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痹症,俗称的风湿你了解多少?一定不能与西医的风湿病混淆

 飞华个人图书馆 2018-09-01

在我国很多地区,尤其是农村人,但凡有什么腰酸背痛、腿脚骨痛之类的不适,人们都把这类症状统称为“风湿”。而大众口中的“风湿病”,可能是除了感冒以外最常见、最多发的一类疾病,给人们的健康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严重的甚至引起关节变形,行走不便等。很多人为此四处寻求好医生,但效果并非特别理想。于是,有必要对这类问题做一些通俗易懂的分析。

我们分两部分来说吧。首先,就普通大众口中的“风湿”和西医诊断学上的“风湿病”做一个初步的甄别。西医诊断学的“风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因多种多样,大致有感染性的、免疫性的、代谢性的、内分泌性的、遗传性的等等,常常影响到心血管系统,比如“风湿性心脏病”,所以说,西医的“风湿病”,可能把它当成其它疾病的并发症来理解更合适点。西医对这种疾病的治疗,大多以所谓的解热镇痛抗免疫为主,著名的“阿司匹林”和皮质类激素药物就是代表。

其次,我们通常所说的风湿,在传统中医理论里,其实就是“痹症”。《黄帝内经》就有专门的两篇文章对此做过论述,分别是《素问.痹论》和《灵枢.周痹》。指出其病因是“风寒湿邪,三气杂至而成痹”,这大概就是我们普通人称其为“风湿”的原因吧。医圣张仲景将其描述为“历节病”,也是非常形象的。

但是,风寒湿邪无处不在,为什么有的人会患“痹症”,大多数人却不会患病呢?内经同样给出了原因:“血气皆少......感于寒湿,则善病骨痹。”所以说,痹症的病因有两大部分:一是正气虚弱,这是痹症发生的前提;二是风寒湿三气杂至,这是痹症发生的诱因。两者缺一不可。

中医对痹症也就是我们说的“风湿”的辩证分析,有很多门类,诸如根据风寒湿三邪气的盛衰,分为风痹、湿痹、寒痹,湿郁化热又有热痹,邪气内入又有五脏痹等等。这里仅就三种基础类型稍微描述一下:风痹的特点是痛而游走,表现为痛无定出,可能一下子膝关节,过一阵子却是肩关节了,这是因为“风性善变”导致的;湿痹的特点是重,这里的重是重量的重,就是自我感觉关节有沉重感,运动迟缓等等,这是因为“湿性凝着”导致的;寒痹的特点是痛,剧烈的痛,这是因为“寒性主痛”导致的;

中医痹症的主要共同症状,就是关节痛楚,遇阴冷潮湿天气加重,温暖干燥天气缓减;临床治疗这里不便详述。但归纳起来也就“扶正祛邪”为其宗旨。扶正方面,多以培补肝肾,温养营卫为主,姜桂为其代表药;驱邪方面,在针对风寒湿三邪气有目的地驱邪之外,大多同时结合活血化瘀、搜刮剔散之药,比如桃仁、红花、白花蛇、乌梢蛇、地龙、蜈蚣、全蝎、甲珠等等。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风湿”,由于在表征上,和西医的“风湿病”有点类似,但切不可等同对待。而应该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精准辩证,对证施治。由于痹症属于顽固性疾病,容易反复发作,所以治疗周期应该适当延长。希望本文观点能对中医爱好者有所启发,如果您有更好的经验知识,欢迎分享,大家一起为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努力,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