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医辨证治疗原则

 子孙满堂康复师 2018-08-31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属于中医"发斑"、"血证"范畴,中医介绍:因为瘀血是贯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展全过程的病理现象,出血与紫癜本身即属瘀血范畴,故不单列瘀血内阻一型。

  临证经验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因病机有如下特点,急性型多因外感热毒或热伏营血,以致火盛动血,灼伤脉络发病,临床表现为实证,治疗上以清热解毒。

  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凉血止血为大法,还应注意辨证施治,挟有湿邪患者可用甘露消毒丹或龙胆泻肝汤加昧,往往会有奇效。

  慢性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发作期则为本虚标实证,本为阴阳两虚,上热下寒,标为复感外邪,虚热动血,迫血妄行,治疗上急则治标,缓则标本兼治,往往需要中西医结合抢救,方可转危为安,重新转入慢性期。

  慢性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慢性期治疗应以补肝、脾、肾三脏为主,特别应注意养肝柔肝,对于长期服用激素用量来调整治疗原则,当泼尼松每日含量大于20mg时,往往有肝肾阴虚表现,可用知母、黄柏或知柏地黄丸抵抗之。当泼尼松每日含量小于10mg时,往往有脾肾阳衰表现,可用附子、肉桂抵抗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