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村建房那些事:坦然一笑,让他三尺又何妨?

 晨晨爷爷9ojwva 2018-09-01

想必大家都听说过六尺巷的故事吧。没听说过也不要紧,下面听小编慢慢道来。

清朝康熙年间,有一位大学士名叫张英,一天收到家中来信,说家人为了争一块三尺宽的宅基地与邻居发生纠纷,想他利用职权疏通关系,打赢这场官司。张英看过后坦然一笑,挥笔写了一封信,并附诗一首: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接信后,让出三尺宅基地。邻居见了,也主动相让。结果成了六尺巷,这个化干戈为玉帛的故事流传至今。

‘六尺巷’由此而得名,这条巷子现存于安徽安庆桐城,作为中国文化遗址,是中华民族和睦谦让美德的见证。

包容忍让、平等待人,作为一种美德,在古代就已经被提倡了,但是真正能做到的人并不多,尤其身居高位,手握重权的人来说更是如此。

这种看似违背常态的观念蕴含着更高的智慧,更远的眼光。心胸宽广、放眼远方、恭谦礼让的人无论在何时何地都是受人尊敬的。在物欲横流、钱、权当道的今天,提倡这种美德,更为必要。

六尺巷’的故事能流传至今,是因为人们敬佩张英的胸襟气度。它让后人懂得了谦让不仅是美德,更是人际关系的调节器。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处理好与周围人的关系,关系到我们自身的幸福。

所以说,当我们在老家建房的时候,免不了会遇到这些问题,左邻右舍都会纷纷找来,希望你能给他放宽一点房屋间距,能够满足他家的采光、通风。

但是呢,你又想自家的建筑地能够大一点,这样建出来的别墅会更加宽敞舒适。为了有一个更好的方案,需要你在建房之初,与邻居家商议好对策,既能不妨碍他,又能满足自己的需求。

其实有时候你想想,让他一点又何妨呢,多那么点地也不能怎么着,到时候还闹得大家都不愉快。毕竟自己以后总会免不了要求人,大家换位思考一下,利人利己,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