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与沈从文同门执教,叶嘉莹也尊称为师,他的课堂影响了几代人!

 静雅轩345 2018-09-01

一种学问,总要和人之生命、生活发生关系。凡讲学的若成为一种口号或一集团,则即变为一种偶像,失去其原有之意义与生命。

 

——顾随


如果问你顾随是谁?


你可能会一时语塞,答不上来。但如果提到沈从文、提到叶嘉莹,你必定熟知二人之一,而顾随便是沈从文的同事,叶嘉莹的老师——一名真正的被“隐藏”的大家。


01.


顾随,1897年出生在河北清河县,初名顾宝随,后改名为顾随,字羡季,号苦水,晚号驼庵。


顾随


他是有名的国学大师,也是著名红学家周汝昌、著名诗词专家叶嘉莹的老师。


周汝昌曾这样评价恩师:一位正直的诗人,而同时又是一位深邃的学者,一位极出色的大师级的哲人巨匠。


叶嘉莹(二排右一)与同学在顾随家中留影(拍摄于1943年)


顾随生于富庶家庭,祖父和父亲都是清代的秀才,他从小就被关在私塾学习文学文,直到10岁那年终于获得父亲的大赦,进入高小读书。因此顾随的国学和古典文学功底是从小就扎实突出。


可有趣的是,这项优点却成为了他人生的转折因素之一。


18岁时,顾随毕业投考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看过他的考卷后,觉得他的古典文学功底如此之好,似乎不需要再在中文系浪费时间,就建议他改学西洋文学,以求中西贯通。于是顾随先到北洋大学预科专攻英语,两年后转入北京大学英文系。


在北大收获了西洋语言与文学修养的顾随,之后走上了执教之路。


1929年,顾随先后到燕京、北平、中法、北京、中国、辅仁、北京师范等大学兼课。新中国成立后,他一度担任辅仁大学中文系主任,与沈从文、启功等文学界大师同门执教。


1948年5月18日在辅仁大学中文系办公室门前,右一沈从文、右二顾随、左二启功。


02.


顾随一生研究了大量的古典诗文,不仅自有著述,因为讲课风格不同寻常,发人深省,其弟子叶嘉莹先生在半生流离辗转的生活中一直将当年听顾先生讲课时的笔记随身携带,唯恐丢失,就是因为她深知顾先生所传述的精华妙义是她在其它书本中绝然无法获得的一种无价之宝。


一般学术著作大多是知识性的、理论性的、纯客观的记叙,而顾随先生的作品则大多是源于知识却超越于知识的一种心灵与智慧和修养的升华。


叶嘉莹先生


叶先生说:“经师易得,人师难求”人师,是用自己的行为、品行、言语影响学生,有道德、有品性,一辈子给孩子们效法。顾随先生所给予人的不仅是学术理论,更是心灵的启迪和人格的提升。


顾老上课是一种什么情形呢?叶嘉莹说:“先生之讲课,真可说是飞扬变化,一片神行”;红学家周汝昌也是顾随先生的学生,他口中的顾随:“正如名角登场,你没见过那种精气神,一招一式之美、一音一字之妙……”

▲ 顾随致叶嘉莹信,信中说到:“假使苦水有法可传,则截至今日,凡所有法,足下已尽得之”。


顾老的老师形象是可爱的,甚至有些话痨的。因为他的风格更偏向于发散式教学,不一板一眼,他以一个现代人的身份来生活和体验,却借助古典文学对之进行表述。他甚至会在日记和书信中吐槽学校人事、发起同人刊物、呼朋唤友去吃羊肉锅子,以及讨论恋爱问题,不像大师或前辈学者,而更像身边的某个朋友。


顾随批改叶嘉莹诗作


顾老看问题给人一种彻明的感觉。他说,格物致知是为了什么呢?答曰为了求做人的学问。学问虽然可以从知识中得到,却万万并非学问就是知识。学问是自己真正的受用,无论举止进退、一言一笑,都是见真正学问的地方。做人处世的学问也就是感情与理智的调和。


顾随先生研究《文心雕龙》的手稿。


顾老讲宋诗,观点鲜明、好恶鲜明


宋在唐之后,那一定要继承些晚唐的什么。晚唐诗人的特点是感官发达,感觉敏锐,易生疲倦的情调。就生理来说易感受刺激,结果是疲倦;就社会背景说,国家衰乱,生活困难,前途无望,亦使人疲倦。


宋初的西昆体不像宋的,而像晚唐的。这就失掉了诗人创作的资格。西昆体落在了传统范围里未能跳出来,但又作成一个范围——即修辞上的功夫。比如他们用典可以说是一种巧合,也可以说是玩字,没有意义。除了修辞功夫,西昆体没什么新建设,不读无损。


03.


除了周汝昌、叶嘉莹之外,郭豫衡、吴小如、史树青、杨敏如等著名学者,都出自顾老门下。这些名家又各自发散,带出了更多才学兼备的弟子。一个真正有学识有影响力的老师,就像一汪永不干涸的泉水,润泽万物,繁衍不息。


为了让大家也能领略到顾老的风采,诗词君推荐这套“顾随讲坛实录”,从顾老的弟子:叶嘉莹先生及刘在昭的笔记中,细细品读他渊博的学识功底和禅佛见解。



这套书分为上中下三册,是上个世纪40年代的讲课实录,详实的文字多少弥补了当年没有录音、录像设备的遗憾,每册分门别类,详细记录了顾随先生针对不同时期文学的讲解。



上册主要剖析了唐宋诗词的方方面面,以王维杜甫李贺等为代表,联系佛法道义,引申到做人处世的哲理上。



中册则记述了顾老关于论语和文赋的解读,从儒家的君子之道到文赋的创作体裁风格,一一道来。对于古代先贤的智慧,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读顾老,你或许能有查漏补缺一样的收获,也可能与之来上一场思想的碰撞。



前两册的笔记者为叶嘉莹,而下册的笔记者则是叶先生的同窗好友:刘在昭。这本前面一部分主要讲诗经,中后段主要是杂选和唐宋诗词。


04.


这套书没有很高的门槛,你可以有一定的诗词文学功底,也可以只是一个初级小白,但前提是对诗词和古典文学一定要有兴趣。而这套书绝对是你学习诗词路上不可错过的读本:



内容深刻,意境悠远


这套著作古今中外、文史哲禅兼容,谈天说地,文采飞扬,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再现了一代大师的风神情采、覃思卓识。它把古代文学与做人、诗词与人生相提并论,在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中,感悟现实生活的哲理。


文词风格通俗易懂,风趣幽默


顾老论诗词特出于众人,如禅宗祖师,明心见性,通达透彻,直指本心。因为出身于英文系,顾老对于外国文学作家的广泛涉猎也融入了其中,三言两语,叫人拍案惊奇!


文字大小适中,篇幅架构合理


一诗一释义,一篇一世界。论诗读经,内容广博却又不失条理,篇章之中即可陶冶情操。软精装配合古朴诗意的插图,享受图文并茂的阅读体验。


05.


无论是唐宋诗词,还是论语诗经,说的是文学,也是生命和智慧。捧读这套书就如同跟随顾随先生的脚步睿智地审视人生、审视外物,在随性的课堂中任思想自由驰骋。既能‘入’的身心体会,又有能‘出’的通观妙解。作诗与做人、品诗与论道完美的结合在顾随先生身上。


河北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部分教师在一起(右起 韩文佑 顾随 高熙曾 魏际昌)


中国是一个悠久的史国,也是一个辉煌的诗国。在网络媒体发达的今天,文字的保存与流传已经不是问题,然而对古典诗词的体会与感发,却在快节奏中渐渐疏远。


愿你能静心翻阅、品读、感悟,愿顾随先生这样的大家不至于无名,更愿古典诗词文学能够广泛流传。





诗词君友情提示:

关注【诗享优选】领券再购买,

更优惠,查询订单更方便哟!


文化·生活·家 发现好生活

诗享生活馆现推出尊享VIP会员卡


▼扫描二维码,立即升级会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