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有什么用?——读书记不住有什么用?

 昵称GRW2u 2018-08-31

身为一个喜欢读书,自己也写过些书出版的人,我觉得吧:

现阶段,书依然是相对有效率且可靠,但并非唯一的,精神食粮媒介。


都2018年了,书的各色历史作用,各色口号,比如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啦,比如腹有诗书气自华啦,这些就不说了。煽情的,举例的,拿历史人物说事的,都只是个体。

回归现实,脚踏实地地陈述好了。


书,是文字和图像(包括一部分音频,比如朗读电子书)的符号集合

纸书、竹简、电子书,总之,是用符号(文字、图像)来传达信息的载体。

信息可以无所不有,但大体分为非虚构知识和虚构作品,大概不算错。


读非虚构书,让你获取知识,有利于在现实生活中提升技能,完善自我,改善生活(物质或精神)水平。

读虚构书,让你获得精神娱乐,用王小波的话说就是,除了现实世界,人类还需要一个诗意的世界。


当然,人类摄取知识/精神娱乐的方式不止读书。

人也可以从观摩日常生活、观看纪录片等方式归纳总结知识;也可以从听音乐、看电影、打游戏等方式里进入另一个虚拟世界获得精神娱乐。所以我说书不是唯一的。

如果从感官角度讲,音画字并存的纪录片,比配图书籍更直观。甚至,配图文字都比单纯的文字,更具有指导意义。

作为一个写书的人,我很明白,从最长远来看,单纯文字形式的书,一定会慢慢被图文形式的书,继而被图文音合一的多媒体形式取代。从人类历史来看,人类的精神产物趋势,就是日益大众、日益多媒体、日益多感官的。

只是,在现阶段,以及人类的习惯使然,图文形式为主的书籍(包括电子书),依然是人类最方便的吸取知识工具。

至于娱乐方面,其实已经慢慢让步于更多媒体的媒介,比如电影与游戏了。


书,或者说图文类集合的好处之一是,轻便,易携,可以相对自如地调节阅读速度(比看纪录片要方便)。以及,效率相对高。

由于书籍的悠久历史,使图书出版和制作行业云集了一大批专业人员,掌握了行之有效的技能,以制作出色的图文成品。

读书是进入符号的世界,听音乐是进入音乐的世界,看电影是进入影像的世界。

之所以现阶段,读书的效率更高一点,是因为如上所述,书是图文符号的集合,而符号本来就是高度浓缩化的。


所以啦,读书与不读书的区别,其实没必要说得那么玄乎。

不读书的人,如果每天看科教纪录片,也可能获得足够卓越的知识。读书的人,如果每天只看《喜羊羊与灰太狼》连环画,那知识也高不到哪里去。

许多老说法,比如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说白了无非是书能通过符号让人摄取信息多学习;所谓书是人类的好朋友,也无非是人可以依靠书提供的虚拟世界获得满足,减少社交需求。


在人类可以脑后插管或进入《头号玩家》的虚拟世界之前,可以这么说:

习惯且喜欢读书的人,相对而言,会比不习惯不喜欢读书的人:

多一种摄取知识的方式。

多一种提高生存技能的途径。

更一点低的学习成本。

更丰富一点的精神娱乐。

以及,更少一点的社交需求。


以及,效率会高一点——因为符号与图像的高度浓缩性,现阶段,通过读书学习的人比通过科教片学习的人,相对要快一点。

而学习正确的知识,如上所述,是可以改善(物质或精神)生活的。




哪位会问了:读书记不住,那有什么用呢?

嗯,这么说吧。


我幼儿园时,去我妈厂里的图书馆借书。先看连环画《三国演义》、《水浒》和《红楼梦》。

到小学就看——所谓的“字书”——《三国演义》。然后自然而然地看了四大名著。再自然而然地看了全套金庸。再被我爸说了句“金庸是学大仲马的”,于是去看了《三剑客》,再顺着大仲马读了巴尔扎克的《高老头》。顺着大仲马读了福楼拜,顺着福楼拜读了莫泊桑,顺着莫泊桑读了欧·亨利,再顺过去读了海明威,等等等等。

现在想起来,第一次拥抱过的一个女孩子,最早认识,是因为她在学校传达室问我,“啊,你也在读《古都》?”——那会儿读川端康成的人,不算多。如果我当时没在读这本书,也不会认识她,之后大概情感上,会少经历一些事吧?

高二时读了张爱玲的一个短篇叫《等》,写的一个推拿医生候见室里,一群姨太太聊天。现在具体情节忘了,只记得读这篇时,很想去上海。于是去上海读了大学。

大学里开始写东西谋生。挣钱。过日子。在上海一呆十年。

29岁那年攒够钱了,申请了个学校,来巴黎,待到现在。


我面签前两次,因为自由职业者的身份,被卡得很厉害。第三次,开具了银行流水和一些出版合同做证明,材料准备得很齐。

当然,还是担心签证官问我太刁钻的问题。而且之前两次都不成功,是很容易被质疑的。

签证官先问了些简单的,临了问句:

许多年轻人是年纪轻轻就出国读书了。你29岁了,为什么呢?

我:因为到29岁,才攒够了钱学想学的东西呀。

签证官:那你最初的动机是什么呢?

我:我读的第一本外国小说是《三剑客》,第二本是《高老头》。我现在还记得《三剑客》里的所有情节,《高老头》就不行了,但我记得,这两本书的主角,一个达达尼昂,一个拉斯低涅,都是年纪轻轻地,想去巴黎见识一下世界才算。然后,我喜欢的作者海明威写过一本书,写他在巴黎生活的,《流动的盛宴》(面签官跟我齐声说出来了),所以,想去见识下。年少时读的书立下的愿望,会一直跟人一辈子吧?


然后我过签了。

实际上,现在想想,我人生的大多数转折,都跟所读的书有关系。

其实许多人都如此,只是我还记得缘由罢了。


读过的书,不一定都记得住,但会存在心里,不知不觉间就改变你的人生。

罗大佑先生还是谁,说过句,“假如一首歌长度是3分20秒,你听完了,就有3分20秒的人生被改变了”。

书,同理,而且可能埋得更深。

人类总是习惯性高估自己的行为对当下的影响,高估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低估自己的行为对长远的影响,低估一些精神上的潜移默化。

而其实我们经历的,是已经被我们读过的书,不知不觉改变的人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