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秘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何海霞先生的佚名画作

 惠训书院 2018-08-30

从上世九十年代开始,经过二十多年的寻寻觅觅,使我终于收藏到一百余幅绘制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无名画作。功耶,过耶?且留待后人评说。

由于年代特殊,这些画作以一种特别的形式密秘流传。既无名款也无钤章,而且大多数尺幅不大,大张的一般为67*34厘米,小张的一般为45*34厘米,还有更小的约为16*10厘米,都是画在素绢之上,也有画在宣纸上的,但为数较少。据知情人透漏,这批画作所用之绢乃当时由故宫调拨。

画幅内容多为青绿山水、花鸟鱼虫、仕女人物,工笔写意兼而有之,是标准的中国传统画的绘画方式。虽然篇幅不大,但设色工雅、笔墨精到,各家风格、跃然纸上。业内行家看到这些画作,无需过多考证,依据艺术风格,笔墨特点,便可大体确定这是某某名家的作品。

70年前后,鉴于国家当时急需外汇,在外贸部门的组织下,甄选部分有成就的老画家为国家作画,即用于出口换汇的外贸画片。他们开始拿起画笔,为外贸工艺部门画只在友谊商店,青山居,荣宝斋等涉外文化单位对国际友人销售的艺术画片,这种工作一直持续到1978年左右。

不管环境如何,出于他们对待艺术的热爱和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创作秉性,笔墨起处,大家风范,神采飘逸,处处显露出来,决不同于一般应景的庸俗之作。这些画作的可贵之处,在于它填补了二十世纪中国传统绘画于六七十年代中断了的断裂层面,延续了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血脉。

这些作品,传承着中国传统绘画高雅脱俗的艺术功力,表达着老画师们对未来和谐、安宁生活的无限憧憬和美好希望,也给我们留下了极为珍贵的文献资料。今天的人们不应当忘记他们在那个困难的年代里为国家做出的贡献。

著名评论家叶子在中国书画艺术市场分析中曾经写到'文革期间中国的大部分书画作品都以革命内容为主,但也有少数画家私下画一些传统绘画作品'。

这里的'私下'大约也指的是老画家们的那种另类的创作方式。荣宝拍卖公司副总经理李砚强先生也曾说过:文革期间董寿平先生、刘炳森诸先生都曾经为美术宫灯厂画过画片、画笺。

据我了解,当时参与这一工作的当时北京画坛的著名画家还有:王雪涛、田世光,赵望云,周怀民、徐北汀、赵不仁、徐燕野、黄均、王慎生、王叔晖、任率英,吴竞汀,何海霞,吴休,颜家宝,徐燕野等人。

最近整理搜集到的这批画作,发现有六幅67*34厘米的条幅山水,笔墨苍劲古朴,清逸洒脱,设色典雅秀丽,气势不凡,应为大家之作。且每幅都有题款,这应当是画家当时在无法署名的情况下,尽可能地为后人留下一些本人作画的笔墨痕迹。显示作者极为认真的创作态度。

现分述如下:

境写苍龙岭

第一幅题款:境写苍龙岭 戌午秋后画于首都城南。

书法带有张大千先生行书楷隶兼蓄之风,作品内容为:西岳华山主峰苍龙岭的景色、笔墨芲劲秀丽,挥洒自然率意,极类长安画派山水画大家何海霞先生的写实风格。

华岳参天

第二幅题款:华岳参天,戌午秋后写于首都城南。

作品内容为:华山西峰景色,此幅作品与何海霞几年后发表的另一幅巨幅作品华岳参天的构图几乎完全一致,或许这幅作品就是那幅华岳参天巨幅作的参照蓝本。此后何海霞先生创作的多幅华岳参天或苍龙岭笔墨构图均和第一,二幅近似。

华峰竟秀

第三幅题款:华峰竟秀,戌午秋后写于首都城南。

书法楷中兼隶,何海霞先生为张大千大师入室弟子,书法绘画,皆带有明显的张派风格。这一行题款具有明显的何海霞张派书法用笔特点。作品内容为:华山西峰景色。笔墨率意洒脱,皴擦古劲,苍翠秀丽,小中见大。

黄山烟云

第四幅题款:黄山烟云,戌午秋后写于古燕城南。

书体行楷中兼隶韵。作品内容为:黄山景色。画中烟岚雾气,苍茫浑厚。奇峰突兀,一派人间仙境,笔墨功力非同一般。

第五幅题款:黄山始信独秀,戌午年秋月画于古燕。

书体楷中兼隶。文作品内容为:黄山始信峰景色。画中风舒云卷,笔势飘洒流畅,潇洒灵动,神丰韵足。

第六幅题款:峨眉雨后,戌午年秋月画于陶然小居。

书体楷中带隶。画中所描绘的峨眉雨后山景,群峯雄峙,云烟苍茫,笔墨放纵,清新洒脱。

这六幅作品,从绘画风格和题款字迹分析,十分接近长安画派,山水画大师何海霞先生的作品风格。何海霞(1908-1998),字赢。北京人,满族。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任陕西国画院副院长,中国画研究院研究员,陕西国画院名誉院长等职。早年从师韩公典,后拜张大千为师,随师游鲁入川,临摹了大量宋、元、明、清绘画真迹,练就了极为深厚的传统绘画功力。后迁居陕西西安,与赵望云、石鲁共同切磋山水画创新,成为'长安画派'的开派画家之一。上世纪七八年前后,海霞先生奉调到北京为楼堂馆所作画。

作为当代的山水画大家,后长安画派的领军人物。何先生的绘画艺术取材广、笔路宽、底子厚、意趣浓。画面上浓墨重彩之间笔法、墨法、水法功力深厚,达到了极高的境界。可谓创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但何海霞先生的行草书法,始终未脱离张大千先生行草书法,楷中带隶的窠臼,从这六幅作品的题款中,可以明显的感受到大千书法的遗韵。这六幅作品翠峰耸秀、层峦叠嶂、烟云飘渺、流泉飞瀑、神奇莫测,令人深感老画家的笔墨意境,绝非寻常画家可以企及。上世纪七十年代未在北京画坛,这种水平的传统写意山水,也只能出自何海霞先生的笔下。

文/木子于集雅斋南窗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