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韧带样型纤维瘤

 捷辰0421 2018-08-31

韧带样型纤维瘤(Desmoid-type Fibromatoses,DTF)

曾用名:侵袭性纤维瘤病、肌肉腱膜纤维瘤病、韧带样肿瘤或硬纤维瘤。

成纤维细胞/肌纤维母细胞增生所致,多发称为韧带样纤维瘤病。


1

病因

本病病因尚不明确,可能的因素有:

  • 遗传、内分泌和物理因素

  • 遗传因素:见于家族性发病者,Gardner综合征患者伴有此类病变,尤其是肠系膜纤维瘤病

  • 内分泌因素:腹部病变经常发生于妊娠期或妊娠后妇女

  • 创伤:对发病可能同样有促进作用


2

临床分型

腹外型:肩部、胸壁和背部、大腿和头颈部、臀部

腹壁型:腹壁的肌肉腱膜结构,尤其是腹直肌和腹内斜肌,以及其表面筋膜

腹内型:起源于盆腔或肠系膜。


3

临床表现

1、以10-40岁多见

  • 腹外型:多见于儿童,男女发病率相等

  • 腹壁型:多见于年轻的妊娠期女性或产后女性,以产后1年以内更多见,女性明显多于男性

  • 腹内型:少见,男女发病率无差异

2、多以质硬肿块就诊、少数伴疼痛

3、多位于深部软组织,以腹壁肌层受累最常见

4、浸润性生长,多生长缓慢, (术后复发多生长快) 

5、易于局部复发,但不向远处转移


4

治疗方法

1、广泛局部切除或扩大切除术

  • 局部切除是否充分与常见局部复发最有相关性。

  • 过大范围切除会明显损害正常功能。

  • 复发原因可能是肿瘤为多中心性发生

  • 虽然无转移潜能,某些特殊部位的韧带样瘤具有致命性,尤其是位于头部和颈部者。

2、放疗:有争议!


超声表现

1腹内型

  • 肿块表现为边界较清楚、形态较规则,肿块较大时内部一般无液化坏死区。(与GIST鉴别)

  • 肿块内CDFI示少许点线状血流信号

患者女,18岁,腹腔偏右侧巨大弱回声团块,大小约20x7.5x11.8cm,团块推挤右肾、下腔静脉,内血流信号丰富。


2腹外型

  • 肿块位于肌层深面(儿童臀部较多)

  • 肿块表现为形态较规则、均匀/不均匀的弱回声(较大者可伴液化,少见)

  • 肿块内CDFI示少许点线状血流信号

患者男,13岁,右侧臀部肌层深面弱回声团块,大小约10x44x85mm,内见小片状无回声区。 


3腹壁型

  • 肿块位于肌层,尤其腹直肌内

  • 肿块表现为形态较规则(一般呈梭形) 、较均匀的弱回声、与肌束平行扫查时肿块边界不清,垂直时相对较清楚

  • 肿块内CDFI示少许点线状血流信号

患者女,31岁,左下腹腹直肌内弱回声团块,大小约31x11x15mm,内可见点线状血流信号。

患者男,13岁,右侧臀部韧带样型纤维瘤术后一年复发。


鉴别诊断:

  1. 结节性筋膜炎

  2. 肌内型血管瘤

  3. 神经鞘瘤

  4. 子宫内膜异位症

  5. 。。。。。。。


结节性筋膜炎:


结节性筋膜炎(筋膜型)右侧肩胛区筋膜层弱回声结节,大小约14x5x10mm,内见点线状血流信号。

结节性筋膜炎( 肌内型)肌内型结节性筋膜炎边界不清楚,有蟹足样改变 周边与肌层分界不清。


肌内血管瘤:

右侧大腿肌内血管瘤伴血栓形成 


神经鞘瘤 :

  • 一般位于大血管旁,可见其与神经干相连,一般超声示肿块与神经关系密切,触及包块患者多有肢体远端麻木。

  • 超声表现:形态规则、 呈圆形或椭圆形、 有包膜、 回声呈不均匀弱回 声、伴片状无回声区,典型呈“藕节样”声像图,血流信号多较丰富

神经鞘瘤


诊断思路(见下述表现及特征可考虑DTF):

  • 患者扪及无痛性包块(一般超过5cm)、生长缓慢 

  • 有手术/外伤史、激素治疗史及Gardner综合征家族史

  • 声像图示深部肌层、梭形、较均匀弱回声病灶

  • 与肌束平行扫查时肿块边界不清,垂直时相对较清楚 

  • 肿块巨大但一般不液化坏死 

  • 血供不丰富(少许点线状)


温馨提示:

华西超声现已开通留言功能,点击右下角写留言,把您的想法告诉我们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