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郭广昌辞职后 复星医药半年研发费同增近90%

 donghailongwag 2018-08-30
来源:财华社 2018-08-29 10:05:02

  谈到复星医药(02196—HK,600196—CN),就不得不谈到前公司实际控制人——郭广昌,其以独特的眼光和全局化的战略思维见长,多年来通过收购和并购使得复星医药发展成A股化药类市值第二的公司,仅次于巨头恒瑞,复星医药的壮大背后,郭广昌的功劳是功不可没的。

  就今年3月26日复星医药发布公告,郭广昌辞去复星医药董事长等相关职务,这也标志着复星医药董事会等元老级团队圆满落幕。不管怎样,郭广昌早已成为复星医药一张流动的名片;元老级人物随已落幕,但复星医药没有停下企业发展壮大的脚步。

  据8月27日晚,复星医药发布2018年度半年报获知:营业收入实现118.5亿元人民币(单位下同),较同期增长41.97%;净利润收入实现15.6亿,较同期减少7.61%。每股收益为0.63元,较同期减少10.0%。

  研发投入11.88亿元,较同期增长89.82%。其中,药品制造与研发和海外业务均快速增长,药品制造与研发业务实现营业收入89.56亿元,较同期增长55.06%;在海外国家或地区实现营业收入30.30亿元,较同期增长106.29%。

  图片来源:复星业绩报

  企业医疗服务转型升级,拓展城市高端医疗

  据复星医药半年报显示:2018年上半年,医疗服务业务上半年实现收益12.0亿元,较同期增长18.62%;剔除2017年新并购企业的贡献的可比因素等影响后,营业收入较同期同口径增长1.48%。报告期内实现分部业绩人民币1.59万元,较同期下降2.16%;实现分部利润人民币1.34亿元,较同期增长1.32%。

  医疗服务板块收益的稳增,离不开复星医药继续强化已初步形成的沿海发达城市高端医疗、二三线城市专科和综合医院相结合的医疗服务业务的战略布局所影响。其中,华南地区的医疗服务外延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从而进一步拓展在沿海发达城市及地区的业务布局,打造区域性医疗中心和大健康产业链。

  同时,积极探索并参与互联网医疗新业态,让复星医药能够实现在线与线下服务的无缝嫁接,形成O2O闭环。探索企业医疗服务业态和模式的创新以外,复星医药还通过与地方政府、高校、医院等的合作,进一步储备和整合各方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共赢发展。

  借助复星医药对企业医疗服务创新升级的战略布局下,持续推动自身在医疗器械与医学诊断领域业务的发展,医疗器械与医学诊断业务上半年业绩也是比较喜人的,医疗器械与医学诊断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6.89亿,较同期增长9.23%;报告期内实现分部业绩收入2.8亿,较同期增长9.26%;实现分部利润为2.53亿元,较同期增长14.90%。

  创新研发投入加大,联动全球研发体系

  复星医药上半年研发投入就高达11.88亿,较同期增长89.82%;近几年,复星医药以创新研发为最核心的发展驱动因素,专注投资于疗效确切、符合现代医学发展导向的优势产品的研发领域,坚持提升自身全链条的研发和后期产业化开发能力。

  目前,复星医药已形成国际化的研发布局和较强的研发能力,在中国、美国、印度等地建立了高效的国际化研发团队,形成全球联动的研发体系;并通过多元化合作方式,衔接全球前沿创新技术,推动前沿产品的全球开发和转化落地。

  高创新研发费的投入背后,给予复星医药的回报也是可观的;截至2018年6月30日复星医药在研新药、仿制药、生物类似药及一致性评价等项目240项。作为复星核心研发创新型新药——单克隆抗体生物创新药,也取得不错的进展,截至上半年,已有9个单抗产品(包括4个创新单抗)、13个适应症于中国大陆获临床试验批准,2个单抗产品、1个联合疗法于中国大陆获临床试验申请受理,3个产品(均为生物创新药)均于美国、台湾地区获临床试验批准;1个产品(生物创新药)于澳洲大利亚获临床试验批准。

  利妥昔单抗注射液(用于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已报新药上市申请并纳入优先审评程序药品注册申请名单,有望率先打破国产单抗生物类似药零的突破。

  继续强化国际制造能力与营销能力

  据业绩报显示:复星医药持续加强营销能力建设,国际营销体系已初具规模,现已形成1,000余人的海外营销队伍。在非洲国家及地区,复星医药已建立成熟的药品销售网络和上下游客户资源,并借助Tridem Pharma在非洲法语区国家及地区的营销资源,进一步巩固了在非洲的竞争力,完善了国际营销平台。

  其中,青蒿素系列抗疟药产品得到非洲市场高度认可,注射用青蒿琥酯被列为重症疟疾治疗的首选用药。此外,复星医药已在美国及欧洲搭建营销平台,设立美国、欧洲子公司,以推进与欧美药企的深度合作,并提高复星医药在国际市场的药品销售规模。

  而国际制造能力方面,继2017年完成对Gland Pharma收购后,在法规市场的药品注册能力和国际化制造能力得以进一步强化,复星医药不会停止对国际制造能力开拓的脚步,未来复星医药将持续推进药品制造业务的产业升级、进一步加速国际化进程,以提升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

  综上所述,2018年,中国医药制造行业整体处于变革期,中国医药制造企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复星医药上半年以促进人类健康为使命,继续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国际化能力、整合能力以及服务能力,高效运营下,促使上半年业绩保持较为稳健增长,实属不易。但研发费用的增加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毕竟短期内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一定程度上挤压其盈利空间,对业绩造成一定影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