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上最著名的十个急智对联

 大虫文踪 2018-08-30
对联,
汉族的传统文化之一,
又称楹联或对子,
是写在纸、布上
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一字一音,
是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对联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瑰宝。
图片
对子定佳婿
明代程敏政极有才华,
十多岁即被荐入京。
宰相李贤欲招之为婿,
便在一次宴会时手指案上的果品对程说:
因荷(何)而得藕(偶)
程明白李的心意,便答道:
有杏(幸)不须梅(媒)
李于是决定把女儿许配给程。
宦官自讨没趣
明嘉靖年间,
有个宦官到浙江公差,
一日同南北两位户曹喝酒,
仗势借酒醉出言道:
南管北关,北管南关,
一过手,再过手,
受尽四方八面商商贾贾辛苦东西。
同饮的一个绅士打抱不平对道:
前掌后门,后掌前门,
千磕头,万磕头,
叫了几声万岁爷爷娘娘站立左右。
上联揭露户曹贪赃枉法,
下联嘲讽宦官卖身求荣,读来令人痛快。
图片
解缙戏地主
解缙小时家贫,
家对地主的一片竹林,于是作了副对联:
门对千杆竹
家藏万卷书
地主不爽,把竹子砍短,解缙又改成:
门对千杆竹短
家藏万卷书长
地主更不爽,把竹子全砍了,解缙又改:
门对千杆竹短无
家藏万卷书长有
唐寅嘲商人
一日,
某商人找唐伯虎求写一副对联,
唐欣然挥毫而就:
生意如春意
财源似水流
商人看了嫌对联发财的味不浓,
唐伯虎见他是一俗夫,
便又写一联嘲笑之:
门前生意好似夏夜蚊虫队进队出
夜里铜钱要象冬天虱子越摸越多
谁知,商人却十分喜爱这副不伦不类的对联。
图片
苏家兄妹戏语答对子
一日,
苏东坡邀黄庭坚来家作客。
黄到门外,苏忙着出去迎接,
两人就在门旁的柳树下攀谈起来。
正在窗前捉虱子的苏小妹见此情景即戏语道:
阿兄门外邀双月
苏东坡笑对曰:
小妹窗前捉半风
“双月”谓“朋”,
“半风”(“风”繁体作“风”)指“虱”,有趣幽默。
事出“而已”
宋人洪平斋喜欢在文章中使用“而已”二字。
某年,他给皇帝上书弹劾当朝宰相弄权纳贿,
奏章中有这样的句子:
招权纳贿,倚势作威而已。
结果不仅未能“扳倒”宰相,
反遭宰相忌恨,整整闲置了十年。
洪平斋忿慨不已,遂在家门上书写一联:
未得“之乎”一字力
只因“而已”十年闲
图片
“不如不说”与“何必多说”
清初,
某县有一主事官喜欢议上司是非,抨击时弊。
一天,朝庭有一御史视察县衙,
有人将此事上告,
御史叫来这个主事官痛斥一顿,
并忿忿道一上联:
说人之人被说人之人说
人人被说,不如不说
主事听了心理不服,针锋相对答一下联:
管官之官受管官之官管
官官受管,何必多管
东坡与佛印析字联
一日,佛印对东坡大谈佛事,
躺在帘子后边的苏小妹
见佛印把佛法说得神乎其神,
便很想“幽”这位和尚一“默”,
遂题一上联并吩咐女仆拿出去交给苏东坡。
东坡接过一看便朗声大笑,上联是:
人曾是僧
人弗能成佛
东坡把上联交给佛印,
佛印思索片刻即对出了下联:
女卑为婢
女又可称奴
联中采用了拼拆汉字形体的技巧,
或分或合而成联,便是析字联,
对得十分巧妙。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