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浙江省学考、选考知识条目解析(必修三)

 heitudi 2018-09-01




必修3稳态与环境



第一章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1.植物激素调节

1)生长素的发现、作用及其特点 必考加试b

生长素的发现

达尔文父子研究结论:苗尖端是感光部位,弯曲的部位在苗尖端下面。

波森和詹森的实验及结论:插有明胶片的苗发生向光弯曲现象,插有云母片的苗则不弯曲。证明的确有一种化学物质由苗尖端向下传递。

温特实验充分说明:苗尖中确实存在促进生长的化学物质。后来,其他科学家发现其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它是在细胞内由色氨酸合成的。

生长素的作用:促进细胞的生长

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不同作用:

每种激素的作用决定于植物的种类、激素的作用部位、激素的浓度等。

生长素对根和茎的生长,都是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即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植物的同一作用结果不同

相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用结果不同,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根>>茎。

③相同浓度的生长素对不同植物的同一器官用结果不同,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双子叶植物>子叶植物。

2)活动:探究24-D对插枝生根的作用 必考加试c

实验原理: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浸泡枝条,促进枝条生根,提高扦插成活率。

实验步骤:分组插枝浸泡测量根长度绘制曲线

实验结论: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能促进枝条生根,浓度过高会抑制扦插枝条生根。

3)五大类植物激素的作用  加试a

多种激素的平衡协调作用:

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例如多种激素的平衡协调作用控制植物生长发育,如:植物组织培养时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比例合适,会分化出根茎叶,两者过少只生长不分化,细胞分裂素太多只分化出茎叶,生长素太多只分化出根。

4)植物激素的应用   加试b

天然的植物激素和人工合成的类似化学物质合称为植物生长物质或植物生长调节剂。

植物生长物质用途:

促进种子萌发、促进生根(特别是用于林木的扦插繁殖)

加速生长(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及其类似物)

抑制生长(特别是一些人工合成的对抗生长素的物质)

引起无籽果实的形成(例如生长素引起无籽番茄的形成和赤霉素引起无籽葡萄的形成)

果实的催熟(乙烯)

收获后农产品的储藏保鲜(细胞分裂素)

第二章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内环境的含义及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的意义:必考加试b

细胞外液是指动物体内细胞外面的液体,相对于动物体外界环境而言,在机体内部,因此又叫内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

注意:血红蛋白等位于细胞内的物质不是内环境的成分。容易搞错的内环境成分是:激素、神经递质、尿素等

消化道、呼吸道、尿道、生殖道等与外界相通的管腔内的液体不是内环境的成分。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是细胞正常生存的必要条件。原因是细胞代谢活动是通过一系列的酶促反应来实现的,而这些反应需要有适宜的温度、pH和一定的离子浓度、底物浓度等条件。

3)内环境的稳态及其调节   加试

稳态是动物体通过调节反应形成的内部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主要依靠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来实现,而与稳态维持直接有关的系统有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排泄系统。                                          

3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1)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    必考加试a

比较项目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作用途径

反射弧

体液运输

反应速度

迅速

较缓慢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较广泛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2)神经系统的作用   必考加试a

依赖神经系统对体内外刺激作出迅速反应。

依赖神经系统对体内环境的各种变化作出反应,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对内能协调各器官、各系统的活动,使它们相互配合形成一个整体;对外使人和动物能适应外部环境的各种变化。

3)神经元的种类、主要结构及特性  必考加试a

神经元的主要结构包括胞体、树突(多个、短、分枝多)和轴突(一个、长和分枝少)。

按照神经元的功能不同,可以分为三类:

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它是把神经冲动从外周传到神经中枢的神经元;

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它是把神经冲动从神经中枢传到外周的神经元;

中间神经元(一个反射弧中不一定都有中间神经元)。

神经元特性:受到刺激后,产生兴奋,并且传导兴奋。

4)动作电位的概念  必考加试a

动作电位是指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的可传导的电位变化过程。

注:静息电位是指处在极化状态:神经纤维膜外正电位,膜内负电位。

反极化状态:神经纤维膜内正电位,膜外负电位。

5)神经冲动的产生、传导与传递   加试b

动作电位的产生:当神经某处受到刺激时会使钠通道开放,造成了内正外负的反极化现象。但在很短的时期内钠通道又重新关闭,钾通道随即开放,使得膜电位又恢复到原来外正内负的状态。

动作电位的传导:当刺激部位处于反极化状态时,邻近未受刺激的部位仍处于极化状态,两者之间会形成局部的电流,刺激没有去极化的细胞膜,使之去极化,也形成动作电位。这样,不断地以局部电流向前传导,将动作电位传播出去,一直传到神经末梢。

动作电位的传递:神经末梢与肌肉接触处叫做神经肌肉接点,又称突触。在突触处,神经末梢的细胞膜称为突触前膜,与之相对的肌膜较厚,有皱褶,称为突触后膜。乙酰胆碱可以和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这种受体是一种通道蛋白,结合后改变突触后膜对离子的通透性,引起突触后膜去极化,形成一个小电位。这种电位并不能传播,但随着乙酰胆碱与受体结合的增加,开放的通道增多,电位可加大。当电位达到一定阈值时,可在肌膜上引起一个动作电位。肌膜的动作电位传播到肌纤维内部时,引起肌肉收缩。

6)反射的概念、过程及结构基础  必考加试b

反射的概念: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刺激感受器所发生的规律性反应。

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元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元效应器)

反射过程:感受器感受到一定的刺激,并产生兴奋,通过传入神经元将神经冲动传向反射中枢,经过反射中枢分析与综合产生兴奋,通过传出神经元将神经冲动传向效应器(肌肉或腺体)。

7)大脑皮层的功能   加试a

白洛嘉区(白洛嘉表达失语症区)受损:病人可以理解语言,但不能说完整的句子,也不能通过书写表达他的思想。

韦尼克区受损:病人可以说话,但不能理解语言,即可以听到声音,却不能理解它的意义。

躯体运动区:位于中央前回,控制躯体运动。

躯体感觉区:对躯体接受的刺激产生感觉。

8)体温调节的方式及过程  必考加试a


人的体温调节实际上就是通过神经系统感觉内、外环境的变化,由各器官、系统协调活动,调节人体产热量和散热量,从而实现体温稳定的过程。                                                               

4高等动物的内分泌系统与体液调节

1)激素及内分泌的概念  必考加试a

激素:人体的内分泌系统(无管腺和细胞)在一定的刺激(神经或体液刺激)作用下分泌到体液中的某些特殊物质,能作用于特定器官并调节它们的活动。

内分泌:激素由细胞分泌后,释放到体液中发挥调节作用的,称为内分泌。

2)体液调节的含义及特点  必考加试a

激素通过体液的传送,作用于某些特定的器官,调节他们的活动的过程。

特点:比神经调节缓慢,作用持续时间比较长,作用范围比较广泛。

3)下丘脑与垂体的关系以及有关激素的作用   必考加试a

下丘脑的神经细胞分泌多种调节激素作用于腺垂体,调节、控制腺垂体的激素分泌。而腺垂体激素又调节、控制有关内分泌腺体的激素分泌。

下丘脑释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腺垂体刺激其释放促甲状腺激素。

垂体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

腺垂体释放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刺激其释放甲状腺激素;腺垂体还释放生长激素,作用于全部组织,刺激蛋白质合成和组织生长。缺少生长激素得侏儒症;过多得巨人症。

神经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调节人体水平衡,并减少尿液的排放;还释放催产素,促进子宫的收缩。

4)甲状腺激素的作用  必考加试a

甲状腺的功能有:促进物质代谢和能量转换;促进生长发育;促进骨骼成熟;促进中枢神经系统发育。

婴幼儿时期缺乏患呆小症。

5)雄激素和雌激素的作用  必考加试a

雄激素:促进精子的发生;促使附属生殖器官的生长;维持男性的第二性征;增强代谢率,影响个人行为。

雌激素:促进卵子成熟和卵泡生长,以及生殖器官的长大、成熟;维持女性的第二性征;支持青春期的突发性快速增长。

6)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    加试b

胰岛素作用:胰岛素促进肝细胞、肌肉细胞、脂肪细胞摄取、贮存和利用葡萄糖,抑制氨基酸转化成葡萄糖。

胰高血糖素的作用:促进肝糖元的分解,促使脂肪分解。

7)活动:模拟尿糖的检测   加试b  

5支试管:1清水,2葡萄糖溶液,3蛋白质溶液,4甲尿液,5乙尿液。

用葡萄糖试纸检测葡萄糖的存在。                      

第三章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5.人体对抗病原体感染的非特异性防卫

1)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    必考加试a

免疫是指身体对抗病原体引起的疾病的能力。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是体表屏障,包括皮肤表皮的物理屏障和体表黏膜的化学防御。

2)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二道防线    必考加试a

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二道防线是内环境的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及血浆蛋白破坏病原体,脓液(死的白细胞、活的白细胞、死细菌、坏死的细胞)的出现表示机体正在克服感染。第一、第二道防线是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

6特异性反应

1特异性免疫    必考加试b

特异性免疫的类型 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T淋巴细胞与细胞免疫有关,B淋巴细胞与体液免疫有关。

特异性免疫的作用特点:针对特定病原体。

抗原与抗体、T淋巴细胞与B淋巴细胞

抗原是指可使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非己物质。抗体指机体的免疫系统在抗原刺激下,由B淋巴细胞或记忆B细胞增殖分化成的效应B细胞(浆细胞)所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抗体分子的基本结构是Y型的。

骨髓中的淋巴干细胞分化成T淋巴细胞(胸腺中发育)和B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识别入侵者的过程:


人体细胞膜上都有一种特异的糖蛋白分子,即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分子,淋巴细胞以此为依据实现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同一个体的所有细胞的MHC是相同的,这样在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不会攻击自身的细胞。而病毒、细菌和其它致病因子在它们的表面也带有表明它们特殊身份的分子标志,它不同于人体自身的MHC,因此被识别后会引起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反应。记忆细胞的形成使机体在有相同抗原再次入侵的情况下产生更快更强的免疫应答,即二次免疫应答。

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过程

成熟的T淋巴细胞对自身细胞膜上的MHC不反应,当受特定的抗原—MHC复合体刺激,就会分裂分化为效应T细胞和记忆T细胞,活化的辅助性T淋巴细胞可分泌多种蛋白质,促进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活化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专一性识别有抗原—MHC复合体的细胞(已被感染的体细胞或癌细胞)并消灭之。这种T淋巴细胞的免疫称为细胞免疫。


成熟的B淋巴细胞膜上的抗体分子(免疫球蛋白)遇到相应的抗原,在受活化的辅助性T淋巴细胞分泌的白细胞介素—2的作用下,分裂分化成效应B细胞(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效应B细胞产生和分泌专一性的大量抗体,抗体与细胞外的病原体和毒素结合,使病毒失去感染能力,使细菌毒素中和,使一些抗原凝聚。这种B淋巴细胞的免疫称为体液免疫。       


2)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必考加试a

特异性免疫是有特异性的,只针对某一种病原体做出的免疫反应,要经过多种免疫细胞的作用。非特异性免疫没有针对性。

3)免疫接种的应用   加试a

免疫接种或预防接种是以诱发机体免疫应答为目的,预防某种传染性疾病的方法。

接种类型:主动免疫(接种疫苗:灭活的微生物、分离的微生物成分或其产物、减毒的微生物)和被动免疫(接种针对某种病原体的抗体)。

7.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

1)免疫功能异常反应    必考加试a

过敏反应是一些人对某种物质(如花粉、某些食物、某些药物、螨虫、蘑菇孢子、昆虫毒液、灰尘、化妆品等)所产生的强烈的免疫应答,是免疫系统功能过强造成的。分速发型和迟发型两种,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叫致敏原。

先天性免疫缺乏病是由于发育异常,使机体缺乏B淋巴细胞或T淋巴细胞,从而造成机体缺乏对异物免疫应答的先天性疾病。

后天获得的免疫缺乏病是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由于病毒感染等原因造成的免疫功能不足或低下的疾病。最典型的是艾滋病。

2HIV对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   必考加试a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缩写AIDS,中文名称艾滋病)是一种通过体液传播的疾病。它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

HIV是一种逆转录酶病毒,其遗传物质是RNA,主要感染并破坏辅助性T淋巴细胞,从而导致病人的免疫功能严重衰退。在人体有很长的潜伏期(8~10年)。

3)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及其预防措施  必考加试a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三种:性接触;血液传播;母婴传播。HIV不会通过一般的身体接触或空气途径传播,不会通过昆虫传播,也不会通过食物、握手或马桶座传播。

预防艾滋病的措施:洁身自爱,避免不正当的性关系,使用避孕套;输血要严格检查,严格消毒;远离毒品;对已感染HIV的孕妇应用药物控制,实施剖腹产,并对其婴儿采用人工哺乳。


第四章  种群

8.种群的特征

1种群的概念和特征  必考加试a

种群指占有一定空间和时间的同一物种的集合体。

种群的特征: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结构(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性比率等,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最基本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年龄结构是预测末来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

2标志重捕法   必考加试a

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能力较强的动物,如田鼠、鸟类、鱼类等,其公式是N=M·n /m,M—标志个体总数,n—重捕个体数,m—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数。

3)种群的分布型和存活曲线    加试b

9.种群的增长方式

1)种群的指数增长和逻辑斯谛增长   必考加试b

在资源无限、空间无限和不受其他生物制约的理想条件下,种群呈指数增长(“J”形增长),特点是起始增长很慢,但随着种群基数的加大,增长会越来越快,每单位时间都按种群的一定百分数或倍数增长,其增长势头强大。增长速率不断增大。增长率保持不变。

在资源有限、空间有限和受其他生物制约的条件下种群呈逻辑斯谛增长(“S”形增长),特点是起始呈加速增长,K/2时增长最快,此后便开始减速增长,到K值时便停止增长或在K值上下波动。

两种曲线的比较:


2 环境容纳量   必考加试a

环境容纳量是指在长时期内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用K值表示。K值是一个平均值,种群的实际数量在K值上下波动。

应用:大熊猫栖息地遭到破坏后,由于食物减少和活动范围缩小,其K值变小,因此要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栖息环境,提高K值,是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应降低其K值。

3)活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加试c

目的: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随时间发生的变化,从而了解在封闭环境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规律;学习用血细胞计数板进行酵母菌细胞计数的操作方法,学习用比浊计(或比色计)的使用方法,找出酵母菌细胞数量变化与其浑浊度之间的关系;初步尝试依据测量数据建立数学模型。

10.种群的数量波动及调节

1)种群数量的非周期性波动和周期性波动    加试a

大多数种群数量的波动,是非周期性波动,如北极旅鼠;种群的周期性波动现主要发生在单调的高纬度环境中。

2)种群数量波动的因素  加试a

外源性因素:气候、食物、疾病、寄生和捕食;

内源性因素:行为调节和内分泌调节。


第五章   群落

11植物的生长型和群落结构

群落的概念和结构   必考加试a

群落的概念:群落指在一定空间内所有生物种群的集合体。群落是由一定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种群组成。

群落的垂直结构、水平结构和时间结构 

垂直结构是指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如森林的垂直结构,不同植物自上而下分别配置在群落的不同高度,依次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衣层,形成一定的层次性。影响植物垂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而植物的垂直结构又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条件,因此,动物也有类似的分层现象。动物分层主要是因群落的不同层次的食物和栖息环境不同。

水生群落也有分层现象,其层次性主要由光的穿透性、温度和氧气的垂直分布决定的。

一个湖泊至上而下可分为四层:表水层、斜温层、静水层、底泥层。

水平结构指群落中的生物在水平方向上的配置状况。由于土壤、地形、湿度等环境条件及物种本身的不同特点,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表现出复杂的斑块性和镶嵌性。

时间结构指群落的组成和外貌随时间而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如昼夜变化和季节变化。

12群落的主要类型

主要的陆地生物群落类型   必考加试a

由于气候、地形等环境条件的不同,各地分布着不同类型的生物群落。主要的陆地生物群落是森林、草原、荒漠和苔原。

北半球森林自南向北依次分布着热带雨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北方针叶林。热带雨林中的生物种类最丰富,是地球上最丰富的生物基因库。

13群落演替

1)群落演替的概念、类型和过程  必考加试a

群落演替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物种取代另一些物种,一个群落类型取代另一个群落类型直到形成一个稳定的群落为止的过程。群落是一个动态系统,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最后会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

群落演替的类型: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原生演替:指在从未有任何生物定居过的裸岩、沙丘、和湖底开始的演替。经历的时间长。速度慢。

如从裸岩开始演替为森林的过程是:地衣、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湖泊演替为森林的过程是:裸底阶段沉水植物阶段浮叶根生植物阶段挺水植物和沼泽植物阶段森林群落阶段(顶极)。

次生演替:由于火灾、洪水和人为破坏把原有群落毁灭,在被毁灭群落基质上所进行的演替。由于原有基质和环境条件较好,经历的时间较短、速度快。

引起次生演替的外界因素:


当群落演替到与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处于平衡状态时,群落结构最复杂也最稳定,只要没有外力干扰,它将永远保持原状,演替所达到的这个最终平衡状态叫顶级群落。顶级群落主要由平均温度和年降雨量所决定。

2)顶极群落的概念   加试a

演替所达到的最终平衡状态就叫顶极群落。顶极群落主要是由平均温度和年降雨量所决定的。

第六章   生态系统

14.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1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成分   必考加试a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环境所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系统。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组成成分由无机物、有机物、气候、能源、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七大成分组成。

2食物链、食物网的概念及实例   必考    b  加试b

在生态系统各生物之间,通过一系列取食和被取食关系而形成的一种单方向的营养关系,叫做食物链。食物链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也是有害物质移动和浓缩的通道。

3食物网复杂程度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关系   必考加试b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的复杂营养关系,叫做食物网。生物种类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越强,恢复力稳定性越弱;生物种类越少,食物网越简单,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越弱,恢复力稳定性越强。

4生物放大   必考加试b

有害物质等通过食物链逐级积累与浓缩,在生物体内高度富集,导致危害的现象叫做生物放大。生物营养级越高,受害越严重。

5营养级   必考加试a

营养级是指处于食物链同一环节上的全部生物的总和,因此营养级之间的关系是一类生物和处于不同营养层次上的另一类生物之间的关系。营养级以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初级消费者(植食动物)为第二营养级,次级消费者(肉食动物)为第三营养级。


6)生态系统结构模型的建构     加试b

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

7)生态金字塔   加试b

生态金字塔是指各营养级之间的某种数量关系,可采用生物量单位、能量单位和个体数量单位。通常是下宽上窄的正金字塔图形,但也有倒金字塔形的,不过能量金字塔绝对不会是倒的。

15.生态系统中的生产量和生物量

初级生产量、次级生产量及生物量的含义      加试a

初级生产量: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所制造的有机物质或所固定的能量。总初级生产量(GP=净初级生产量(NP+呼吸量(R)。单位是g/m2·a)或J/m2·a

次级生产量:次级生产者(异养生物)同化量减去呼吸量。单位是g/m2·a)或J/m2·a

生物量:就是净生产量在某一调查时刻前的积累量。单位是g/m2J/m2

16.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1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    必考加试c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模式图如下:


从图可知:

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全部生产者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

能量流动的通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每个营养级的能量来源:生产者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能,消费者的能量来源于上一个营养级。

每个营养级的能量去路:自身呼吸作用消耗,以热能的形式散失;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也就是贮存在构成有机体的有机物中(部分暂未被利用);流入下一个营养级的生物体内;遗体、残落物、排泄物等被分解者分解,以热能形式散失。

能量流动过程中能量的变化:光能化学能热能。

能量流动的特点:逐级递减(传递效率约10%);单向流动。

单向流动:能量沿食物链由低营养级流向高营养级,不能逆转,也不能循环流动。原因是:第一,食物链中,相邻营养级生物的吃与被吃关系不可逆转,因此能量不能倒流,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第二,各营养级的能量总有一部分以细胞呼吸产生热能的形式散失掉,这些能量是无法再利用的。

逐级递减:输入到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流入下一营养级,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减少的。原因是:第一,各营养级的生物都会因呼吸作用消耗相当一部分能量(ATP、热能)。第二,各营养级总有一部分生物或生物的一部分能量未被下一营养级生物所利用,还有少部分能量随着残枝败叶或遗体等直接传递给分解者。

能量的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上一个营养级同化的能量。

2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   必考加试c

碳循环的过程如下图:


碳在无机环境中的主要存在形式:CO2和碳酸盐。

碳在生物群落的各类生物体中的存在形式:含碳有机物。

碳在生物群落内部的传递形式:含碳有机物(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在生物群落中传递)。

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的循环形式主要是CO2

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是光合作用。

碳从生物群落进入无机环境的主要途径有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CO2

碳循环的特点:全球性、循环性、守恒性

3)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加试c

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物质是能量流动的载体。

17.生态系统的稳态及调节

1)生态系统的稳态    必考加试a

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

力的基础是负反馈。物种数目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大。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相对性。当受到大规模干扰或外界压力超过该生态系统自身更新和自我调节能力时,便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破坏、甚至引发系统崩溃。

生物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生态系统成分越单纯,结构越简单抵抗力稳定性越低,反之亦然。抵抗力稳定性强的生态系统,它的恢复力稳定性一般较弱。森林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比草原生态系统强,草原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比森林生态系统强。

2稳态的调节   必考加试b

反馈调节指生态系统的某一成分发生变化的时候,它必然会引起其他成分出现一系列的相应变化,这些变化最终又反过来影响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的过程。

反馈调节的类型:负反馈和正反馈。负反馈调节的结果是抑制和减弱最初发生的变化,使生态系统保持稳态。正反馈调节的结果加速最初发生的变化,使生态系统远离稳态。

稳态是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来实现的。生态系统有自我调节的能力,但有一定的限度。当外来干扰超过一定的限度,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要受到破坏。

第七章  人类与环境

18.生物圈

生物圈的概念和功能 必考加试a

生物圈是指地球有生物存在的部分,包括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它是地球表面不连续的一个薄层。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物圈的功能:生物圈是人类的生命维持系统,它为我们制造氧气、生产食物、处理废物和维持其他所有生物的生存。

19.全球人口动态

人口增长的过程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必考加试a

100年来,全球人口增长速度特别快,类似于指数(“J”形)增长,而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所以人口与资源的矛盾日益尖锐。

人口增长的后果是对环境造成巨大压力(对土地资源的压力,水资源的压力,能源的压力,森林资源的压力和环境污染的压力)。

20.人类对全球环境的影响

1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影响   必考加试b

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产生的CO2引起的;造成臭氧空洞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大量使用了氟利昂(CFCl3CF2Cl2)制冷剂;酸雨主要是由煤、石油等化石燃料大量燃烧产生的硫和氮的氧化物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大量繁殖,主要是由于水体中NP等元素增多引起的。

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和意义   必考加试a

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的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部分。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

1)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森林公园是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场所。

2)迁地保护:动物园、植物园、濒危物种保护中心。

3)加强宣传和执法力度。

4)建立精子库、种子库,利用生物技术对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等。

要保护好生物多样性,其关键是要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如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资源、防治环境污染等。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使用价值(药用、工业原料、科研、美学)、间接使用(生态)价值(保持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潜在使用价值。因此,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保护生物多样性。

3)活动:调查社区、村镇或学校附近一个淡水区域的水质     加试b

目的:采集社区、村镇或学校附近一个淡水区的水样,进行一系列实验操作测定水质,作出水体是否受到污染的调查结论;关注水体污染的状况,提出改良水质的建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