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肖邦的音乐为何注定悲情?

 如歌行板11 2018-08-30

霍洛维茨演奏肖邦《第一钢琴叙事曲》

 

悲情的肖邦

于润洋丨悲情肖邦


一、 何选择“悲情”这一角度讲肖邦


1、“悲”是一种最高的审美情趣。

“不光音乐艺术,任何艺术真正可以深入人心的,往往是悲剧性的。”引日本文人的一句“在人的种种情感中,只有苦闷、忧郁、悲哀才是最无法忘怀”说明了日本民族空寂、幽玄的美学观。“苦难与死亡不可避免,只有体会悲伤才能体会生活与生命的本质。因此,当艺术触及此地时,人们的内心就产生了跨越时空的共鸣,于是有了感悟有了反思……悲是美学的范畴,也是最重要的内容,只有‘悲’能从生活上升到对人生的追问与思考,康德曾说‘凡是最高的美,都使人惆怅’。”

2、将“悲”作为美,在西方艺术中占重位。

“基督教文化隐藏着很强的悲剧性,西方人从基督的苦难中领悟人生。文艺复兴、启蒙运动虽然对这样的悲剧力量有所削弱,但基督教的悲剧宗教意识长存与心,仍作为传统保留至今。至浪漫主义时期,人们的悲伤已不仅仅来自宗教的源头,更多来自其他方面,特别是如肖邦一类的艺术家们,这是一种复杂的个人、社会、情感上的‘悲’,它远胜于‘哀伤’,而更多地蕴藏矛盾的冲突与挣扎。因此,19世纪,整个西方社会的悲情发展得很严峻,而艺术家们对于悲剧美的追求也随着个人因素与时间因素转变,形成各自的特色。”

3、对“肖邦的音乐是沙龙音乐(女性音乐)”之说的反驳。

“历史上,有很多评论,将肖邦的音乐视为‘沙龙音乐’,认为其无非是为了迎合当时贵族阶层、特别是女士们的喜爱,因此还有人称其为‘女性音乐’。我并不否认肖邦的音乐中有‘沙龙’或‘女性’的部分,那毕竟是一个时代和特殊的人文环境所致。但,那绝不是肖邦音乐的主流,开头说过,肖邦音乐有很深的情感深度。”

张昊辰演奏肖邦《升c小调夜曲(遗作)》


二、肖邦音乐中的悲剧性

“肖邦音乐中的悲伤感,是一种纯心灵的流淌,没有情节的触动,毫无掩饰。这种深植在肖邦心中的悲伤感有着种种因素的造就,大致有以下四点:

1、 民族情结。肖邦是个流亡的人,波兰当时已不复存在,但他内心的情感始终忠于波兰民族,可是直到死都没有能够回国。

2、 思乡情节。在我国的唐诗中体现忧愁情绪的有一大半来自思乡,可见,无论古今中外,艺术家思想之情是普遍的。

3、 对家人的眷恋。据考,肖邦的母亲是贵族的管家,父亲是具有激进思想和文化的法国人,肖邦从小生活幸福,受到文学、语言、趣味培养、良好习惯等多方面的家庭教育。因此,肖邦对家人的眷恋很多,其一半的书信都是致家人的。

4、 感情生活的坎坷。年轻时,肖邦曾有过一段甜蜜的恋爱,甚至到了谈婚论家的地步,但由于女方家人反对等多种原因最后不了了之。成名后,与大名鼎鼎的女作家乔治·桑的亲密恋情众所周知。这位极富才华与魅力的女作家还具有激进的思想和政治的头脑,这虽与肖邦内敛羞怯的性格大相径庭,但两人感情甚笃,同居了8年之久。而从史料看,1847年两人分手,1848年正式断绝联系,1849年肖邦及去世,因此乔治·桑对肖邦的影响从音乐到整个人生。另外还有一些小插曲,肖邦临死前,曾有一位女士对他钟情不二,而肖邦自知命不久矣,断然拒绝。以上种种可见,肖邦仅个人纯粹的情感历程就充满了悲伤与周折。


综上三点,在肖邦的一生中,有着太多因素使他悲伤,李斯特在1850年著书中称‘肖邦是个孤独的彻底的人’,因此,其音乐注定具有如此哀伤的整体基调。”

——肖邦夜曲主题阅读:1、以四部作品为例丨谈肖邦《夜曲》的演奏技法;2、阿劳的“肖邦圆舞曲气势宏大,夜曲几乎像叙事曲!” 3、聆听肖邦的内心独白丨略谈几首《夜曲》的演奏技法;4、练习触键时,如何把肖邦夜曲的音色特点发挥到极致?5、肖邦夜曲为何不能用优美的夜景和简单的忧郁来概括?6、“夜曲”的继承与发展丨从菲尔德到肖邦;7、听肖邦最后两首夜曲(遗作,第20、21号);8、肖邦夜曲的美学分析丨夜曲贯穿了肖邦的整个创作生涯,21首夜曲是夜曲中最出色的代表,也开辟了钢琴音乐浪漫主义的新天地;9、肖邦《升C小调夜曲》(遗作)的创作分析丨“四页乐谱的巨大情绪变化,以及天才般的戏剧精神,比四百页的歌剧更丰富而强烈。” ;10、梦幻浪漫孤寂的歌丨聆听肖邦夜曲;11、肖邦《降b小调夜曲》(Op.9 No.1)的演奏特点与风格特征;12、肖邦《降b小调夜曲》(Op.9 No.1)的演奏特点与风格特征;13、创作这首夜曲后,肖邦去了法国丨《降E大调夜曲》(Op.9 No.2)的演奏分析;14、“夜曲”的原意是什么丨肖邦《g小调夜曲》Op.15 No.3的艺术特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