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全驾驶之身份层次:认识刹车的热衰减

 海纳百川大容积 2018-09-01

联系合作:2521306544@qq.com


语:刹车热衰减是指汽车的刹车系统在一定次数的制动后,刹车片的温度升高超过了限制的最高温度,制动的效果会越来越差,这个现象就是刹车的热衰减。


热衰减:指的是在高温下,机械性能下降。

刹车热衰减:是指汽车的刹车系统在一定次数的制动后,刹车片的温度升高,在达到一定的工况温度后,刹车系统的制动效果达到最佳,但超过了限制的最高温度,制动的效果会越来越差,这个现象就是刹车的热衰减。

今天我们要分析产生热衰减现象的原因。

1、为什么制动后温度为升高?

2、温度升高后制动会越来越差,甚至失灵?

分析之前先掌握一下基本知识。

一、物体的三种基本物态

物态:是一般物质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条件下所处的相对稳定的状态。通常是指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是可以互相转化的。譬如水(液态),冷的时候会结成冰(固态),加热到较高温度时,会变成蒸汽(气态)。

(一)固态

分子都是有规则地紧密排列。粒子之间有很强的吸力,所以每个粒子只能在各自固定的位置上振动。因而令固体拥有稳定、固定形状和固定容量的特性,只有因施力而切断或打碎时才可改变它的形状。

(二)液态

在温度和气压是常数的情况下,当固体加热到熔点之上时,便会成为液体。分子之间的力仍然不可忽略,使它们不至分散远离。但是由于分子间有足够的能量,因而可以有相对运动,其外表现为流动。

(三)气态

在气态中,分子拥有足够多的动能,因而内分子力的影响相对减少,分子之间的距离也较远。气体并没有限定的形状和容量,但是它会占据整个密封的容器。


二、分子热运动和热传递

(一)分子热运动

分子的热运动,分子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就是物体都由分子组成,而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运动,且是无规则的运动。分子的热运动跟物体的温度有关(0℃的情况下也会做热运动,在绝对零度-273.15℃时,分子拥有量子理论允许的最小能量),物体的温度越高,其分子的运动越快、越激烈。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用一条金片和一条铅片贴合在一起,在常温下放置5年,再切开,会发现他们互相渗入有1mm深,如果持续加100°C的热,他们会贴合得更快。

在一个烧杯中装半杯热水,另一个同样的烧杯中装等量的凉水。用滴管分别在两个杯底注入一滴墨水,发现装热水的烧杯的颜色变化地快。说明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

(二)热传递

热传递是物理学上的一个物理现象,是指由于温度差引起的热能传递现象。热传递主要存在三种基本形式: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只要在物体内部或物体间有温度差存在,热能就必然以以上三种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从高温到低温处传递。

1、热传导

是指当不同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内部存在温度差时,就会通过物体内部分子、原子和电子的微观振动、位移和相互碰撞而发生能量传递现象。热传导是固体热传递的主要方式。

2、热辐射

物体由于具有温度而辐射电磁波的现象,称为热辐射。一切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能产生热辐射,温度愈高,辐射出的总能量就愈大。

一个物体向外辐射能量的同时,还吸收从其他物体辐射来的能量。如果物体辐射出去的能量恰好等于在同一时间内所吸收的能量,则辐射过程达到平衡,称为平衡辐射,此时物体具有固定的温度。

3、热对流

指流体内部质点发生相对位移的热量传递过程。由于流体间各部分是相互接触的,除了流体的整体运动所带来的热对流之外,还伴生有由于流体的微观粒子运动造成的热传导。

三、刹车片、刹车盘的材料

(一)刹车盘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圆的盘子,车子行进时它也是转动的。制动卡钳夹住刹车盘而产生制动力的,踩刹车时就是它夹住刹车盘起到减速或者停车的作用。


刹车盘的材质是采用我国的灰铸铁250标准,简称HT250。灰铸铁是指具有片状石墨的铸铁,因断裂时断口呈暗灰色,故称为灰铸铁。主要成分是铁、碳、硅、锰、硫、磷,是应用最广的铸铁。

(二)刹车片

一般由钢板、粘接隔热层和摩擦块构成。钢板经过涂装来防锈;隔热层是由不传热的材料组成,目的是隔热;摩擦块由摩擦材料、粘合剂组成,刹车时被挤压在刹车盘或刹车鼓上产生摩擦,从而达到车辆减速刹车的目的。由于摩擦作用,摩擦块会逐渐被磨损,一般来讲成本越低的刹车片磨损得越快。


摩擦块主要材质包括石墨、少量金属、无机纤维和树脂(粘合剂)。石墨耐温高,也有润滑作用,主要可以减小制动时摩擦系数变化;掺入的少量金属主要为了散热;而无机纤维则是起到摩擦的关键成分;以上所有材料需要有粘合剂和成吨的压力给刹车片定型,所以粘合剂的好坏直接反映了刹车片的耐高温性。

四、能量守恒定律—刹车后温度会升高

在《身份层次:认识刹车与速度变化的关系》一种中,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刹车减速时,是刹车系统将汽车的动能转化成热能散发到空气中。

如图所示,假设刹车系统是一个能量容器,能量输入端为踩刹车摩擦转移汽车动能,能量输出端为刹车系统与空气发生热交换及热辐射量。


如果很少刹车,转移输入刹车系统的能量少,且刹车系统一直连续将热量散发到空气中,刹车片和刹车盘的温度是不会升高的。

如果频繁刹车,转移输入的能量大于散热输出的能量时,过多的能力会积累在刹车系统中,其表现为刹车盘和刹车片的温度会升高。

五、刹车过热失效原因

(一)温度升高物质会软化

当物体温度达到升高达到该物质的熔点温度时,物体会融化。比如铁,对其持续加热,铁会变红,然后发软,最后融化。


经查询,刹车盘铸铁的熔点温度为1148-1400℃,刹车片的熔点温度1000-1700℃。数据不一定准确,仅供参考。

(二)失效原因:过热导致刹车片或刹车盘软化

经查询,一般的车辆在一般行驶中的制动,所产生的瞬间温度就在250度左右,如果高速行驶状态下紧急制动稳定也就在350度左右,普通刹车片在超过400~500度时一般会丧失制动性能!(数据未进行核实,仅供参考,其中刹车失效温度的获取,为在测试中,当刹车出现失效现象时,车停稳后,下车及时测量刹车盘的温度获得)

根据能量在固体中的传递(热传导),刹车后,刹车片和刹车盘内部温度趋势如下。


在刹车片和刹车盘摩擦的过程中,由于能量的传递需要一定的时间,刹车片和刹车盘温度高低分布如图所示。

刹车片和刹车盘的摩擦接触面,当有任何一方的表面温度,因过高开始变软或融化时,刹车失效。

六、刹车热衰减测试

(一)为什么要做刹车热衰减测试?

为了检验车辆刹车热衰减的情况,测量热衰减的值。

(二)怎么做热衰减测试?

进行10次100-0公里/小时的急刹,测试刹车性能的降低情况。

(三)刹车热衰减测试结果?

经查,小车刹车热衰减测试后,前刹车温度基本保持在300度-550度之间,后刹车温度在100度-200度之间。刹车时的重心前移促使了前面温度明显高于后面,所以前刹车片的材质至关重要。

测试时,一些质量优秀的刹车片可以经受550度的高温而不产生变形(很低的热膨胀系数)、冒烟、熔化等现象。而成本较低的刹车片在350度时就会发生熔化的现象,当刹车片与刹车盘发生粘连时,启动车辆需要很大的油门才能将盘与片分开,刹车盘上也会留下很多刹车片熔化后的物质。而此时刹车片摩擦面的化学成分已发生变化,摩擦系数急剧下降,刹车性能几乎丧失。

测试时还会有刹车片起火的现象,这是高温引燃的石墨和粘合剂,此时不必惊慌,保持持续行驶让刹车片自然冷却。

六、刹车发生热衰减后如何操作?

此时刹车踏板很低,刹车效果很弱,需要给刹车系统降温。在道路允许的情况下低速行驶,让刹车盘片自然冷却,此时千万不能用水或灭火器给刹车系统降温,因为温度的剧烈变化让金属发生淬火现象,造成盘、片开裂。

重要说明:刹车发生热衰减现象时,刹车暂时还有效果,只是刹车距离变长,此时应立即停车,让刹车盘片自然冷却。如果继续使用刹车,会因为温度继续升高使刹车盘片融化,刹车失灵。


作者:熊猫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