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世经典小楷菁华四十品《小楷名品》

 脩心 2018-08-30

中国文字书体的演变过程,历经篆书、隶书、草书、行书,最后发展到楷书。相对于中楷、大楷而言,小楷始于东汉末,成形、完善于魏晋,至唐代达于鼎盛,在明代得以复兴。并以其实用性和秀丽、典雅的格调,成为书法史上一种重要书体。

魏 钟繇 贺捷表


在古代日常书写活动中,小楷的使用频率很高,魏晋以来,大凡官方文书、科举试卷、诗文著录、典籍抄本、佛道经卷等,多用小楷写成,小楷在古代文事活动中起着基础而又举足轻重的作用。能写一手精美的小楷,成为具备高度文化素养的一个典型标志。

晋 王羲之 乐毅论 局部


晋 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碧玉版)局部


就书家而言,自“楷书鼻祖”钟繇之后,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将小楷艺术推向新的高度,范式千载。南北朝时期,小楷从大楷、中楷分离出来,独立形成艺术形式。唐代,小楷经欧阳询、颜真卿等大家推波助澜,至元代赵孟頫开创新境,明代祝枝山、文征明、王宠等人最负盛名,清代馆阁体盛行,小楷更得以长足发展。

唐 欧阳询 心经(局部)


近年来,随书法教育普及并逐渐升温,小楷无论是行笔与章法,还是内容与情怀上,尽显安静悠然,加之书写便捷,逐渐成为抄经、创作、甚至书法入门的主要书体形式。不少书家喜用小楷书写长卷、册页、斗方、扇面,喜用小楷给师友写信,谈艺论道。众多的硬笔书法爱好者喜欢追摹古代经典小楷,借以养心修品。小楷常被学书人当作练眼力、强功力、积学养的重要途径。

唐 颜真卿 小字麻姑仙坛记 局部


历代遗存下来的小楷书法,为学书人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源泉与古典基因。

赵孟頫 太上老君说常清净经 局部


为此,本书精选小楷书法史上历代大家的赫赫名品,对海内外馆藏、私藏的珍本、佳本进行考证、甄别,将这些法帖遗墨、名碑古刻合为一集,按朝代排序。囊括钟繇、二王、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钟绍京、颜真卿、米芾、苏轼、黄庭坚、赵孟頫、祝允明、王宠、文徵明、王铎、黄道周、傅山等诸家40余篇小楷经典,几无遗珠之憾。其书风或厚重古朴、或妍丽娟秀,笔法精妙,风神超迈,件件堪称精品。

明 祝允明 千字文 局部

明 祝允明 陶渊明闲情赋 局部


明 文征明 草堂十志 局部


明 王宠 南华真经 局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