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国职业教育学生核心素养构建的需求有哪些

 黄山老岸 2018-08-30

我国职业教育学生核心素养构建的需求有哪些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8-05-21 15:25:07 此分类信息由用户发布

(一)职业教育学生核心素养构建的外部动力
首先, 职业教育学生核心素养体系构建是我国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同步发展的需要。2014年3月, 教育部发布《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 首次在国家文件中提出“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此后, 教育领域掀起了研究核心素养的热潮。

成都机电工程学校


2016年9月,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发布, 包括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 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 体现了21世纪对所有学生的共同要求, 为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
但是, 核心素养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是一个持续发展的动态过程, 并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
因而, 要把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作为课程设计的依据, 明确各学段、各学科具体的育人目标和任务, 加强各学段、各学科课程的纵向衔接和横向配合。目前, 基础教育领域是核心素养研究的主体。职业教育作为涉及中等和高等教育阶段的教育类型, 必须主动回应教育发展潮流, 构建自身的核心素养体系, 并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相衔接。
其次, 职业教育学生核心素养体系构建是我国职业教育与国际教育改革同步发展的需要。在变幻莫测的21世纪, 世界各国职业教育同样关注未来的技术技能人才应具备何种素养, 如上世纪末, 美国劳工部发布了一系列SCANS报告, 指出未来的工作场所需要人们具备五大能力、三大基础, 并将其融入到职业教育课程中加以落实。
总而言之, 构建职业教育学生核心素养体系既是我国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同步发展的需要, 也是与国际教育改革趋势同步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职业教育学生核心素养构建的内在诉求
首先, 职业教育的历史发展逻辑呼唤职业教育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职业教育因以培养单一的技能而可能导致人的片面发展被人们所诟病, 尤其受生产力发展、技术进步、人本化理念盛行等因素影响, 刺激职业教育做出应有调整。例如产生于英国, 波及欧美等各个国家的新职业主义, 强调整合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 关注人作为整体人的发展;提倡核心能力的培养, 关注人的生涯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这些主张内涵着关注人作为职业人、公民、生活人等角色, 与核心素养的理念不谋而合。
另外, 20世纪70年代的职业教育领域的关键能力的培养, 也是对单一专业技能局限的回应, 要求职业教育培养有利于学生长远发展的素养。
其次, 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力求职业教育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核心素养是未来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驱动力, 指引未来的人才培养方向。但是我国当前已有的核心素养框架是对所有学生的共性要求, 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呼唤构建职业教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

具体体现在其培养的人才类型是区别于学术型人才的职业性人才, 课程载体是区别于学科知识的工作知识, 从事的活动是区别于认识世界而在于改造世界, 简言之, 它是一种面向工作体系, 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类型。因而在核心素养话语体系下, 职业教育必须结合自己的独特性, 构建自身的核心素养框架, 从学习结果来界定未来人才的特征。

成都机电工程学校


我国职业教育学生核心素养构建的国际启示
(一)
德国:设计导向彰显人才培养新要求
德国对职业、技术的崇尚以及思辨的民族性格使得职业教育成为一门科学, 除了其对能力结构的独特理解外, 设计导向的职业教育思想以及学习领域课程方案中对未来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要求对我国构建职业教育学生核心素养体系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1
职业教育重视“设计能力”的培养
成都机电工程学校老师说,传统的职业教育和培训通常是根据现有的技术和与之相应的劳动生产组织确定工人的工作和学习内容, 而设计导向强调职业教育应当成为技术、工作组织和教育之间的独立变量, 主动的影响技术和工作组织的变化, 即职业教育要促进学生设计技术和工作的能力。
这就使得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不再是经济发展的工具, 不再被生活和工作境况所左右, 而是充分发挥主体性和创造性, 主动参与对技术和工作的设计。有学者总结了设计导向的职业教育思想的含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有技术适应能力, 而且更重要的是有能力本着对社会、经济和环境负责的态度, 参与设计和创造未来的技术和劳动世界。
在这种教育思想指导下的职业教育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设计能力”是一个宏观的概念, 它的获得要求学生至少具备批判反思性、创造力、主体性、环保意识、责任感等特征, 能够主动地设计或参与设计技术、工作乃至自己的职业生涯。

成都机电工程学校


“设计能力”作为职业教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可以通过“学习性工作任务”等来培养, 可教可学。既解决了当前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又考虑到国家和社会的未来状况;既关注到社会需求, 也注重个人发展, 是个体适应未来社会和实现自我的一种核心素养。
2
职业教育关注系统化能力的培养
上世纪90年代末, 德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产物是学习领域课程方案, 其课程设计基于完整的工作过程, 教学理论是跨学习领域的行动导向和项目导向, 这种课程教学打破学习领域界限, 以整体化的项目为载体, 有利于形成任务之间的联系, 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区别于以往学生的单一的、孤立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学习领域课程着眼于完整的工作过程, 不仅为个体优化设计工作过程提供了空间, 也重视培养学生掌握完整的工作任务、进行系统化工作的能力。
在走向智能化的时代, 工作过程去分工化、人才结构去分层化以及服务与生产一体化的变化, 使得工人工作范围大大拓宽, 不同任务之间的界限也日渐模糊, 具有系统思维和系统化的工作能力以完成完整的工作过程体现了对未来技术技能人才要求的新方向, 也是职业教育学生核心素养体系构建需要关注的要点。

丰源教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