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写作 |纸上电台:只要有心,不怕写不出好文章

 黄俊一诚 2018-08-31
图片来自网络

文|末安笙

第十七期纸上电台邀请了写作前辈(米老爹)晏建东老师和简友们做分享,分享的主题:立足生活,精心提炼,努力创作出真实好看的作品。

晏老师是退休中学高级教师。他爱好写作,在县、市、省、国家各级报刊发表过新闻、散文、寓言、童话、故事、小说、书评、剧评、影评和教学论文以及各种教辅文章,编写过若干教辅书籍,计约几十万字,亦曾在省市级获过故事创作一二等奖。

他是一位睿智的长老,是一位博学的老师,是一位经过岁月历练的智者,用朴实的语言传递人生的智慧,用亲身经历为我们指点迷津,给我们人生启迪。

晏老师娓娓道来的分享中,给我最大的感悟是一个心字——用心、精心、潜心。

一、用心感悟

晏老师和我们分享的第一个要点:用心感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生活处处都有美,要有锐利的眼睛去挖掘。生活中的很多小事都是值得我们去记录的,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宝藏。

德国诗人歌德说过:“不要说现实生活没有诗意,诗人的本领,正在于他有足够的智慧,能从惯见的平凡事物中,看出引人入胜的一个侧面。

凡是能在平凡的事物中睁大眼睛,就会发现生活的中各种芬芳。

晏老师说:要善于从平凡的人(或者说小人物)做的平凡小事中去发现,去感悟,从平凡中发现不平凡,从小事中感悟出生活的真谛和哲理。

生活中留心观察,处处留心,事事在意。就像林黛玉初入荣国府的那样。

我们可以观察我们熟悉的人,深入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挖掘他们的人生经历、成长环境,外在特征等。

观察身边的陌生人,他们的处事风格、待人接物,别样的举动,外貌特征,服饰特点。

观察大自然的各种场景场景留心紫燕剪出春天的姿态,小草浸绿春泥的新奇,竹笋拔节的声音,红叶飘落的絮语等。

越是贴近人们生活的文章,越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越能感动他人。

当然,单靠观察还是不够的,还要进行深入的思考,思考如同雕琢的过程,多问几个为什么,层层拨开事物的表象,真正抓住其内涵。

但我们年轻人,没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经验,靠什么增加深度呢。晏老师给出一个特别好的建议:阅读,多阅读各类经典著作,名人传记、社会新闻等。通过广泛的阅读,汲取书中的养分,丰富生活阅历和思想。

反思自己为何写出的文章总没深度,光有骨架没有血肉,原因在于缺乏对人生的思考,生活的感悟和经验的积累。晏老师的一番话,醍醐灌顶。

二、精心提炼

当积累了一定的素材后,要从素材提炼出好的灵感,经过加工后形成一个有血有肉的故事。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将所有的素材堆积到文章中,那样的文章只会是空洞,没有任何灵魂。

要如何提炼加工呢?晏老师说:就是鲁迅先生说的 “杂取种种,合为一个”的方法,“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

这让我想起了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其中包法利夫人的原型是德尔芬·库蒂丽,生活中的德尔芬是个非常美丽的女子,生性风流,爱慕虚荣,自恃清高,先后搞了两次的婚外恋,最后服毒自尽。

福楼拜正是提取了德尔芬现实生活中的特性,经过精心设计,合理安排,最终创作出了包法利夫人这样栩栩如生的人物,深深打动了读者,成为了经典作品。

古今中外,取材于现实的作品比比皆是,比如鲁迅,小说中祥林嫂、药、孔乙己、阿Q正传等,都是取材于现实,经过精心提炼再创作的,这样的作品才能流传千古。

三、潜心修炼

好的作品光有素材还不够,还需要加入一些写作的技巧让文章更生动和深刻。写作技巧也是需要靠刻意练习的。

比如要写好一个故事,你必须知道叙述方法、描写方式、修辞手法、行文逻辑,文章结构,细节描述等各个方面。

晏老师也和我们说了这方面的知识,要想一下子全部掌握,有点难度,是需要今后不断学习和练习。

这下,我终于知道,我为何写不好一个故事了,曾经一直想写家乡中的那些人和事,曾梦想着写一部关于郭家的家族史,可至今也未动笔,听了晏老师的分享,终于知道原因何在。自己未曾真正的深入的了解他们,没有做到素材的充分积累,没有一些写故事技巧,光只是停留在想的阶段。 

感谢晏老师给我提供了努力的方向,顿时茅塞顿开。我将用心去感悟身边的人和事,精心积累各种素材,潜心的学习各种写作技巧,让自己梦想成真。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