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果没有美洲,世界将会怎样?(六):跨大洋帝国与新的世界中心

 露梁小筑 2018-08-31

       从19世纪中叶开始,欧洲文明逐步迈入近代工业时代。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改造能力日益提高。在内陆地区,铁路和高速公路网以及后来的航空运输,逐步取代了传统水运的地位。过去曾兴旺一时的运河逐渐荒废。地理条件对文明发展的制约,从那以后,逐渐大大减弱,多数情况下退居为次要的要素了。然而,一种地理因素仍是现代经济所不可忽视的,这就是海运的便利程度。直到今天,海运仍是世界上最为便宜、大量的运输方式。统计数据表明:同样距离,海运的成本只有陆路运输的1/7。这个成本比例,使得沿海地区之间的贸易往来,比内陆地区之间以及沿海和内陆之间的贸易,要活跃得多。中国内陆和沿海地区的发展差异,有目共睹。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这些国家都是面积大小适中的岛屿或半岛国家,都没有“内陆”。

       人们经常谈论21世纪究竟是大西洋时代还是太平洋时代。这时切不可忘的是,二者之中无论哪一个,都不会把美国撇下。这个世界上仅有的几个跨大洋的国家之一,隐隐正处于在今天全球大洋贸易的中心上。但是,天赐的地利,仍然要在人类努力开发下,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潜力。从美国历史看,它之所以能充分吮吸北美大陆的地利,有两条至为重要:一、它尽力维持了一个统一的国家;二、就是这个统一的国家在此后一个世纪中,孜孜不倦地向西开拓,向太平洋进发。太平洋铁路的竣工和巴拿马运河的通航,使美国的跨大洋帝国之梦终于完成,这奠定了美国直到今天在全球范围的经济地理优势。

总结:地理条件和文明竞争

       人们对每日熟视的东西,最容易失去关注。我们生活于其中,表面上纹丝不动的地理环境,也常常在有关文明竞争的研究中被忽视,而把过多的关注投向了那些变动不居的因素,如政治制度、思想意识、文化习俗等等。在近代以前的人类历史中,由于人类技术改造环境的能力有限,地利对一个文明往往有极大的塑造效果。例如,很多人批评华夏文明保守,其实除了西北边疆,华夏文明别无地理上的出口;相比之下,环绕地中海的西方文明,即使真的比华夏文明开放、进取一点,也毫不为奇。这种忽视地理条件的历史观,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中国人在20世纪中,从西方引进了一种全新的意识形态,彻底替换了自己的文明传统。这场观念大洗牌并没有使中国强大,相反导致信仰断层等后果,直到今天还在我们文明的疮口上隐隐作痛。

在民族竞争、全球文明版图不断流转的背后,自有一只“看不见的手”的在冥冥中运作,人力有时而穷。在社会中,个人和个人之间天赋有别,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一飞冲天。所以,个人生活的目标,应是追求幸福完美的生活,追求灵魂的圆满,而不是强求出人头地。同样,一个文明是否伟大,能否在未来人类的历史记载中占有浓重的一笔,也并不取决于它能否“振兴”、“崛起”,而首先要它能否让自己的人民和谐愉快,看它能否让自己的价值传统不断美满和丰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