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孩子特聪明,就是学习不用心”误解了老师的这句话会害孩子一辈子!开学季必读

 心静·心净 2018-09-02

《你的鼓励是在帮孩子,还是在害孩子?》

刚开学,一个妈妈就找我诉苦了。

她无奈地说:

昨天孩子第一天去学校报道,就挨批了。

班主任老师说,你家孩子的暑假作业太应付了,太不用心了。

班主任老师还说,你这孩子特聪明,就是不好好干。

不止一个老师这样跟我说过类似的话,你说,我该怎么办呢?

好熟悉的话:你家孩子特聪明,就是学习不用心/不努力/不好好干……

这种话,看似轻描淡写,但是在心理层面上产生的负面效应,非常非常大。有时,甚至会耽搁孩子的一生!

为什么这么说?

我们从头说道说道。

01

很多父母对孩子“聪明”这件事有着近乎执着的迷恋。

比如,我就见过老母亲,指着自己不成器的儿子抱怨:

他呀,当初那么聪明,要是多下点儿功夫学习,现在肯定不是这个熊样子!

我甚至见过成年人自负地评价自己:

我呀,当初要是肯用心读书,一定比XXX强多了!他那么的人,都能混得这么好!

这种话背后藏着怎么样的潜台词?

它其实藏有一种优越感,即“聪明是极好的”,而我是“聪明的”。我现在过得不尽如意,只是因为我没用力气,而不是我“不够好”。

当一个父母这样评价自己的孩子时,其中的内涵是很复杂的,有无奈,有安慰,甚至还有隐隐的自豪感:我们家孩子聪明,不过就是贪玩,等我们家孩子想学习了,轻轻松松就能够超过你们。

这种念头是有毒的。

当父母总是有意无意地向孩子传递这样的信念,就一定会产生一种误导。

它会让孩子为了保持聪明,为了保持心理上的高姿态,而放弃了努力、勤奋,杜绝让自己显得很用力。

我们有一个词语,叫勤能补拙,也是类似的意思。它把勤奋和笨拙联系在了一起,大概是说:只有笨拙的人,才需要勤奋加持,真正聪明的人根本不需要费劲儿啊。

所以,总结起来就是,聪明是更高级、更牛逼的东西。

勤奋和努力?多少显得低级了。

于是,有多少人,为了呆在自己的聪明里头,本能地抗拒勤奋。

哪怕你告诉他们:“再努力一点就好了”,可他们怕啊,他们怕的是:

万一努力了也仍然失败呢?那样,大家就会觉得,我根本不聪明。那么,这个虚荣心就无法维持下去了。

怎么办?他们干脆选择了懒惰,而去维持自己的聪明。

02

既然如此,为什么老师们还会去跟家长反复说:

你的孩子很聪明,就是不用心?

说实话,我以前也对别人说过类似的话。

那个小孩在我家寄宿过一阵子。孩子是个常见的熊孩子。因为从小父母疏于管教,学习习惯完全没建立起来,学习成绩自然差强人意了。

因为是熟人,所以当孩子的妈妈发愁地向我咨询时,我的第一句话就是:你孩子真的挺聪明的,就是不愿意好好学啊。

我说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意思是:我真的是一个很有修养的人。你的孩子,学习不好,又不肯努力,甚至连基本的作业都潦草应付。在我眼中,真的几乎看不到什么优点啊。能怎么办呢?出于礼节,也出于安慰家长的目的,所以我说,你家孩子挺聪明的。

这种话,它不容易出错啊。

但凡是个健康的孩子,看起来眉毛眼睛都是很灵动的。只要你愿意,总能从这些孩子们身上找到他们显得很聪明的地方。

所以,为了让家长心里好受一些,套路就来了。我先奉上一句“你家孩子挺聪明的”,哪怕接下来我指出你家孩子的毛病,你起码也能舒服一点,对不?

很多老师对家长说出那句“你这孩子特聪明就是学习不用心”的时候,也是这么想的。

据说,这背后还有心理学上的讲究。

“简快身心疗法”,将人的大脑处理事情分为了六个层次。它们从下往上,依次是环境(外界的人、事、物),行为(具体做什么),能力(如何做),信念价值(为何做),身份(我是谁),和系统。

和人的沟通中,要批评人,需尽量把言语控制在下面的层次。

比如,一个孩子考砸了,你对他说:现在天这么冷,你还穿这么少,冻得嗖嗖的怎么有精力考试?这其实是从环境和行为的层次去批评对方。

比如,一个孩子学习成绩差,你说,你的专注力还不够,所以成绩没有起色。这其实是从能力的层次去批评对方。

这样的两个批评,都算是比较好承受的。

那再进一步呢?如果你直接对一个孩子说:你就是生性懒惰,你根本就不是学习的料,这就是上升到身份的层次进行攻击,等同于盖棺定论了,孩子直接无法翻身了。

夸人呢,则越往上夸越好,越让人舒服。

比如,老师说“你家孩子特别聪明”,这句话高明之处就在于,它直接抵达“系统”的层面(家庭系统),那意思是说,你看你遗传好啊,孩子生来智商高啊,孩子的高智商当然是拜你们所赐啊。

这样的话真的很容易让家长着迷。

于是,太多家长就把这句话当真了。

03

想知道真相是什么吗?

其实老师们真正喜欢的,是勤奋的孩子。

面对不勤奋还能学习好的孩子,哪怕老师欣赏也不会去提倡。因为这种学生的存在,本身就是对老师的教学的挑战,对老师的付出的不尊重。

如果我们陶醉其中,可能就忽略了老师真正要表达的,那就是,只有勤奋,才是通往成功的唯一靠谱的路。

所以,面对一个“特聪明却不用心学习”的孩子,父母最好的做法是什么?

第一,从“聪明”的陷阱里头跳出来。如果跳不出来,就再把本文从头读一遍。

第二,一定要向孩子传递一个朴素的道理:勤奋,是一种优秀的品质。勤奋和努力,一定比不勤奋、不努力好。

虽然勤奋了、努力了,可能不一定就有好的结果,但是不做的话,是没有任何希望的,做了才有希望。

最最重要的是,勤奋并不意味着笨,相反,它意味着我们意志强大,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动性,去掌控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乃至掌握自己的生活和人生,这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能力,甚至是一种非常卓越的能力。它需要不断修炼才可能具备,不是轻易可以做到的。

但是好消息是,只要我们愿意,每个人都可以做到。

第三,如果你夸了孩子勤奋和努力,孩子的学习成绩依然不尽如人意呢?克制住批评、指责的冲动,继续夸。

不是盲目地夸孩子努力,而是要指出勤奋的方向和努力的具体步骤,比如写作业的姿势很端正,主动完成作业,看书很专注,坚持每天预习的习惯真的很好……诸如此类的具体指导和分析很重要。

这是一个潜移默化、不断催眠的过程。

如果孩子的确很勤奋了,很努力了,那么你夸他勤奋,就是一种鼓励和肯定,这会有助于孩子去维持他的勤奋。

如果孩子并不勤奋,你却夸他勤奋呢?那么孩子心中会内疚,会不好意思,他起码下次会试着多努力一点点,从而去缓解那个内疚感。

第四,当然,最重要的,是自己以身作则。

曾经听过这么一句话:我们很多人的努力程度,其实真的非常非常低,低到远没到拼聪明、拼天赋的程度。

可惜,这个显而易见的道理,最常被我们人为忽略掉。

要让孩子明白这个道理,父母必须做出榜样。

毕竟,一个自己整日捧着手机、不怎么看书的父母,如何有资格批评孩子不好好读书呢?

榜样是最好的教育。

所以,走出“聪明”的迷思,现在开始努力,不晚。

▽▽▽

今日互动话题

INTERACTIVETOPIC

亲近指数测试

要有良好的亲子关系,第一步就是了解孩子,了解目前亲子关系的状况,这样才能“对症下药”始终和孩子保持良好的关系。您与孩子有多亲近呢?花两分钟时间完成以下测试,它将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自己与孩子的亲近关系。

(长 按 参 与 测 试)

同时,参与测试还有机会领取熊小米《一定有办法》宝宝情商培养故事丛书 一本,中奖用户从参与用户中随机抽取。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