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隆汇“汇说”论坛,是继去年年底“决战港股”系列峰会后,格隆汇匠心打造的又一个全新品牌。我们将和高净值投资者共同探讨热点资讯、时事话题、交流心得。这是一个独特的线下路演分享品牌。 格隆汇将每月举办二至三期线下“汇说”论坛,我们将精心设计主题,每期活动将特邀格隆汇各领域的重磅嘉宾会员、优质的港股上市公司,为投资者奉献一个个线下的私享筵席。 本期【格隆汇·汇说】为房地产专场,我们有幸邀请到了知名地产评论员特姐、格隆汇创始人格隆先生、龙光地产投资者关系总监李达辉先生、招商局置地投资者关系总监黄浩章先生、彩生活服务集团副总裁段斐钦先生、房多多温华新先生,还有其他众多在港上市的公司,如花样年控股、朗诗绿色地产、中骏置业等知名在港上市公司的高管一起参与,并由格隆汇副总裁任民先生担任主持,共同探讨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和现状。 以下是格隆先生在汇说现场的开场致辞,特此整理,以飨读者。 1.也许走得很慢,但是一定会到达目的地 我天天泡在各个经济数据里,我总有一种忧虑感,对形势总会有一些偏保守,对任何事情都不那么乐观,经常忐忑,经常如履薄冰,有一种未知感和恐惧感。但是好处是什么?好处在于基本上不会掉坑里,基本上不会翻船,栽大的跟头,好处就在于也许我走得很慢,但是我最终一定会到达目的地。 2.为什么选择港股?为什么做格隆汇? A股做了这么多年的投资之后,后来发现A股确实不那么好玩,和我所要求的安全边际,不太相匹配,所以我离开,开始做海外市场。那个时候海外市场刚刚开始兴起,所有的公司慢慢涉及海外公司,我代表某一间基金公司去海外设置子公司,之后我去了中国在海外最大的保险公司,管理整个海外投资,再之后,我创立了格隆汇。 为什么做格隆汇,在国内做投资的时候,对于买方而言,会非常舒适,会有大量的研究员为你服务。但是去香港后,完全没有了这种概念,在那边投资比较累,连看行情都要付费,而且那时候基本是外资大行会覆盖一些,他们服务的,都是外资大机构,都是美资、欧资,香港只是它整个全球的投资组合中的一部分而已,可能只占整个组合的3-5个点。意味着只需要分享中国经济成长就好,并不指望创造奇迹,所以只买大盘股就好,所以他也不需要去做一些小股票,简而言之不需要做α,只需要跟上经济成长就好。 但对于我们来说,做不到,因为中资,你不但要跟指数比,还得跟同行比。排在第几,非常重要。要达到这个效果,得做α,怎么办,就一定得做中小型股票,而小型股票很少被覆盖。所以那个时候我们中资的投资人聚在一起,喝杯咖啡大家一起互通有无,觉得这个信息蛮重要的,蛮有价值的,我们分享一下,所以我们建了一个小平台,互相分享。后来觉得这个信息量越来越大,而且越来越有价值,所以,我就打算做点事情,这就是格隆汇的起源。 3.用做投资的思路来做互联网:慢慢走的格隆汇 格隆汇最开始做得很辛苦,但后来在大家的帮助下,越来越多的会员加入之后,会员贡献力量之后,我们做得越来越顺畅,而且我们从来不做宣传广告,完全靠口碑宣传。我们也从不冒进,很多风投给我灌输很多的思想,其中最重要的思想是快跑,他说没有你这么玩互联网的,你得跑,把人家甩在三条街之外,让人家看不着你,再回来。但我们从来没有接受过这些东西,我知道我这么多年做投资,我亏过,我赚过,给我最大的经验教训是什么,你走过的任何一条捷径,最后都得倒过来重新走一遍,不要试图走捷径,老老实实走就好了,你认为你省掉的功夫,最终一定会加倍奉还。我们格隆汇一步一步扎扎实实地走,取信于民,取信于会员,取信于上市公司,一定能做成。我能够提供价值,提供思想,大家认可我们,就一定能起来。所以,实际上我是在用做投资的思路来做一个互联网公司,这就是格隆汇基本的状况。 4.三点建议 在大家的投资之路上,第一,要思考;第二,要明白现在处在什么位置,要往外看,这个时候如果还盯着A股那一亩三分地,那是块盐碱地,天天花钱骂他,一点意义都没有,要把自己的时间花在有意义的事情上。第三,互相沟通,互相取长补短,未见得一定有所收获,但是一定能触发你的思考,触发你抬眼看世界。 |
|
来自: markxiaocc > 《格隆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