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浙江省学考、选考知识条目解析(必修一)

 heitudi 2018-09-01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第一章细胞的分子组成

1.无机物

1)水在细胞中的作用  必考加试a

作用:①作为良好的溶剂;

②生物体内物质运输的主要介质;

③具有缓和温度变化的作用。

2)无机盐及其生理作用  必考加试a

存在形式:无机盐在细胞中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少数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生理作用:①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血液中缺Ca2+会发生抽搐现象,HCO3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酸碱平衡。

②构成细胞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Mg2+是叶绿素的必需成分,Fe2+是血红蛋白的必要成分。

2.有机化合物及生物大分子

1)糖类的种类、作用和分类依据  必考加试b

种类和分类依据:糖类只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根据糖类是否能够水解及水解后的产物,糖类可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

①单糖:葡萄糖、果糖、核糖、脱氧核糖

②二糖:蔗糖和麦芽糖

③多糖:纤维素、淀粉、糖元

作用:糖类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葡萄糖是细胞内最重要的能源物质,淀粉和糖元都是生物体内重要的贮能物质,纤维素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2)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必考加试a

脂质主要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包括:

①油脂: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是生物体内的贮能物质。

②磷脂:磷脂是细胞内各种膜结构的重要成分。

③植物蜡:对植物细胞起保护作用。

④胆固醇:是人体所必需的,但血液中胆固醇过多可能引起心脑血管疾病。

3)蛋白质的功能  必考加试b

功能:通常不是生物体内的能源物质。其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细胞和生物体的结构物质:如肌肉组织中的蛋白质

②具有催化作用:如消化酶

③具有免疫作用:如抗体

④具有物质运输作用:如细胞膜上的载体

⑤具有调节作用:如胰岛素

4)氨基酸的结构和种类、氨基酸形成多肽及多肽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必考加试b

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每个氨基酸分子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氨基酸的种类:20

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形成方式:脱水缩合,形成的化学键叫做肽键,表示为—CONH—。

命名:N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称为N肽。

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的计算:脱去的水分子数=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

5)蛋白质分子结构多样性与功能复杂性的关系  必考加试b

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决定了蛋白质分子功能的多样性。

蛋白质结构具有多样性的原因:①氨基酸的种类不同;②氨基酸数目成百上千;③氨基酸排列顺序千变万化;④蛋白质空间结构千差万别。

6)核酸的种类和功能  必考加试a

    元素组成:核酸由CHONP等元素组成。

种类:

种类

英文缩写

基本组成单位

存在场所

脱氧核糖核酸

DNA

脱氧核苷酸

主要在细胞核

核糖核酸

RNA

核糖核苷酸

主要在细胞质

功能:核酸是细胞中控制其生命活动的大分子。DNA中贮藏的遗传信息控制着细胞的所有活动,并决定细胞和整个生物体的遗传特性。RNA在合成蛋白质时是必需的(mRNAtRNArRNA)。

7)活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油脂、糖类和蛋白质   必考加试b

活动原理:各种生物组织和细胞中,有机化合物含量各不相同。对于某些有机化合物,可以使用指示剂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进行检查。苏丹Ⅲ染液能使细胞中的油脂呈橙黄色。双缩脲试剂可与蛋白质发生紫色反应。本尼迪特试剂可与可溶性还原糖(葡萄糖、果糖等)发生作用生成红黄色沉淀。淀粉遇碘—碘化钾溶液变蓝色。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油脂

常用材料:花生种子等。

方法步骤:

①制片  徒手切片,将种子子叶切成12mm厚的薄片,置于载玻片中央。

②染色  用吸水纸吸去材料表面的水,将苏丹Ⅲ染液滴在切片上,静置23min,使切片染色。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染料,再在切片上滴加1250﹪的乙醇溶液,洗去多余的染料。

③制片  用吸水纸吸去乙醇溶液,再在切片上滴加12滴水,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

④观察  高倍显微镜下观察被染色(橙黄色)的脂肪颗粒。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淀粉:

常用材料:马铃薯块茎

方法步骤:

①将生物组织材料剪碎后研磨、过滤。

②取2mL样本上清液加入5滴碘—碘化钾溶液,与样本上清液比较,观察颜色变化。

结果:溶液颜色变成蓝色。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

常用材料:梨和白萝卜

方法步骤:

①将生物组织材料剪碎后研磨、过滤。

②取2mL样本上清液加入2mL本尼迪特试剂,振荡试管,使样本与本尼迪特试剂混合均匀,将试管置于热水浴中加热23min,与样本上清液比较,观察颜色变化。

结果:产生红黄色沉淀。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

常用材料:稀释的鸡蛋清,豆浆等。

方法步骤:

①取2mL样本上清液;

②加入2mL双缩脲试剂ANaOH),振荡试管,使样本与试剂A混合均匀,再加入5滴双缩脲试剂BCuSO4),与样本上清液比较,观察颜色变化。

结果:溶液颜色变成紫色。

 

第二章 细胞的结构

3.细胞概述

(1)细胞学说的基本观点 必考加试a

    细胞学说主要揭示了生物结构的统一性,其内容主要有:所有的生物都是由一个或者多个细胞组成的;细胞是所有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所有的细胞必定是由已存在的细胞产生的。

(2)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加试c

  1838年,德国的施莱登提出“所有的植物都是由细胞组成”;

  1839年,德国的施万提出“所有的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

   德国的菲尔肖提出:所有的细胞都必定来自已存在的活细胞

(3)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种类 必考加试a

     细胞的种类很多,不同的细胞大小差别很大。生物体的长大,不是由于细胞体积的增大,而是由于细胞数目的增多。

     细胞的种类: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在于: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由原核细胞组成的生物称为原核生物,有各种细菌(如肺炎双球菌、乳酸杆菌)、蓝藻等。由真核细胞组成的生物称为真核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真菌(如酵母菌、霉菌)等绝大多数生物。

(4)活动: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必考加试b

显微镜的使用:

显微镜使用的基本程序:取镜安放对光制片观察。

显微镜放大倍数是指物像边长的放大倍数,而不是面积或体积的放大倍数。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距离装片距离越近,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总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

使用高倍镜观察细胞的实验操作过程:①先在低倍镜下观察,找到要观察的物像;②移动载玻片,将所要观察的细胞(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③转动转换器,让高倍镜头正对通光孔;④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低倍物镜与高倍物镜比较:高倍物镜下视野亮度暗、物像大、细胞数量少。

光学显微镜观察标本时,标本被放大倍数是指放大标本的长度或宽度,显微镜观察到的物像是倒像,因此物像移动的方向与装片移动方向相反。

4.细胞膜与细胞壁

(1)质膜的功能和功能特性  必考加试b

质膜的功能:物质交换、细胞识别、免疫、细胞通讯等。

功能特性:选择透性质膜有允许某些分子透过,而阻止另一些分子透过的特性,称为质膜的选择透性,选择透性属于质膜的功能特性。

(2)质膜的结构模型:“流动镶嵌模型” 必考加试b


质膜的主要成分:磷脂和蛋白质,有些还含有少量的胆固醇和糖类。

流动镶嵌模型:组成质膜的膜蛋白和磷脂大多都是可以移动的,由于膜中的各种组分都在不断地移动,像流体一样,而且又有各种蛋白质分子镶嵌在其中,所以这种模型称为流动镶嵌模型。因此,质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流动镶嵌模型中最基本的部分是脂双层,由脂双层组成的膜称为单位膜。

(3)质膜组成成分的生理作用  必考加试a

膜中各种组分的作用:脂双层是膜结构的基础,它使得许多分子和离子不能随意出入细胞。膜蛋白有许多功能:有些膜蛋白控制着某些分子和离子的出入;有些膜蛋白起着生物催化剂的作用;还有一些膜蛋白起着细胞标志物的作用,这些标志物中有的能识别来自细胞内外的化学物质(化学信号),有的能识别其他细胞,有的则与病原体作斗争。

(4)植物细胞壁的组成和生理作用  必考加试a

植物和藻类的细胞壁主要是由纤维素组成的。

作用:保护细胞和支撑植物体。

(5)活动: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  必考加试b

步骤:将玉米籽粒放在温水(20—25℃)中浸泡36小时,取4粒已经泡涨的籽粒,将其中2粒在沸水中煮5min后,冷却,作为对照的实验材料。分别取煮过和未煮过的玉米籽粒放在培养皿中,用刀片沿胚的中线纵向切开籽粒,用稀释20倍的红墨水染色(以淹没种子为宜)。2min后,倒去红墨水,用水冲洗籽粒数次,直到冲洗液无色为止。观察籽粒中胚的颜色。

结果:煮过的那一组种子的胚全都染上了红色,而没煮过的那一组种子的胚,仅表层带有浅浅的红色。

结论:活细胞吸收物质具有选择透性。

5.细胞质

(1)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溶酶体、线粒体、质体、液泡和中心体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必考加试a


内质网:形态、结构:是由一系列单位膜构成的囊腔和细管组成的细胞器,这些囊腔和细管彼此相通。内质网向内与细胞核膜相连,向外与质膜相连。包括粗面内质网和光面内质网两种类型。功能:内质网主要功能是加工蛋白质和有机物的运输通道。

核糖体:形态:颗粒状小体。结构:由RNA和蛋白质组成,外表面没有膜结构。真核细胞中的核糖体一部分游离在细胞溶胶中,一部分连接在粗面内质网上。功能: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高尔基体:形态、结构:由一系列单位膜构成的扁平小囊和由这种小囊产生的小泡组成。功能:高尔基体是真核细胞中的物质转运系统,承担着物质运输的任务。如在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中,高尔基体的作用就是把集中在高尔基体中的蛋白质进行分拣,并分别送到细胞内或细胞外的目的地。

溶酶体:①形态、结构:是由单位膜包被的小泡,是高尔基体断裂后形成的。溶酶体中含有多种水解酶。②功能:消化细胞从外界吞入的颗粒和细胞自身产生的碎渣。


线粒体:形态:呈颗粒状或短杆状。结构:由内、外两层膜构成的,膜的结构基础都是脂双层,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两层膜之间以及嵴的周围都是液态的基质。线粒体中还有少量的DNA和核糖体,能合成一部分自己需要的蛋白质。功能:是细胞呼吸和能量代谢的中心,需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均在线粒体内进行。


质体:质体存在于植物和藻类细胞中,分白色体和有色体两类。白色体不含色素,是贮存脂质和淀粉的,存在于不见光的细胞中。有色体含有色素,最重要的一类有色体是叶绿体。叶绿体:①形态、结构: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外面有双层膜,内部是液态的基质,浸在液态基质中的是一个复杂的膜系统,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就存在于这些膜系统中。功能: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液泡:①形态、结构:是细胞中一种充满水溶液的、由单位膜包被的细胞器。液泡中的水溶液称为细胞液,其中含有无机盐类、糖类、氨基酸、色素等。功能:贮藏营养和色素等物质,其中液泡中的色素使得植物的花、果实和叶有各种颜色;此外还有有保持细胞形态,调节渗透吸水和失水的作用。


中心体:形态、结构:由两个互相垂直的中心粒构成,无膜结构,每一个中心粒都是由一组微管排列成的筒状结构,存在于动物和低等植物中。功能:在动物细胞的增殖过程中起作用。    

(2)主要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加试b

     如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合成后的运输就涉及了:核糖体上合成分泌蛋白,内质网运输和加工分泌蛋白,高尔基体分类加工和包装分泌蛋白,并将其运到细胞外,线粒体为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提供能量。

(3)细胞溶胶的功能 必考加试a

细胞质中除细胞器以外的液体部分称为细胞溶胶。细胞溶胶中含有多种酶,是多种代谢活动的场所。

(4)活动: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  必考b  加试b

实验目的:观察黑藻叶肉细胞中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

实验步骤:

①黑藻的培养:实验前将黑藻放在光照充足、温度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②取材:将黑藻从水中取出,用镊子从新鲜枝条上取一片幼嫩的小叶。

制片: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将小叶放在载破片的水滴中,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

先用低倍镜找到黑藻叶肉细胞,再换用高倍物镜观察。

6.细胞核

(1)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必考b  加试b


细胞核的结构:是细胞中最大的细胞器。

染色质:是细胞核中或粗或细的长丝,主要DNA和蛋白质组成。细胞核所携带的遗传信息就在染色质中的DNA分子中。染色质染色体成分相同,只是凝聚程度不同,是细胞分裂不同时期形状各异的同一种物质。

核被膜:是指包被细胞核的双层膜,其外层与粗面内质网膜相连。核被膜上有核孔复合体,是蛋白质、RNA等大分子出入细胞核的通道。

核仁:是细胞核中呈圆形或椭圆形的结构,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④核基质:细胞核中液态部分。

细胞核的功能: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所必需的。

(2)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点必考b  加试b

所有植物细胞都有细胞壁,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

绿色植物细胞有叶绿体等质体,动物细胞没有;

成熟植物细胞有大液泡,动物细胞一般没有;

   动物细胞有中心体,大多数植物细胞中则没有。

7.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结构的异同点 必考b  加试b

类别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不同点

大小

较小

较大

细胞壁

多数有,但成分与植物细胞不同。

植物细胞有,成分主要是纤维素。

细胞质内的细胞器

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有各种复杂的细胞器

细胞核

染色质

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只有拟核。

无,只有丝状DNA

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有,由DNA和蛋白质构成染色质。

共同点

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

注意:原核细胞虽然没有线粒体,但也能进行细胞呼吸,质膜就是原核细胞进行细胞呼吸的场所。蓝细菌没有叶绿体,但其质膜向内折叠,并含有光合色素,这些膜就是蓝细菌光合作用的场所,也成光合膜。

 

 

第三章  细胞的代谢

8.细胞与能量

(1)细胞内的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    必考加试a

吸能反应指产物分子中的势能比反应物分子中的势能高。如人体细胞中葡萄糖合成糖元就是一种吸能反应。

放能反应指产物分子中的势能比反应物分子中的势能低。所有细胞中最重要的放能反应是糖的氧化,也称为细胞呼吸。

(2)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    必考加试a

ATP的化学组成:ATP由一个核糖、一个腺嘌呤和三个磷酸基团组成的。其中A代表腺苷,由一个核糖和一个腺嘌呤组成,T代表3个,P代表磷酸基团。所以ATP也叫做腺苷三磷酸。

ATP的特点:

一个ATP含一个腺苷和三个磷酸基团,这是它的组成特点;同时ATP还含有高能磷酸键,一分子ATP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其中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易水解和重新形成。当远离腺苷的那个高能磷酸键水解时则ATP就变成了ADP,当ADP得到能量时又能重新形成高能磷酸键形成ATP。

ATP在细胞内含量很少,但在细胞中易于再生,因此可作为源源不断的能源

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必考加试b

ATPADP相互转化的过程和意义:


 注:在ATP ADP转化过程中物质是可逆,能量是不可逆的

意义:能量通过ATP分子在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之间循环流通,ATP是细胞里的能量流通的能量“通货”

9.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1)扩散和渗透的过程:必考b  加试b

扩散是指分子或离子从高浓度处向低浓度处运动的现象。扩散达到平衡时,分子仍继续运动,且维持着平衡状态。

渗透是指水分子通过膜的扩散称为渗透。水分子总是从分子数相对较多的一侧进入水分子相对较少的一侧。即水分子扩散总是从较低浓度较高浓度。

扩散和渗透都是物理现象。

渗透作用的条件:①有半透膜存在    ②半透膜两边均为液态且存在浓度差

半透膜的特点:大分子物质不可以透过,小分子物质(如水)可以透过。

(2)红细胞吸水与失水的原因:必考b  加试b

红细胞失水和吸水的原因:红细胞的细胞膜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因为细胞膜同样具有大分子不能透过,有些小分子物质(如水)可以透过的特点。所以红细胞具有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具有半透膜(细胞膜),又有浓度差。

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红细胞内液体的浓度时,红细胞就失水;红细胞发生皱缩现象。

当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红细胞内液体的浓度时,红细胞就吸水。吸水到一定程度,由于细胞膜的伸缩性有一定限度,所以红细胞会发生破裂现象。

当外界溶液浓度等于红细胞内液体的浓度时,红细胞无变化。

(3)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的原因:必考b  加试b

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是指植物细胞因为渗透作用而失水,这时细胞膜(质膜)连同以内的部分收缩而发生与细胞壁的分离。下图示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时的状态:


图中的1代表细胞壁,由于细胞壁具有全透性,所以1和2之间充满外界高浓度的溶液。图中的2代表细胞膜,5代表液泡膜,3代表细胞质。植物细胞具备了渗透吸水的条件;液泡内的液体叫细胞液,所以当半透膜两侧存在浓度差,即细胞液与外界溶液浓度之间有浓度差,就会发生植物细胞的渗透作用。

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外因是外界溶液浓度高于细胞液的浓度,液泡内的水就会流向细胞外。

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内因是质膜及其以内部分的伸缩性要比细胞壁大,当植物细胞处于高浓度溶液中时,由于细胞失水导致质膜及其以内部分的收缩,则会发生质壁分离。

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的外因也是因为半透膜两侧具有浓度差;内因也是因为质膜及其以内部分的伸缩性较大,当植物细胞处于低于细胞液浓度的溶液中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子透过半透膜进入液泡,导致液泡变大,整个质膜及其以内部分体积增大,最后与细胞壁重新贴在一起。

(4)被动转运、主动转运   必考b  加试b


被动转运

主动转运

自由扩散(简单扩散)

易化扩散

方向

顺浓度梯度

高浓度→低浓度

顺浓度梯度

高浓度→低浓度

逆浓度梯度

低浓度→高浓度

能量

不消耗

不消耗

消耗

载体

不消耗

需要

需要

举例

水、O2、CO2、甘油等脂质等脂溶性物质。

血浆中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K+进入红细胞,Na+出红细胞

(5)细胞胞吞、胞吐的过程:必考a  加试a

有些大分子或颗粒物质被一部分质膜包起来,这部分质膜与整个质膜脱离,裹着该物质运动到细胞的内侧或外侧。运送到细胞内侧的,称为胞吞;运送到细胞外侧的,称为胞吐。如变形虫吞噬有机物就是胞吞;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就是胞吐。


(6)【活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必考b  加试b

  目的要求:观察、描述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实验原理:成熟的植物细胞有一大液泡。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进入到外界溶液中,由于质膜及其以内部分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液泡逐渐缩小,质膜及其以内部分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即发生了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进入到细胞液中,液泡逐渐变大,整个质膜及其以内部分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即发生了质壁分离复原。

材料用具 紫色的洋葱鳞片叶;刀片,镊子,滴管,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显微镜;蔗糖的质量浓度为0.3g/mL的溶液,清水。

方法步骤  1、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的临时装片。2、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现象。(1)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洋葱表皮细胞中有一个呈紫色的大液泡,因为液泡中有色素,所以便于观察。(2)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观察到质膜及其以内部分与细胞壁分离,液泡体积变小,颜色变深。(3)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复原:观察到质膜及其以内部分与细胞壁重新新贴在一起,液泡体积变大,颜色变浅,

讨论:用什么方法可以鉴别植物细胞是否为活细胞?

    由于活细胞的质膜具有选择透性,相当于一层半透膜,所以可以用是否会发生质壁分离及复原来鉴别。

讨论:如果用一定浓度的尿素、甘油或KNO3替代蔗糖溶液,会发生什么现象?

由于以上三种物质均可以以被动转运(尿素、甘油)或主动转运(KNO3)的方式进入细胞,所以会发生质壁分离自动复原。

10.酶

(1)酶的发现过程:必考a  加试a

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提出:酒精产量与活酵母菌的繁殖量成正比,酒精发酵是酵母菌代谢活动的结果;

德国化学家李比希认为酒精发酵与酵母菌的活动无关,只需要酵母菌中的某种物质;

德国的毕希纳则证明了促使酒精发酵的确实是酵母菌中的某种物质—-酶;

美国的萨母纳尔得到脲酶证实了酶是一种蛋白质;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科学家又发现极少数特殊的酶是RNA。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本质:必考b  加试b 

酶在代谢中的作用:酶具有促使反应物发生化学变化,而本身却不发生变化的特点,所以酶体现了在生化反应中充当催化剂的作用。

酶的本质: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它的化学本质主要是蛋白质,也有极少数是RNA。

酶发挥催化作用的场所主要在细胞内,也可以在细胞外,如在人体消化道内酶就对食物的消化起催化作用。

(3)酶的专一性和高效性:必考b  加试b

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物质发生反应。例:蔗糖和麦芽糖都是二糖,蔗糖酶只能水解蔗糖,却不能水解麦芽糖。

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的高。例:每个酶分子能在1s之内将105个过氧化氢分子分解,是无机催化剂的1000万倍。

4)影响酶作用的因素: 必考c  加试c

影响因素主要指温度和pH。温度和pH值偏高或偏低,酶活性都会明显降低。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值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能使蛋白质变性失活,低温使酶活性降低,但酶的空间结构保持稳定,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酶的活性可以恢复。

1:低温冷藏可以长时间保存植物种子,就是因为低温可以使酶的活性下降,从而降低种子的新陈代谢,使得种子在长时间内保持活性。

2:人体唾液的pH=7.6,酸碱度接近中性,但是当唾液流到胃中时,由于胃酸的pH=1.5~2.5之间,所以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就失去活性,所以唾液淀粉酶只有在酸碱度为中性的环境(口腔)中才能保持活性。

(5)【活动】探究酶的专一性: 必考c  加试c

目的要求:比较唾液淀粉酶和蔗糖酶对淀粉酶的作用。

材料用具:稀释200倍的新鲜唾液,质量分数为2%的蔗糖溶液,溶于质量分数为0.3%氯化钠溶液中的淀粉溶液(其中淀粉含量为1%),本尼迪特试剂,蔗糖酶溶液,试管,试管架。

方法步骤(教材P64)

实验记录表(教材P65)

讨论:实验步骤(教材P64)1~3在本实验中的作用是什么?

可检验淀粉、蔗糖与本尼迪特试剂能否发生特异性颜色反应。

讨论:为什么3号、4号、5号、6号试管要在37℃恒温水浴中保温?

因为唾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是37℃。

讨论:根据实验结果,你如何理解酶的专一性?

3号、6号试管出现红黄色沉淀,4号、5号试管无此现象,说明唾液淀粉酶只能水解淀粉不能水解蔗糖;同理,蔗糖酶只能水解蔗糖,不能水解淀粉,证明了酶具有酶一性。

讨论:如果5号试管出现轻度阳性反应,你认为该怎样解释?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来检验自己的假设?

可能原因1:试管壁没有洗干净,沾有少量蔗糖;原因2:淀粉溶液不纯净,混有少量蔗糖。

原因1可反复冲洗试管后再做;原因2可用适宜的半透膜过滤蔗糖,得到纯净淀粉后如果没有红黄色沉淀,就说明假设成立。

(6)【活动】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 加试c


11.细胞呼吸

(1)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概念:必考b   加试b

需氧呼吸指细胞必须在有氧的参与下,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CO2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厌氧呼吸一般是指细胞在无氧的条件下,把糖类等有机物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2)需氧呼吸过程:必考b   加试b

笫一阶段(糖酵解):C6H12O6→2C3H4O3(丙酮酸)+少量[H]+少量能量(细胞溶胶);

笫二阶段(柠檬酸循环):2C3H4O3(丙酮酸)→6CO2+大量[H]+少量能量(线粒体基质,少量在嵴上);

第三阶段(电子传递链):[H]+O2→H2O+大量能量(线粒体内膜)。

(3)厌氧呼吸过程:必考b   加试b

始终在细胞溶胶中进行。

第一阶段和需氧呼吸的相同。

第二阶段:高等植物某些器官(如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高等动物、人和乳酸菌厌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2C3H4O3→2C3H6O3;高等植物、酵母菌厌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2C3H4O3→2C2H5OH+2CO2;。

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的比较    加试b

消耗等量的葡萄糖时,产生酒精的厌氧呼吸与需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之比为1:3,产生的ATP之比为1:15。

呼吸方式

需氧呼吸

厌氧呼吸

场所

细胞溶胶、线粒体

细胞溶胶

条件

有氧情况、多种酶

缺氧情况、多种酶

物质变化

葡萄糖→水和二氧化碳

葡萄糖→乳酸或酒精、二氧化碳

能量变化

释放大量能量

释放少量能量

本质

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

过程

第一阶段完全相同,都是在细胞溶胶中葡萄糖被分解成丙酮酸

意义

为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为体内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4)细胞呼吸在实践中的应用:必考b   加试b

在生产实践中,根据需要常采取一定的措施来促进或抑制呼吸作用。在栽培种,中耕松土就是为了保证根的正常呼吸。粮油种子的储藏,必须降低种子的含水量,使种子处于风干状态,使呼吸作用降至最低,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在果实和蔬菜的保鲜中,常通过控制呼吸作用以降低他们的代谢强度,达到保鲜目的。

12.光合作用

(1)光合作用的概念、阶段、场所、产物:必考b   加试b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氧的过程。

光合作用的阶段有光反应和碳反应。

光反应和碳反应的关系:


光反应

碳反应

原料

H2O

CO2

产物

ATPNADPHO2

三碳糖、H2ORuBP

能量转换

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ATPNADPH

ATPNADPH中的化学能转变为有机物(如三碳糖)中的化学能

发生场所

叶绿体类囊体膜(光合膜)上

叶绿体基质

发生条件

光照、色素、酶

2)色素的种类、颜色和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图:必考a   加试a

种类

色素本身的颜色

主要吸收的光

类胡萝卜素1/4

胡萝卜素

橙黄色

蓝紫光

叶黄素

黄色

叶绿素

3/4

叶绿素a

蓝绿色

红光

蓝紫光

叶绿素b

黄绿色

3)光反应发生的变化:必考b   加试b

光反应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进行,类囊体膜上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可以吸收光能并把H2O光解:

物质变化:


能量变化:

光能→ATPNADPH中活跃的化学能


(4)碳反应过程:必考b   加试b

物质变化:



能量变化:ATPNADPH中活跃的化学能→糖类等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5)【活动】光合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必考b   加试b

目的要求:学会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方法;分离叶绿体中的4种色素

实验原理:色素可以溶解在无水乙醇等有机溶剂中; 加入SiO2使研磨更充分;CaCO3 可以保护色素在研磨过程中不被破坏。

纸层析法原理: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导致色素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

材料用具:(教材P87

实验步骤:(教材P8788

实验结果:四条色素自上而下分别为:胡萝卜素(含量最少所以最细)、叶黄素、叶绿素a(含量最多所以最粗)、叶绿素b


讨论:本实验成功的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第一,   滤纸需要事先干燥处理,这样有利于四种色素在滤纸上的扩散,色素带整齐清晰;

第二,   滤纸的长度为10cm,宽度为1cm,并且浸入层析液的一端要剪角,这样处理的目的也是为了使色素分离时整齐便于观察;

第三,   距离滤纸的下端1 cm画滤液细线,要求要细、直、齐,重复2—3次,使滤液细线的色素含量多,便于分离色素带清晰明显。

第四,   分离色素时层析液不能没及滤液线,不然会使色素溶解在层析液中,影响观察效果。

6)【活动】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必考c   加试c

目的要求:通过探究活动,了解影响光合作用的各种环境因素,并了解各种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具体影响会导致植物生长出现什么不同的结果。

实验原理: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光照(包括光照强度的强弱、光照的时间长短、不同的波长的光)、二氧化碳浓度、温度(主要影响酶的作用)、矿质元素和水等。这些因素中任何一种的改变都将影响光合作用过程。

适当提高温度可提高酶的活性,导致光合作用效率增高。低温时碳反应中三碳糖的产量会减少,主要由于低温会抑制酶的活性;适当提高温度能提高光合产量,主要由于提高了碳反应中酶的活性。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原料,在一定范围内提高二氧化碳浓度,有利于增加光合作用的产物。CO2浓度降低时,CO2固定减弱,生成的三碳酸分子数量减少,导致光合作用速率下降。

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强光变成弱光时,产生的NADPHATP数量减少,此时三碳酸分子还原过程减弱,光合作用速率就会下降。

不同波长的光对光合作用也有影响,是因为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而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其他波段的光吸收量都很少,绿光几乎不吸收。

实验设计方案一:可用金鱼藻或黑藻作光合作用的材料,用不同功率的聚光灯作为实验自变量(光照强度)来探究光照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实验设计方案二:可用金鱼藻或黑藻作光合作用的材料,温水,热水和冰块作为实验自变量(温度)来探究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实验设计方案三:可用金鱼藻或黑藻作光合作用的材料,不同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作为实验自变量(CO2浓度)来探究CO2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实验设计方案四:可用金鱼藻或黑藻作光合作用的材料,不同颜色的玻璃纸作为实验自变量(不同波长的光)来探究不同波长的光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讨论:通过什么方法测量光合作用速率?

由于实验用的是金鱼藻等水生植物,可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的方法来测量光合作用速率。

7)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加试c

1)光
a、光强度: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加快。
b、光质:复色光(白光)下,光合速率最快;

单色光中,红光下光合速率较快,蓝紫光次之,绿光最差。

故温室大棚常用无色透明薄膜。

2)温度
  温度通过影响酶活性来影响光合速率。在一定范围内随温度升高,光合速率增大;温度过高会使酶活性下降,从而使光合速率减小。

生产中的应用:适时播种;温室栽培农作物时,白天适当升温,晚上适当降温。
3CO2浓度
  植物光合速率在一定范围内随CO2浓度增大而加快,但CO2达一定浓度时,光合速率不再增加。

生产中,常用合理密植、通风、施CO2(干冰)、施有机肥的方法,来增加CO2

4)必需矿质元素: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光合作用。Mg等是合成叶绿素的必需元素

5)水分
  水既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又是体内各种化学反应的介质。另外,水还影响气孔的开闭,

间接影响CO2进入植物体,所以水对光合作用影响很大。

生产上,应合理灌溉,预防干旱。

8)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的异同:  加试b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需氧呼吸)

代谢类型

合成代谢

分解代谢

进行部位

叶肉细胞、幼嫩茎皮层细胞、叶保卫细胞

所有活细胞中

反应场所

叶绿体

细胞溶胶、线粒体

反应条件

光、色素、酶

物质转变

把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

将有机物转变为无机物

能量转变

将光能转变为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将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释放出来,部分转移到ATP中,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

实质

合成有机物,贮藏能量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联系

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用于分解的有机物和O2,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原料CO2H2O

意义

1)生物进行生命活动的物质来源和能量来源

2)维持大气中O2CO2间的平

1)为生物体的生命提供能量

2)为体内其它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第四章  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13细胞的增殖

1)细胞周期   必考a  加试a


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上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结束所经历的整个过程。每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一个有丝分裂期和一个分裂间期。

每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一个分裂期(M期)和一个分裂间期,一个分裂间期包括G1期、S期、G2期,是有丝分裂的准备阶段,包括D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即染色质的复制过程)。

细胞周期中细胞分裂包括两个过程:细胞核的分裂与细胞质的分裂(又称胞质分裂)。

2)动、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必考b  加试b

有丝分裂一般分为4个时期,即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图示以动物细胞为例)

前期:最明显的变化就是细胞核内染色体的出现。

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上,染色体缩短到最小程度,最便于观察和研究。

后期:染色体的着丝粒分为两个,各染色体的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已经转变为两个独立的染色体,并被纺锤丝以相同的速度拉向两极。

   末期:染色体、纺锤丝消失,核被膜(及核仁)重新形成。

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及相互关系(假定正常体细胞的细胞核中DNA含量为2a,染色体数目为2N

     细胞周期

比较项目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DNA含量

2a4a

4a

4a

4a

4a2a

染色体数目

2N

2N

2N

4N

4N2N

染色单体数目

04N

4N

4N

0

0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异同及意义: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基本相同,但在其不同点见下表


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动物细胞有丝分裂

前期纺锤体形成方式不同

两极发出纺锤丝

由两极的中心体发出纺锤丝

末期胞质分裂方式不同

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

细胞在两极之间的“赤道”上向内凹陷,形成环沟

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因而在生物的亲代细胞和子代细胞之间保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3【活动】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必考b  加试b

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特点、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细胞特点:

根尖分生区细胞的特点是细胞分裂旺盛,细胞呈正方形、体积小、排列紧密,一些细胞中出现了线状、棒状结构(染色体)。

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细胞特点参见13.(2)部分。

显微镜的使用:先用低倍物镜找到分生区细胞,再换上高倍物镜,用细准焦螺旋和光圈把视野物像调整清晰,知道看清楚物像为止。

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发生了什么变化?(参见13.(2)中图1部分)

分析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和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的异同。(参见13.(3)①部分)

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观察利用马蛔虫受精卵的分裂过程进行观察。

4【活动】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  必考b  加试b

实验原理:盐酸使植物细胞之间的果胶质层松散,用盐酸处理植物的根尖,可以使根尖细胞彼此容易分开。用水洗去盐酸后,再用碱性染料染色,制成装片,再观察分裂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差异。

材料用具:盐酸、碱性染料(龙胆紫或醋酸洋红溶液)、光学显微镜、盖玻片、载玻片等。

材料的获取:待洋葱根长到15cm时,取其根尖2-3mm处理观察。

装片的制作步骤:解离→漂洗→染色→压片(或制片)。

观察:在低倍物镜下找到观察对象,转换高倍物镜,移动装片观察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

5)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简图的绘制   加试b

  

14细胞的分化

1)细胞分化的概念和意义   必考b  加试b

细胞分化的概念: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差异的过程称为细胞分化。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细胞分化的意义:生物的个体发育是通过细胞的分化过程来实现的。(生物体的正常发育是细胞在分化过程受到高度精巧的严格控制下发生的,一旦失去控制,细胞分化就会异常。细胞的癌变就是细胞异常分化的结果。)

2)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必考a  加试a

正常细胞发生突变而称为癌细胞的过程称为癌变。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另一个重要特点是能在体内转移。

3)引发细胞发生癌变的因素   必考b  加试b

引发细胞发生癌变的因素称为致癌因素,如物理因素(各种射线等)、化学因素(许多无机物或有机化合物等)、生物因素(许多种病毒等)。

(4)癌症的防治   加试b

(5)细胞的全能性   必考b  加试b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核在一定条件下能分化出各种细胞,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原因是同一个体所有体细胞都由同一个受精卵经有丝分裂而来,因此每个体细胞中都含有该物种的全套遗传信息。

全能性表达容易程度:受精卵﹥生殖细胞﹥体细胞,植物细胞﹥动物细胞

15细胞的衰老和凋亡

1)细胞衰老的特征   必考a  加试a

生理和生化的变化:如许多种酶的活性降低、呼吸变慢等。

细胞在形态和结构上的变化:如线粒体的数量减少,体积增大,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向内折叠等。

(2)细胞凋亡的实例    必考a  加试a

    细胞凋亡(或称编程性细胞死亡)是细胞发育过程中的必然步骤,是有某种基因引发的,不同于病变或伤害导致的死亡。如蝌蚪尾和鳃消失,骨髓和肠中细胞凋亡,神经细胞的凋亡,植物胚柄、单性花器官的退化,通气组织、导管的形成等。

(3)细胞衰老和凋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必考a  加试a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生物体发育过程中的必然现象,是由某种基因引发的,是不可避免的。细胞衰老和细胞凋亡都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正常现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