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国首个ALK学院启动,引爆罕见肺癌领域!

 YLWUGD 2018-09-01
中国首个ALK学院暨“Tumor Board Network”专业平台正式启动。


来源丨医学界肿瘤频道



[2018年9月1日,上海] 为促进我国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 ALK)领域学术水平的提升,增强肺科医生ALK标准化诊疗技术的交流与合作,中国首个ALK学院正式成立。


会上,400多位国内外顶级肺科领域专家针对ALK领域国际研究、ALK标准化诊疗前沿技术及真实世界研究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为参会者献上了一场名副其实的ALK学术盛宴。

 

在ALK学院开学大典上,众多肺科领域专家共同见证中国首个“Tumor Board Network”(TBN)专业平台的启动



该平台的建立旨在为医生量身打造在线学习、促进学术交流的专业沟通渠道,百位国内外顶尖学术领军人物与中青年医师共同分享前沿治疗理念,为提高我国ALK领域临床诊疗水平寻求最佳解决方案。


据了解,该平台将在第二阶段面向患者开放,改变传统问诊模式,同时也标志着中国ALK诊疗步入“互联网 ”慢性病管理时代



ALK是肺癌的驱动基因之一。2007年日本学者发现在肺癌患者中,由于染色体倒位形成棘皮动物微管相关类蛋白4(EML4)基因与ALK 基因的重排(EML4-ALK)现象,可促使肺癌发生和进展,并进一步提出靶向ALK通路有望成为这一特殊肺癌分子亚型的主要治疗手段。


当前,针对ALK领域的研究已经成为肿瘤学、特别是肺癌防治的突破口,而我国的相关专业研究也在深入推进,有望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治疗服务。



ALK学院促学术交流,创肺癌精准之路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癌症患者,临床医生实践诊疗经验丰富,在很多常见癌症的治疗理念上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广东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广东省肺癌研究所所长吴一龙教授指出:


ALK突变肺癌亚型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发生的概率仅5%左右,极为罕见且非常凶险独特。提升ALK领域医生的学术水平,增强肺科医生对ALK标准化诊疗先进技术和前沿科学的交流与合作,是建立ALK学院的初衷。


吴一龙教授



TBN创新概念,循证ALK真实世界案例

为中国诊疗带来新“肺”跃


罕见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平均年龄比较低,大多数患者对化疗药物响应不理想,并伴有复发风险高、脑转移发生率高、预后差等问题。社会各方携手才能帮助改善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攻克医学难关。


在谈到“Tumor Board Network” TBN 专业平台时,同济大学附属肺科医院肿瘤科主任、同济大学肺部肿瘤研究所所长周彩存教授介绍到:


TBN 将打造成高权威、高粘性的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领域医生学术交流平台,在线学习真实世界案例,进行循证医学研究,从根本上解决医生所面临的临床难题。


TBN“智库”向下连接基层医生、患者,向上连接数千名权威专家,全面提升中国基层医生的诊疗能力,更加精准高效的为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提供个性化医疗服务,最终让临床医生、患者从中全面获益。


周彩存教授



ALK学院撬动罕见肺癌诊疗新思路

罗氏全面发力肺癌领域



日前,罗氏新一代ALK抑制剂——安圣莎(阿来替尼)在中国获批,用于治疗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即将登陆中国正式上市。


罗氏作为肺癌领域的领导者,拥有ALK领域最新一代的产品,加上已有的特罗凯和安维汀二款治疗肺癌的产品,配合罗氏诊断的免疫组化检测产品,今年登陆中国的新一代基因测序产品,以及即将进入中国的肿瘤免疫治疗新药,罗氏在中国的肺癌治疗领域将实现全覆盖,为广大肺癌患者提供全面的个体化治疗选择。


面对ALK这一罕见突变基因,罗氏携手肺科领域专家共同打造促进ALK领域学术与真实世界案例分享和交流的平台,以期共同推动中国肺癌领域的创新与发展,未来惠及更多患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