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峪古堡位于山西晋城市沁水县东南方向58公里的郑村镇湘峪村。湘峪,原名相谷,因为村被山水包围,故而在村名中加入了“氵”和“山”,是谓湘峪。为明万历年间户部尚书孙居相、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孙鼎相孙氏兄弟的故里。因孙鼎相在兄弟行第三,其故居便称“三都堂”,又称“三都古城”。始建于明天启三年(1623年),竣工于明崇祯七年(1634年)。 湘峪城全为砖石土木结构建造,城堡的规模并不大,东西长280米,南北宽100——150米,面积约32500平方米,村中只有几十户人家(现在大多已经迁到了村外的新居),是一个完整的城堡式建筑。古城依山而建,分为内城和外城。古城共开三座城门,西门已毁,现存东门、南门。城墙和城内房屋上的拱型窗孔,密密麻麻,有如蜂窝,民间谓之蜂窝式城堡,也叫“蜂窝城”。进入古城的南门,便可以看到城墙的内墙上布满了一排排整齐的砖砌窑洞,这就是当年用于防卫城堡的藏兵洞。在每个藏兵洞内都设有拱形窗户一个,直面城外,形成居高临下之势,成为瞭望敌情和用于防御的坚固工事。这种兵洞连城的城墙让参观者所震撼,被建筑专家称为民间军事工程的顶峰之作。城内主要建筑由东西向两条街和南北九条巷道将其分割有序。现存主要建筑有三都堂、帅府、十大宅院、大小男院等民居建筑以及寺院、祠堂、私塾等公共设施。另外还有孙居相墓等。城堡外围的护城河,成为阻击外人入侵的天堑。可谓一夫立城头,万夫莫开城。 ![]()
![]()
![]()
2013年10月,湘峪村作山西省唯一村落,成为首批入选国家古村落,让湘峪古堡成为沁河流域古文化带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