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非物质文化遗产——桂布制作工艺

 掌染草2012 2018-09-01

  广西临桂县六塘镇唐代即盛产麻布,昔称桂布,用当地种植的“六白麻”以纯手工织成,质料凉爽舒适,且有淡淡馨香,不仅被选作贡品上交朝廷,还吸引了各地商贾慕名前来采购。诗人白居易有诗曰:“桂布白似雪,吴绵软如云。布重绵且厚,为裘有余温。”

  临桂六塘的麻布古为贡布-将麻刮、搓成细线。(2011年10月拍摄)

  2011年10月,六塘镇80岁的秦奶奶在整理晒干的麻丝。六塘麻布从收获苎麻到织成布要经过“剥、刮、漂、泡、晒、绩、绕、牵、梳、刷、织”等11道工序,是古代手工织布的缩影和行业遗存。2008年,麻布制作工艺入选广西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六塘圩市上卖麻丝的本地农民(2011年10月摄)

  在六塘圩市上卖麻丝的本地农民(2011年10月摄)

  绩好的麻丝要绕成麻球。

  绕好的麻球。

  织布所用的经线则需要将众多的麻线从一个个麻球中抽出,以便牵引梳理好。

  牵引好的经线还要排列有序,漓水人家的周福庆师傅正在仔细地把一根根经线穿入梳扣中。

  织布用的纬线须仔细的绕好放入梭子中,周师傅说这个俗称绕“老鼠”。

  在木制的织布机吱吱呀呀声中,周师傅双手左右飞梭,桂布便一点点地慢慢织成了。

  干燥通风的环境易断纱,所以六塘麻布的织布机都安放在地坑中,有时还要遮盖并在里面洒水维持湿度,织布时还不时往麻丝及麻布上上刷水,环境闷热,其苦累可想而知。虽说自古男耕女织,但桂布却是由六塘的男人织成的,女人只做种麻、绩麻的活。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各种花色品种的布料不断面世,纯天然纯手工的桂布生产逐步萎缩,现在,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位老人懂织麻布了,而用麻布制衣也几乎绝迹,少量生产的桂布被用来做茶席、各种装饰工艺品甚至鞋垫,这项古老的文化遗产前途堪忧。

  用麻布做出来的鞋垫结实透气(2017年8月摄于漓水人家)

  古香古色的麻质门帘(2017年8月摄于漓水人家)

  麻布做出来的团扇(2017年8月摄于漓水人家)

  用细麻织出来的麻布做的枕头套(2017年8月摄于漓水人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