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发现自己的问题,胜过完成一个平庸的专题

 qmlick 2018-08-31

6月9日,台风过境,珠海暴雨,摄影师李松森和胡佐卿卷起裤腿,步行到了文化创业园。9点,2018珠海“深度+”摄影工作坊如期开班。此次工作坊的组织者、摄影家李伟坤先生为我们拍下了这张合影。

伟坤先生对珠海摄影关切颇深,多年前即希望能开办一个专业工作坊。这一天,算是愿望达成,深表感佩。

在大约1个多月时间里,经过面授和线上点评,大家利用业余时间完成了如下作品。7月28日,工作坊举办了结业典礼,与珠海朋友分享了作品与体会,大家欢聚一堂,其乐融融。



今天,在此和大家谈谈收获,也谈谈问题。

 

李松森作品:《她们》

 

酒吧里的女性,去除了白天的种种约束,她们休憩、消费、聊天、歌舞、娱乐,尽情释放、缓解生活和工作中的压力,肆无忌惮、淋漓尽致地还原本真。毫不掩饰的情感表露和张扬的肢体语言,彰显着她们独立,自我和多面的个性。

“她们”这个词语,在今天,意味着比过往更复杂的内容:“第二性”的困境与独立、平等的自信并存,而酒吧这个特殊的空间,聚集着不同身份、地位、年龄的女性,成为这种复杂性的一扇窗口,让我们了解她们,了解自己。



工作坊体会:


通过这次学习,我有以下体会:


1,对拍摄主题思想的确立,有了深刻的认识。老师反复强调你的主题是女性,不是酒吧。思想清晰了,拍起来就容易多了。正如老师所说:思想是关键,技术手段是思想表达的自选超市。

2,视觉语言要围绕主题思想,既要丰富,也要统一。框取的元素是否与主题思想发生紧密关系,过去考虑的很少,甚至没考虑过。这次工作坊,对视觉语言的理解和运用有了明晰的认识。

3,拍摄人物不是偷窥,偷拍,而是用心和对方交流,才能发现脸孔后面的故事。在拍摄过程中,我让自己融于环境,但又要游离环境,保持适当距离

4,老师最后的编辑,是个学问,她是用图片来做一篇文章,逻辑关系、视觉语言,以及观者的反应都在编辑之中。这使我意识到,不应该再像一个撒网捕鱼的渔夫那样去拍照,而应该像一个建筑设计师那样,制定好方案,才能拍好专题


点评:

李松森,迄今年龄最大的工作坊学员。但第一次面授,我发现这位“超龄学员”学习能力很强,听课认真,善于总结,这可能与他高工的身份有关。

李松森有两个问题:一是他比较喜欢概念性的主题,但尚未掌握形象与概念之间的转换,这是从具象到抽象的转译,这不是一步能到位的。二是图片比较碎片化,不稳定


因此,让他在一个相对固定的空间内,深入表现一个特定的群体,由点到面去展现其细腻特征,会对他有所帮助。最终松森通过拍摄理解了:主题思想的逻辑性与镜头语言的丰富性应该是一种平衡的关系



  

李建束作品:《要有光》

珠海城中村,有的已超过600年的历史,保存得好的,各种雕梁画栋,古风犹存;而缺乏管理的,则杂乱斑驳,甚至藏污纳垢。随着经济发展,大部分城中村被改造、拆迁。到2020年。要基本完成香洲中心城区27条城中旧村改造。

有人说,没有在城中村住过,就不算漂流过珠海。城中村的逐渐消失,有人欣喜,也有人惋惜。当我跟随那一缕光线走进城中村时,不禁想起那句话:“神说,要有光”,之后世界才真正开启。这一道光,照射在旧村里,也意味着新的一天即将来临。



工作坊体会:


我想开一个可以偷懒的头,没想到进了一个艰难的局。


开始以为这个选题很方便,顺手路过村子就把它“吃了”。事实是,我想得太简单了。老师在看过第一次作业后说,我之前拍的,仅仅是一束光而已,既没有情绪,也没有节奏,让我必须用“光”讲故事。嗯,我似乎听懂了。

第二次点评,一腔热血却迎来一通批评:“完全没有把‘光’抓住啊!”,老师说,我的“光”,仅仅是一个起照明作用的现场光源,“光”,没有成为你的主角。不要去拍一片光,要去拍一束光。

第三次作业,我将注意力放在室内,注意在光照下的细节。老师要求我去寻找城中村有代表性的空间和物件,以光的明暗去区分空间,这样使得画面既简洁又有气氛。我好像找到感觉了。

第四次点评,我几乎要哭了。“画面自然不造作,光线不仅仅是照明,而是赋予过往那些生活痕迹以复杂的意味,画面中虽然没有人,但人的气息扑面而来”。我感觉在千里之外的老师笑了。

从事新闻摄影十多年,这次李楠老师完全改变了我的新闻摄影观,让我知道光不仅仅是用来照明的,它是有灵性的、有情感的、它是会说话的。新闻摄影,也可以有开放自由的视野,有时候,焦点不一定在事件本身,而是可以从另一个出其不意的角度出发,去反映事件的核心。 


点评:


建束是老摄影记者了,技术没有问题,只是被“客观纪录”的教条束缚了一点儿。新闻摄影的首要功能,是提供信息。但信息,不仅仅是现场的事实性材料,情绪、气氛、感觉,这些非事实性材料其实也可视为信息的一部分,它们甚至比眼见的更为真实

所以,摄影并非只拍摄眼见之物“光”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观看的文本与意味。对于建束而言,这是一个以虚驭实的专题,把“虚”打开了,“实”会更有厚重感。希望建束在空间层次上进行补充让观看者跟随“光”从整体到局部到细节,层层深入,步步入心。




程丽华作品:《母与子》

珠海市莲洲镇东湾村有一对特殊的母子,母亲徐检是盲人,儿子何耀荣聋哑。徐检的丈夫刚刚去世,只剩母子俩相依为命。但当你走进这个不幸的家庭,却能感觉到这里充满了温情、慈爱、和欢乐。

徐姐四岁时因医疗事故导致失明,但是她说:世界上不应该有“残疾人”,我只是换了一个活法。徐姐通过听觉和嗅觉,每天切菜、烧饭、洗衣,把生活过得井井有条,还常有客人来同她聊天。

她鼓励聋哑儿子何耀荣去学校学习文化知识。何耀荣成年后,就参加了理发师的培训课程。现在可以给村里的男女老少剪头发,大人收费五元,小童四元,价格非常便宜。除了理发,何耀荣还在空闲时下地干农活,不辞辛劳。有时候心情不好,他就登上自家的楼顶,去看天空,给自己的心灵打开一扇窗户。



 

工作坊体会:


李楠老师强调,无论我们拍摄什么样的专题,首先要学会观察,要尊重自己的拍摄对象;其次要努力提高作品的视觉叙述能力;第三,作为摄影师,要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这些对于我这个初学纪实摄影的人来说,确实存在很大难度。

好在李楠老师引用许多世界名家作品当场分析点评,让我通过借鉴和模仿去学习。我认识到一幅好的作品,一定有其内在的魅力。这种魅力来源于三个要素:一是鲜明的主题;二是高超的视觉语言;三是能引起观者的强烈共鸣



点评:


丽华从影时间不长,基础相对薄弱,最大的困难在于还未将视觉语言内化为自身的表达。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边学习边实践边总结,决不能投机取巧。和最初相比,丽华的用功让大家“惊艳”。虽然现在还只是一个雏形,但我相信,最终她会带给我们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郑碧波作品:《百年传奇:珠海名人故居》


珠海毗邻港澳,受西方文化影响较早,形成独特的东西文化的交流环境。因此出现过许多重要的历史名人,为当地注入丰富的文化元素,散发出浓的人文气息。

如中国驻夏威夷首任领事陈芳,省港大罢工领导人苏兆征,中华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唐绍仪,中国近代著名文学家、诗僧苏曼殊,著名侨商、大新公司创始人蔡昌,著名买办莫氏家族孙中山先生的原配夫人卢慕贞,中国近代早期民族工商业的创始人之一徐润等,每个人都是一部传奇。他们的故居作为珠海的财富,既是历史的传承,也是这座城市的文化灵魂。

以上为陈芳故居部分图片。


 

工作坊体会:


第一次的作业让老师很失望,尽管也拍摄了一些场景及物件,却形式单调,没有视觉感。接下来的几天我细细琢磨消化老师的意见,认真研读名师作品,选择陈芳故居入手,尝试拍摄有时光痕迹的画面,引领读者走进历史的长廊。

以上为蔡昌故居部分图片


李楠老师说,一定要对每一个名人故居细致观察,充分查阅史料,找出每一处故居的特点和重点。从整个专题考虑,首先要做到统一性,即每个故居都有一些共同的标志性画面,比如大门,全景、主人公等;二是差异性,即各自的特色要鲜明,并采用相宜的视觉语言。三是时代性,拍出故居与主人的关系、延续当下的观念和意识形态,使作品有一种可触摸的质感。

唐绍仪故居部分图片


最后是图片编辑课,李楠老师和我们一起现场编辑图片,根据不同的作品气质,给每一位学员不同的编辑思路和理念,探讨图片的呈现方式,让我们亲身体验了图片编辑的多种可能性进而重新审视自己的作品,明确下一步的拍摄方向。


工作坊虽然已经结业,但我觉得它是一个开始,一种新的摄影思维和摄影精神的开始。



 

点评:


对于郑碧波而言,他最大的功课是要把“死”的东西拍成“活”的,而且还要个性鲜明。这个挑战不小。碧波的问题是:感觉很敏锐,善于发现,但不善于表现所以有时候会劳而无功。第一次集中面授时交的专题都被我叫停了,因为不会有结果。

《名人故居》是一个很好的选题,相对而言,拍摄对象是静态的、恒定的,这就给碧波充分的时间细心揣摩。

影像里的景物,往往是以一种熟悉的陌生化来打动人的:熟悉源于共识与共情,陌生化则源于摄影能提供迥异于人眼的观看。这种奇妙的自洽建立着摄影的形象空间与语义空间。


应该说,碧波大大前进了一步。接下来,如何展现每一处故居不与别同的特色,是更大的挑战。

 


胡佐卿作品:《幕后》:


有时候,台前幕后的轮转,是人生的常态。


大幕开启,光鲜亮丽;而幕后的一切,却更加真实。

看得见的,往往是被那看不见的决定着。


幕后的世界,不为人知,


平静之中,暗潮汹涌。



 

工作坊体会:


“深度+”带给了我一场思想上的强台风。


过去,我都是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行走在街头,以快拍的方式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场景,积累大量照片。这次学习,李楠老师给了我一个命题作业:《幕后》。一开始,我以为“幕后”很宽泛也好拍,于是便继续按以往的方式拍摄,结果作业自然都没过关。

李楠老师说,不要以为《幕后》是个“筐”,什么都往里装;要慢下来,先理解分析主题,再动手。


人最难改变的就是自己,我从“快拍”转换到“慢拍”,是一个掺杂着纠结与痛苦的过程。但当我真正慢下来后,便有了理性思考的时间,眼、手、心的协调反而更快了

李楠老师非常中肯地指出我的问题是:“贪多求全”,她举例裁剪了我的两幅照片,让我心服口服。原来,取景框的取舍就是摄影师的态度。

拍少才是多,以小能见大,这便是我此次学习的第二个收获。




点评:


胡佐卿的视觉表现力在五位学员中其实是很强的,思维也非常活跃,讲起照片来头头是道。这是他的优势,也是他的劣势。说是优势,不言而喻;说是劣势,因为他的照片总是颇有亮点,一有亮点就忍不住各种深刻阐释,结果是过犹不及


后来,佐卿放作品时,干脆不让他开口了,除了他,大家都可以说,目的是让佐卿体会一下“让图片自己说话”。因为一张可以被叙述的照片,一定不是好照片。

摄影,只有先做好减法,才能做其它。或者说,在摄影里,局部大于整体,片面大于全面。这对于许多有视觉天赋的摄影师来说是痛苦的,因为他们总担心如此浪费了他们的才华。另外,当下对影像的过度阐释或多或少也影响着创作者的心态。

佐卿的行动能力很强,当他有了切身体验之后迅速调整了节奏,而且,在这种调整中,他也推进了对于主题的理解。《幕后》是一个深刻的命题,这种深刻,要用最简单的画面去表现。《幕后》也是一个非常具有当代性的命题,这种当代性,要在最普通的日常中去显现。我期待着这组作品的最后完成,期待着惊喜。




了这么多工作坊,每次结束,我都会分享我的心得:重要的不是完成一个作品,而是在这个过程中发现问题。哪怕最终没有全部解决问题,也比完成一个合格但平庸的专题强。所以,每一次工作坊的结束,都是一次崭新的开始。


从专业性上讲,工作坊可能是目前最为有效的培育方式,虽然它充满了艰苦与折磨。但是,它能以极其单纯、尖锐的方式解剖个体,有针对性地帮助摄影师突破与成长。


这次“深度+”氛围很好,大家坦诚相见,互相支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收获。当然,问题也是明显的,还要继续努力。


这种努力,永无止境。

立此存照,未来可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