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秋平编剧课杂记(1)《孤儿怨》

 王浩然 2018-08-30
陈秋平编剧课杂记(1)《孤儿怨》

时间不凑巧没法实时听课,刚刚才补听了陈老师的讲课录音,并浏览了微信群里的一些讨论,对很多发言印象深刻。我也上网看了些资料,试图解答心里的某些疑惑。以下把思考所得写来与大家分享,也以此抛砖引玉,希望与陈老师和各位学友深入交流。

1.对该片的评价

影片看完后,惊悚之余,直觉上还是有点不舒服,总觉得哪里不对劲,疑惑陈老师为什么选这么高片。上网查了下对该片的评价,豆瓣8.1,IMDB 7.0,烂番茄专家分 55%,烂番茄观众分63%,Metascritic上批评家给了42%,可以说专家评价很负面,但其观众评分很高,8.8/10,这与国内豆瓣的评分倒是相印证。这说明该片在严肃评论家眼里地位不高,但影片受到其目标观众群的肯定。

当然专家评论也不是铁板一块,著名影评人Roger Ebert 就给出了3.5/4 颗星的良好评价,其他评论家给的分数则从0分到40分到88分不等。从投入回报上看,该片投资2千万美元,总票房七千八百万,可以说商业上是成功的。于是可以理解陈老师的理由:选该片来讲,就是因为它是个成功的商业片,这种惊悚-恐怖类型在国内没有审查风险,而且制作成本相对较低容易被投资方接受,编剧学习模仿起来也容易上手。

陈秋平编剧课杂记(1)《孤儿怨》

2.电影的主题

可能这就是电影让我感觉某种无法言说的不舒服的地方吧。这部电影到底传达了什么讯息?各种编剧教科书都说,一个剧本,必须要有明确的主题,明白了你到底想讲什么,才知道故事该往哪里写,人物、情节、矛盾冲突该如何设置、取舍,即使你不是一开始就有明确主题(所谓主题先行),也要在写作过程中、最终找到主题,以此校正修改的方向。但是我发现很难找到《孤儿怨》故事的主题,好像陈老师讲课中也说,这部电影没什么主题,就是纯粹娱乐。于是我很困惑:一个没有主题的故事,是如何创作出来的呢?

为了搞清楚作者的创作意图、创作方法、灵感来源等,我做了些查阅,发现一件有意思的事:由于本片传达的讯息引起巨大争议,它遭到了美国家庭服务(孤儿领养)机构的集体声讨,认为它诋毁了全国的孤儿领养慈善事业,有鉴于此,该片在发行DVD版本时特别加上了孤儿领养机构的公益广告,而且特别改写了电影中Esther对“妈妈”说的一句话,即把原来的“你是无法爱上一个领养的孤儿的”改成了“我觉得你不喜欢我”(大意如此)。或许这句话正是可以揭示电影主题的关键对白吧。

我找到一篇MIT的学生刊物在一次ComicCon上面对该片编剧本人的采访,记者穷追不放电影给公众带来的对领养孤儿的担忧恐惧等等负面印象,暗示很多家庭因为看了此片而不敢领养小孩了,问他是否这就是他写作这个剧本的初衷、如何看待领养孤儿问题,他回答说,其实他最初的灵感来自对美国儿童被全社会弥漫的性文化所包围,他们的语言模仿成年人的脏话,他们的服装模仿成年人的性感暴露。他于是就想,家里如果出现这么一个坏孩子,坏到极端是不是很恐怖呢,然后他就有了idea,并顺理成章地把家里这个坏小孩设定改成了外来的孩子,这就是“领养孤儿”想法的起源。

评论家认为电影的主题不但暗含了“别人的孩子终究不可亲”的意思,也涉及到了美国人的集体恐外心理,这就是为什么把“外来孩子”的背景延伸到俄罗斯。作为美国的传统敌人,让俄罗斯、东欧成为邪恶的来源似乎再正当不过。

值得注意的是,编剧本人声称这些都完全不是他的本意,在被媒体批评之后,大概他自己也看出了自己故事的潜在含义,于是屈从于舆论压力,修改了那句关键台词,试图把那种被人诟病的意味减弱一些。其实惊悚/恐怖类型片,总的来说就是或多或少反映、暴露着社会集体无意识中的种种恐惧心理,如果编剧对自己的剧本有更大的自觉,是否故事可能不一样呢?

陈秋平编剧课杂记(1)《孤儿怨》

3.改进的可能性

据说影片的结局拍摄了两个版本,我不了解为什么要出两个版本,其创作的理由是什么,但这多少也反映了编剧、导演对电影结局的不确定、不自信。这也是由于他们对电影到底要讲什么、主题是什么还没有把握住吧。若要为恐怖而恐怖的话,电影的结尾确实还可以设计出很多种。

我认为要理出电影的主题,必须要先回答剧本写作的一般性问题:故事主角是谁、ta要干什么、遇到了什么阻碍、最后如何战胜阻碍达到目的?故事主题明了之后,不但是结局可改,还有很多地方也可以一起改进。

大多数人同意故事的主角是Kate。但她的角色动机是什么,或说她想要什么呢?故事表面上看,她想再要个孩子,让家庭美满。但是她已经有两个孩子了,为什么还要去领养?因为老二是聋哑人吗?这点说服力不强。在领养Esther之前,夫妻二人有场对话,丈夫说,不希望这只是为了我;Kate说,不只是为你,而是我自己也想把对Jessica(那个死去孩子)的爱给予另外一个人。从这里我们可以推论出,可能是丈夫主导想再要一个孩子,而Kate 已经无法再生育了,她心怀愧疚,所以决定去领养。所以领养孩子不是她的动机,而只是手段。那么她真正的动机是什么呢?讨好丈夫?弥补对丈夫的亏欠?

电影发展过程中的夫妻冲突,揭示了更深一层的内在因素:丈夫曾经出轨并且可能经常在外面不检点、Kate自己曾酗酒成瘾、并还在继续做心理辅导治疗、曾经胎死腹中、也可能死胎就是由酗酒导致的、而且Max曾经落水、其落水和最后聋哑可能都跟她的酗酒失职有关…… 从这些夫妻矛盾中,我们可以顺理成章地想出一个全世界电影写烂了的母题,那就是“救赎”: Kate想要讨好丈夫,通过领养一个孩子来展现自己对孩子的关爱,以弥补自己心中的犯罪感。然而她心中毕竟怀恨丈夫的出轨,所以Esther在电影结尾处对丈夫的那场让人感觉浑身黏糊的、梦魇般怪异的性挑逗,完全是全世界的人妻们害怕丈夫出轨的共同噩梦,而借邪恶小女孩之手杀死丈夫,正是她们在噩梦中最想实现的隐秘愿望: 所以电影最后安排丈夫必须死,这符合Kate的潜意识。否则,编剧干嘛不写Kate最后一分钟救出了丈夫?是为恐怖而恐怖吗?

如果电影把主角置于“救赎”的动机驱动下,故事结局就可以有更加深入的演绎,故事讲述过程也可以更合理一些,于是电影的主题就可以非常明确:即成年人必须以自己的行为来为自己和他人负责,否则会遭灭顶之灾—— 从商业角度说,这也更加符合好莱坞倡导的主流价值观:这个普世价值肯定比“领养的孤儿就是不亲”要来得光明正大、能上台面吧。很可惜,编剧和导演都对这条救赎的内在线索没有自觉意识,所以他们不知道如何结尾更好。

陈秋平编剧课杂记(1)《孤儿怨》

4.片名

照目前的故事讲述方式,原名Ophan显得很不合适,而其中文片名翻译为“孤儿怨”就更是与主题南辕北辙了: 电影的主角不是孤儿;这里的孤儿也没什么“怨”。除非,照这个片名,我们可以设定这个孤儿Esther从小在原生家庭受到了虐待,最后造成变态心理,杀了全家,被领养后继续报复成人社会,把电影有意识设计成两个女主角的争斗,实则是两代人的争斗,那么《孤儿怨》就非常贴切。如果真的这样设定,那么故事的力度和社会意义会远远更大。

5.电影的品相

我发现这部电影完全无法看第二遍,因为一旦知道Esther是一个变态成年女人之后,电影前面她的很多行为逻辑就根本站不住脚了。这涉及到理清她的角色动机问题。简单说,按照片末那场高潮戏的设定(高潮戏应该就是正邪大战、彰显影片主题的地方),她企图色诱男主人,那么她在之前的所有各种大小计谋、伪装都应该朝这个目标努力,而犯不着去无谓地冒险杀害其它人,除非这些人直接阻碍了她色诱的图谋。单单用精神病来解释她的行为是靠不住的。我想如果以上问题解决,电影的品相或许可以提升很多。

很好奇编剧到底是用什么样的故事大纲或梗概,去说服了制片人、投资人掏钱的呢,特别是制片人名单里面还有大名鼎鼎的李奥纳多·德·卡普里奥。

6.给老师的建议

同意其它各位的要求:希望陈老师在后面课程中的拉片,能尽量结合特定类型的模式、结构特征、常见套路等来讲解编剧手法,这样我们可以按所讲特定影片的具体例子来理解类型特点,或可达事半功倍之效。比如《孤儿怨》作为惊悚-恐怖类型,它的内在结构是怎样的(1.常态,2.爆点/触发事件,3…… )。我相信陈老师在其它课上应该也讲过,能结合起来一起讲就更好了。在此也推荐大家收听陈老师在喜马拉雅上的讲座录音,很多基本问题都有讲清。

7.补充资料

最后分享几个文档,包括我提到的MIT记者访谈和一篇老外的影评,以及该电影的剧本原文,希望对有兴趣者有所帮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