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啼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遇到的难题。有的孩子阵阵哭啼,哭后仍能入睡。有的通宵达旦,彻夜不眠,白天如常,入夜则啼哭。孩子哭,大人心疼的也要哭了。 小儿夜啼多由脾寒、心热、惊恐、食积所致。根据夜啼的原因,采用按摩推拿的办法进行治疗。 1、中焦脾寒 补脾土300次,推三关50次,揉外劳宫100次;拿肚角5~8次,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5分钟,振腹一分钟或以透热为度,捏脊3~5遍,按揉脾俞、胃俞、足三里,每穴约半分钟,横擦腰骶部,以透热为度。 2、心经积热 清心火300次,清肝木100次,清小肠经100次,掐总筋10次,分腹阴阳50次,揉小天心100次,揉内劳宫50次,揉神门100次,清天河水100次,退六腑50次;推涌泉100次。 3、惊骇恐惧 按揉百会100次,摩囟门两分钟;清心火100次,清肝木200次,补肾水300次,掐小天心50次,摩脊柱2~3遍。 4、乳食积滞 揉板门100次,补脾土100次,清胃经100次,清大肠经100次,全运内八卦50次,揉中脘100次,顺时针方向摩腹3分钟,揉脐及天枢100次。 啼哭本身是小儿求生的一种本能,它反映了小儿的不安和需求,故治疗时还应辨一时性啼哭与经常性啼哭。饥、渴、冷、热、尿湿、身痒或包裹过紧等均可产生。 更多中医动态,请下载古方中医药报客户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