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秘色瓷 | 神秘之色

 天宇楼33 2018-08-30


東方生活美學 



秘色瓷,

古代越州名窑

进贡朝廷的一种特制瓷器。

'秘色'一词最早出自

晚唐诗人陆龟蒙诗篇《秘色越器》。  

   

▲越窑秘色瓷八棱净瓶 唐 北京故宫博物馆藏


“秘色”的“秘”意思是

“机密”、“保密”,

“色”的意思是

“药粉配方”、“釉料配方”。

故所谓“秘色”

即“保密的釉料配方”之意。


▲五代 越窑秘色瓷划花人物盏托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1987年4月3日,

考古人员发现了法门寺地宫,

随后的发掘清理,

数百件唐代稀世珍宝重见天日,

其中就包括一批精美绝伦的

唐代越窑青瓷。


▲五瓣葵口凹底深腹秘色瓷碟 法门寺地宫出土


在石刻碑文上是这样记载的:

“瓷秘色碗七口,

内二银棱瓷秘色盘子,

碟子共六枚。”

账物相符,

印证了出土文物

就是受到考古界长期关注的秘色瓷。


▲秘色瓷葵口碗 唐 法门寺博物馆藏


青,

泛指一类带绿的蓝色,

在古代,青、赤、黄、白、黑

被称作“五方正色”,

即纯正的颜色。


▲国家博物馆收藏的秘色瓷 


我们所熟知的中国古代“四大神兽”,

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是威震四方的神祗:

中国人崇尚龙文化,

崇拜代表东方之神的“青龙”为尊,

因而以青色为五色之首

就不足为奇了。


唐至五代 秘色瓷熏炉


秘色瓷呈现温润的青绿色,

仿佛春树枝上的一抹新绿,

又像翡翠一样悦目清心。


▲五瓣葵口凹底深腹秘色瓷碟


▲唐 五瓣葵口小凹底秘色瓷盘


法门寺出土的秘色瓷,

淡雅而柔和,

釉层轻薄而莹润,

宛如美玉一般青翠秀丽,

呈现出一种如冰似玉的温柔之美,

给人以恬静柔和之感。


▲唐 五瓣葵口凹底斜腹秘色瓷碟


▲唐 五瓣葵口大凹底秘色瓷盘


秘色瓷一般通体施釉,

釉色多呈现莹润略带透明质感的

青色、微黄、翠绿色和青绿色等

不同的颜色。

这种贴近大自然的充满生机的颜色,

是一种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

自然语言和美的符号。


▲侈口秘色瓷碗


秘色瓷的釉色颇有儒雅之风。

与唐三彩相比,

秘色瓷不事华丽、张扬;

与白瓷相比,

它多了几分趣味、醇厚;

与黑瓷相比,

它更为爽朗、活泼。


▲唐至五代 秘色瓷盏 


青色不仅有含蓄、冷静、

自然、质朴、平淡之美,

而且表现出坚韧和容忍的品格。

这正是传统儒学思想在瓷器中的表现,

与文人士大夫所推崇的

“中庸”之道不谋而合。


▲唐至五代 秘色瓷盏与盏托 


在这里,遇见更好的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