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生执念 毕生耕耘

 陈士同 2018-08-31

加西亚.马尔克斯以一生的执着追逐着自己的初心,纵使世事无常,但始终没有放弃。也正是凭借着这份执着,他在世界文坛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纤细的文字,别样的叙述,让文学的虚构与现实的真实浑然天成的相融。在马尔克斯的文学世界,不论从文学的形式,还是从其厚重的内容,都能够感受到马氏独特的文学况味。读其文方识其人,依托这样的思路在马尔克斯的文学世界漫溯,除了能够以别样的视角认识一个别样的世界,更可以从其笔端流淌的文辞间感受到他独特的人格魅力。

生逢乱世,每一个人都很难寻觅到一方安静、干净的时空让自己安身立命,马尔克斯也不例外。无法改变世界,唯一可以改变的是自己。这种改变,就是能够在乱世中选择一种能够活下去的方式周旋于社会。天性“善良、诚实”的马尔克斯尽管生活时时陷入窘境,但天佑善良,每每走到山重水复之地时,因为有贵人施与援手而得以“化险为夷”;而骨髓里潜藏的“叛逆”的因子,让他只能以看似“隐形人”的身份生活在传统思想之中。称之为隐形人,是因为作为家中的长子,他被父母给予振兴家族、光耀门楣的的厚望。为了尽可能地不让父母过早地失望,他只能按照父母设计的生活流程图一步步往前挪步,即使是极度的不情愿,也尽可能做的像模像样。但真实的马尔克斯在骨子里对文学有一种近乎痴狂的喜欢。这样,童年、少年,乃至青年早期的马尔克斯始终生活在现实与理想的纠结中。也许正是这份纠结,在平衡各种关系的过程中培养了他的隐忍与处乱不惊的沉着,也许正是早期这种“似我非我”生活阅历的积淀,才为后来在文学创作的井喷和取得巨大成就积累了丰富的资源。

追求本真的生活仅仅是一种理想的生存状态,不论是生逢乱世,还是身处治世。但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无法做到左右逢源时,权衡利弊把态势引向利好需要的是智慧。当然,在公关的过程中不失去自我,不丢掉初始的追逐是应该守住的底线。从家族的角度看,马尔克斯应该按照父母设计的人生轨迹去生活、学习。在羽翼丰满之后在社会中某得一份体面的职业,然后尽可能跻身社会的上流,风风光光地安度生活。对马尔克斯来说,如果他真正随父母所愿,是完全能够达到这样的目标的。可是,如果他真正选择了这种循规蹈矩的生活程式,哥伦比亚也就不可能走出一位伟大的文学家,世界文学殿堂了就不可能出现《百年孤独》这样的文学扛鼎之作。对马尔克斯而言,承父母之命,应生活之需经营所从事的事情是自己的分内之事。至于做的结果如何,他没有过多投入精力去思考。在父母羽翼的遮蔽下,他更多是要生活给父母看的。离开父母的管束,他尽可能去追求自我真实的生存状态。这种状态就是在文学的海洋里如饥似渴地汲取。也只有这个时候,他才能真正感受到文学的魔力,才能在文学围筑的曼妙世界中尽情地放飞自己。纵观他一生在文学世界中耕耘的轨迹,从借鉴卡夫卡的《等待戈多》的创作风格开始小试牛刀,到积极投身各种知名报业以自由撰稿人的身份写社评、编故事,再到萌发以《家》为书名写小说(终因各种原因没有定稿成书),每一个节点的尝试与突破对他来说既有阵痛,也是涅槃。当“批阅数载,增删多次”之后,他的第一本小说《枯枝败叶》问世,尽管中间经历曲折多变,但凭借着一份执着,最终还是杀青付梓。从《家》的胎死腹中到《枯枝败叶》的面世,马尔克斯所承受的除了来自外界的压力,更多是内心的饱受煎熬。一份坚持,一份对初衷的挚爱,一种对执念的坚守,当所有汇集在一起,“天道酬勤”,终于有了种子的生根发芽,才有了破土成长。而随着第一步的跨出,马尔克斯在文学的世界中以自己独特的视角观察世道,以自己特有的“马氏风格”的叙述方式讲述着生活,表达着自己对社会人生的理解。当《百年孤独》荣登诺贝尔文学的殿堂,马尔克斯从哥伦比亚走向世界,为世人所认识。而“百年孤独”的解构文学的方式不仅仅影响了当时,更泽被了后世很多世界级的文学家。

马尔克斯的成功纵然有外在条件,但更多源自他一生始终坚守着自己的执念,不论生活和人生处于顺达或逆反,这份执念始终没有丢下。对马尔克斯而言,呼吸与行走支撑的仅仅是肉体,文字的爬梳,符号的编码才是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真正注解。可能是先天基因的作用,马尔克斯在外祖父外祖母的启蒙下,血液里被植入文学的基因。当外在条件具备以后,这颗沉睡的基因慢慢被激活,遇到合适的成长环境开始迸发出活力。当然,它能够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并枝繁叶茂、硕果累累离不开作者的精心呵护,及不知疲倦地精耕细作。“人贵有恒”,马尔克斯以他超常的智慧,巧借他山之石在自己生活的时代,在文学王国开疆拓土,纵使风雨如晦,但始终阔步前行。失落、彷徨只是暂时的休养生息,爬起来之后的奋勇前行让他为自己开辟出一条属于他自己的阳关道。漫步世界文学之林,品味不同作家的文字,在很多人为自己围筑的属于自己的文学王国中,或明或暗地都能够发现马尔克斯文学写作的影子。文学的接续是文学长河经流不息的保证,但对非专职于文学的人而言,后来者从马尔克斯身上汲取的当是他为了自己的“初心”矢志前行的执着和永不言弃的执拗。

“无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长志。”每一个生命的存在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至于是否有价值和意义,除了取决于社会通识性的评判标准,更多来自于对自我的认定。但是,不论以什么样的方式摆渡人生,在心中为自己点亮一盏灯至关重要。内心无光,漆黑的自己左冲右撞,可能会碰的头破血流一事无成;内心有了灯的照射,就可以规避风险,就知道自己改走向何处。不过,要时时往灯中加油,才能保证灯光不灭。每一个人都希望能够活的明明白白,但光怪陆离的社会往往会遮住双眼;每一个人都希望能够活出本真的自我,可是当现实没有按照预先的设定发展时,有时候会“另立山头”,“而今迈步从头越”。这种失去自主性的“朝三暮四”也只能让自己疲于奔命毫无建树。马尔克斯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持在文学世界立其一根“擎天博玉柱”,而他为了执念而不弃不馁的耕耘为后人竖起一个标杆,这就是马尔克斯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