一年可达6万2千英镑,相当于现在的539万英镑。不过这种收费在1879年公有化之后就终结了。但当时大桥的状况已经出现了问题,河中央的两个桥墩严重腐蚀。1898年,旧桥开始拆除,工程师亚历山大·宾尼爵士(Sir Alexander Binnie)的设计方案获得通过,新桥即将诞生。1906年初重建完成,这就有了现在我们看到的沃克斯霍尔桥。新桥为五拱混凝土钢结构,花岗岩贴面桥梁。
飞跃泰晤士(下)

飞跃泰晤士(下)

沃克斯霍尔桥为红黄白三色,每个桥墩的两侧都装饰有大型的全身铜质雕塑。这些作品出自阿尔弗雷德·德鲁里(Alfred Drury)和弗雷德里克·波梅罗伊(Frederick Pomeroy)二人之手。总共8座雕像于1907年底安装完毕。上游一侧桥墩的的作品来自波梅罗伊,主题表现的是农业、建筑、工程和陶艺。上游一侧则来自德鲁里,科学、美术、执政和教育的主题在这四尊雕像上被刻画了出来。尽管这些雕塑十分庞大,但很难被桥上的行人欣赏得到,只有从河岸或是泰晤士河上通过才能看清它们的精彩之处。

一眼千年
1993年,在河水对泰晤士河河岸的冲刷作用下,沃克斯霍尔桥附近发现了一些非常古老的桥梁结构遗迹。经过鉴定,这些遗迹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1550年至公元前300年。它由两排木桩组成,可能原来上面铺上了甲板。当时的科学技术还不足以让它穿越整条泰晤士河,而仅仅只能到达南岸毗邻的一个小岛上。可能是出于埋葬死者的目的,也可能是出于探索未知的好奇,人类征服了自然的束缚,终于到达一个新的境地,懂得了从不一样的角度观察伦敦。

同样是在1993年,当时人们早已娴熟地在泰晤士河上架起几十座大桥,《泰晤士报》和建筑基金会在伦敦举办了一场公开竞赛,对公众征求庆祝千禧年的新建筑设计。一对夫妇建筑师团队大卫马科斯(David Marks)和茱莉亚巴菲而德(Julia Barfield)提出了一个有趣的构想。几年后的世纪之交,河面上出现了一只世界上最大的摩天飞轮——伦敦眼(The London Eye)。 
飞跃泰晤士(下)

飞跃泰晤士(下)

飞跃泰晤士(下)

飞跃泰晤士(下)

飞跃泰晤士(下)

飞跃泰晤士(下)

飞跃泰晤士(下)

飞跃泰晤士(下)

它又称千禧之轮,为庆祝新千年的到来而建造,它于1999年底开幕,一开始只是五年临时性的设施,可是没想到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于是政府决定长期保留它。伦敦眼总高度135米,差不多是泰晤士河上最高的伦敦塔桥的两倍之多。共有32个乘坐舱,每个乘坐舱可载客约25名,回转速度约为每秒0.26米,即一圈需时30分钟。对摩天轮的建造而言,困难重重。除了庞大的体积,最具挑战的是如何将它稳固地安置在河面上。事实上,支撑伦敦眼的支架和钢索足足深入地下55米,以确保即使在恶劣的天气下设备也可以坚固安全。

伦敦眼的诞生是现代人对征服空间与时间的诠释。它的形状酷似一架车轮,预示着人类迈进新的千年。它不停息的转动仿佛让时间和空间都生生不息周而复始,连接起了泰晤士河几千年的过去与未来。伦敦眼是鸟瞰泰晤士河和伦敦市区的最佳观赏点。对于乘坐它的体验者来说,那是一种美妙的经历,你带着激动和憧憬,划过一个弧线升到伦敦的最高点,将伟大和美景净收眼底,又带着回味和思索从另一边落下,不偏不倚地回到最初开始的地方。我们感叹科技带来的幸运,得以如此自在轻松地飞跃于泰晤士河之上,它更让我们学会用心灵去丈量脚下与目光所到之处的距离,而这种计算只发生在短短30分钟的电光火石之间。

飞跃泰晤士(下)

飞跃泰晤士(下)

飞跃泰晤士(下)

飞跃泰晤士(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