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投资是要一战而定还是百战百胜...

 f321wn 2018-08-30

原文地址:https://www./question/287948

此贴是近期对我启发最大的文章,转帖在日记里以便以后体会。



原文:

股市中长期赢家有两类人。一类是长期投资者,他们选择质地优良的上市公司股份,在价格被市场低估的时候买入,在市场疯狂,价格被高估的时候离场。他们懂得什么时候休息,也知道什么时候出手。如果他们买入的股票继续下跌,只要公司的基本面不改变,他们敢于持续买入。他们追求的是一个大战略的成功,而不纠结于短期每一笔交易是否能够马上有效。这批人是真正赚到了钱,并落袋为安的。他们追求的是一战而定,每个牛熊周期过后他们的资产都会有个实质性的飞跃。
第二类是精细的投机者。他们善于使用各种投资工具,精通技术面分析,对盘面的感觉很好,能抓住一些短期的波动,并且他们纪律性极强,玩工具,做套利,做交易。他们相信,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他们注重短期回报,通过高赢利概率在每个时间段内积累小利润,在长周期获得较满意的回报。
前者成功者如刘邦,在和项羽的较量中刘邦可谓屡战屡败,军队每次在和项羽的较量中几乎一触即溃,刘邦也多次落欢而逃,如果仅仅从刘项一次次刘较量中来看,刘邦视乎必败无疑,但从大的视角视为看,便会发现刘邦自由一套大的战略格局,一次次战术的失败不可怕,通过贯彻大战略,最终一战定江山。
后者如围棋界中的李昌镐,他对棋局定义为“不可贪胜”,每步棋追求一点点微小的局面优势,通过积累的一点点微小优势最终获得通盘胜率,他们不追求一次的大规模胜利,通盘无妙手,积胜率于点滴,希望稳稳的获得最终的胜率。
一直以来,在投资界中,两种人往往互相不理解。
做价值投资的对精细交易的研究和使用根本不屑一顾,觉得那些都是奇技淫巧。而交易做得好的人(比如擅长做趋势交易,各种套利的人),他们又往往觉得价值投资者整天都在意淫,为了所谓股票的可估性,长期暴露在危险的境地,或者更极端一点,他们从根本上鄙视投资股票的人。
这两种人为什么互不兼容,可能根源在于对“确定性”的要求不同,尤其是时间上的确定性。相比之下,价值投资者能够承受更大的波动,等待更长的时间。其实价值投资和套利,本质上都是在追求“收益和风险的不对称”,但交易者对精确度的要求更高,他们喜欢“数学上可见的不对称”,股价上的波动,套利的机会。
相比于追求高胜率小盈利的投资者,价值投资者的视野更高,格局更大,但缺点是“粗糙”,他们眼中只有大蓝图,他们想的是持有3-5年,资产从1变成2,甚至从1变成5。所以他们不纠缠于细节,不在乎能不能从细微之处再多榨出5%的利润,不在乎“每个细节比别人强1%”这种缓慢却有效的积累。但由于长期“不见效”导致最终到达终点的人寥寥无几,对于心性的修炼要求极高,要经历一般人难以承受的孤独,而这没有丰富的阅历基本难以承受。所以伟大如芒格认为:“40岁前无价投者”。
而精细交易者他们是市场上最聪明的人群,他们无时无刻可以寻找到市场盈利的空间,精准把握,他们果断,更捉细节,追求的是资产能否比一个月甚至一周前增长一点。所以,他们更容易见效,更受市场主流人群的认可,但也正因如此,他们往往很难把握重大的机会实现财富的飞跃,而且在频繁的与市场博弈过程中容易变成过度投机不能自拔。
同一时间,同一只转债,后者95元买入,涨到105元就卖掉了。理由是:“这个价格已经不保本了”,他们的行动果断而又见效,获得利润,拿走,寻找下一个猎物,但这也是就是套利者的界限,他们擅用工具,却只能看到数学上可见的东西,只能看到合同里约定的东西。完全罔顾牛熊周期的客观存在,也全不考虑“转债历史上平均涨到160元”这个有参考价值的事实,更完全忽视“上市公司有极强的动力促使转债转股”这种水面下深层的利益结构。每年都是赚钱的,但始终是在玩一个“把一百万变成一百多多万”的游戏,也许难以在市场中攫取过巨大的利益。
但其实这两种投资方式没有绝对的矛盾之处。擅用投资工具、指标,可以优化股票投资者的风险收益结构,承担更小的风险,赚更多的钱;而懂得基本的估值方法,可以让玩交易、做套利的人大幅拓宽自己的视野。
会有真正明白一战定江山又能追求百战百胜的投资者吗?将丰富的投资工具,指标,短期精细的投资技巧嵌入到价值投资体系也许是最理想化的投资模型、就像将“内功”和“招式”融会贯通。这也许就投资中乌托邦,难以实现,但也许可以相互靠拢一点,平衡一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