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更(三)| 当艺术家,是不是必须抛妻弃子?

 王天神 2018-09-01

在毛姆的小说《月亮与六便士》里,高更给太太留下一封离别信,就消失了,自此再未相见。一起生活了17年,太太什么风声都没察觉到,正生活在幸福里,被丈夫快刀划出血淋淋的现实。

毛姆刻画了一个鬼魅附身的画家。不现实,不像人,甚至不像哺乳动物。在毛姆的其他小说里,女性的形象也是没有价值的、纠缠利用男人的、自私自利的。

或许从未得到女人垂青过的毛姆,对男女情感关系并不了解。

也或许正如美国精神分析家利奥波德.贝拉克所言:毛姆以怀疑、恐惧和压抑的眼光看待女性,建议用精神疗法医治,以发展他的感情范围

除了毛姆的小说,在文人墨客笔下,高更总是那个不顾世俗议论、抛妻弃子追求艺术的艺术家,孤独又执着。

可见人们先入为主的观念影响有多大。

实际上,高更一直都在爱着太太梅特。他1883年决定绘画,并没有马上离开家庭,而是全家一起去了鲁昂。后来混不下去,又携全家投奔了哥本哈根的岳丈家,心想着在哥本哈根那个画家零落的地方,兴许自己能出名赚大钱。

在哥本哈根受辱6个月后,高更又回到了巴黎,这次没有带梅特,只带着他们的一个儿子。那以后,他主要通过书信与梅特来往。书信的内容很多是:梅特,我只爱你一个;梅特,等着我,我要赚大钱,然后我们全家搬到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过好日子;梅特,你为什么不能和我相濡以沫;梅特,爱你爱你么么哒,多多给我写信亲爱的。

直到他1891年去塔希提之后,在当地娶了一个土著女子蒂呼拉为妻,也把这事暗示给了梅特。

蒂呼拉

有人说高更此举(娶土著女子为妻),是在探索灵魂的自由。这想太多了吧。无非就是一个男人需要女人照顾。如果梅特在身边,他心里是看不见其她女人的。

就连不食人间烟火的梵高都说:

“高更那个人,我不是不了解,一旦他有了钱,肯定就会先把妻子儿女接回来,根本不会在意什么阿尔之约。”

实际上,高更确实对女人如小说中描述的那样残忍过,但不是对梅特,而是他1891年去了塔希提之后娶的土著女子蒂呼拉。

高更1893年要回巴黎发展,直接抛弃了蒂呼拉。蒂呼拉后来带着高更的孩子,改嫁了他人。

而在文人墨客的幻想里,这枚土著女子是给予高更真正需要的爱的女人,是融入高更血液里的原始社会的女人,是真正的夏娃。她不像梅特“要求丈夫为家人的餐桌送上面包”,她的爱是无私无求的、毫无心机的。

文人墨客又想多了。用脑子稍微想想就知道,伸手摘果为食、长巾拥腰为衣的土著女子为什么无欲无求:因为不知道啊!不知道有更大的房子,不知道有舒服的沙发,不知道有漂亮的首饰和衣服

一旦知道了,无知野蛮的土著人比文明社会的梅特要的会更多、更强横。有一次有个犹太人带着一堆废铜烂铁做的耳环来塔希提贩卖,一个卖20法郎。蒂呼拉看见了,哭着闹着非买不可。

高更知道那根本不值20法郎,结果拗不过蒂呼拉一直哭闹,就买了。买了后,蒂呼拉却不戴,认为材料太差。一旦有了知识,就有了需求,相应地就会有欲望。

而蒂呼拉对高更也没有后人想象的给予了多么无私、真挚的爱。在高更和土著人出海打鱼时,她会偷情出轨。这记载在了高更的塔希提生活笔记《诺阿诺阿》一书中。

而梅特要求丈夫为家人的餐桌送上面包,也是再正常不过的想法。想像一下,突然有一天,你的丈夫告诉你他要全职绘画,你被迫带着五个孩子去投靠娘家,本来养尊处优的你还要重新工作、单独照顾五个孩子。

而娘家人知道你的丈夫没有收入,在背后非议你的丈夫、劝你离婚,而且时不时还会给你个脸色看。天长日久,你会怎么对待丈夫?你能像梅特一样和丈夫通信十几年吗?恐怕连梅特的一半也做不到。

梅特后来与高更关系恶化,背着高更卖他的画,做自己的养老资金。这也是很正常的结果。与丈夫长期分居,俩人慢慢变成了两个经济体,梅特是肯定要为自己和五个孩子做打算的。

我很好奇,那些评价梅特是资产阶级腐朽文明的产物、罪恶的夏娃的文人墨客,你们不用吃饭的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